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经济行为吗?你知道这些经济行为背后隐藏的经济意义吗?你知道国家之间的往来所暗含的经济本质吗?你知道如何做才能守住你的钱,让钱生钱吗?
《经济学的8个聊天室》让你感受基础经济学的魅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经济学的8个聊天室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郭小东 |
出版社 | 广东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是经济行为吗?你知道这些经济行为背后隐藏的经济意义吗?你知道国家之间的往来所暗含的经济本质吗?你知道如何做才能守住你的钱,让钱生钱吗? 《经济学的8个聊天室》让你感受基础经济学的魅力…… 内容推荐 本聊天室以经济问题为讨论主题。“财经”与“经济”的意义实际上大致相仿。经济学已针对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行为寻找出了不少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通过认识这些规律,经济学不但可帮助您更好地认识今天的经济,而且还会建议您,在今后的选择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合理。 现在,您有兴趣在我们的财经聊天室里转转吗? 目录 第一聊天室 置身市场 主题一 借问市场何处有 主题二 钱归何处 主题三 揭开需求的面纱 主题四 供给的背后 主题五 为什么丰产不丰收 主题六 价格:物以稀为贵 主题七 一家企业的成长 主题八 市场失灵 第二聊天室 金融与贸易 主题一 金融市场面面观 主题二 从古代钱庄到现代银行 主题三 风险应对话保险 主题四 钱也有价格吗 主题五 钱钱交易 主题六 商海泛舟话贸易 主题七 零售业百态 主题八 莫让合同变空文 主题九 为什么国际贸易会发生 主题十 跨出国门做生意 第三聊天室 为投资指点迷津 主题一 寻求理想的回报 主题二 缤纷的投资领域 主题三 股票ABC 主题四 债券述要 主题五 空手套白狼 主题六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主题七 财务报表简介 主题八 解读财务报表 主题九 现金流量分析 第四聊天窒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 主题一 认识政府 主题二 从“守夜人”到公共产品提供者 主题三 维护市场秩序的“裁判员” 主题四 公共产品的基本理论 主题五 政府提供的主要公共产品 主题六 调节收入与财富分配 主题七 政府与社会保障 第五聊天室 财政运行与税收 主题一 认识财政 主题二 财政收入与你 主题三 走近税收 主题四 税务机关护税的法律措施 主题五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主题六 财政支出与你 主题七 为人民理好财 第六聊天室 经济周期与反周期 主题一 给经济量体温 主题二 潮起潮落看周期 主题三 谁在驾驭经济的马车 主题四 熨平经济波动的抓手 主题五 货币政策主要工具述略 主题六 财政政策工具览要 第七聊天室 经济发展趋势 主题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主题二 迎接工业化的多重挑战 主题三 贸易自由化的趋势 主题四 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 主题五 赶乘知识经济的快车 主题六 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主题七 驶上信息高速公路 第八聊天窒 在经济现象的背后 主题一 消费与预算约束 主题二 如何衡量消费者的偏好 主题三 消费者的选择与价格变动 主题四 经济学中的边际思想 主题五 收益 主题六 成本 主题七 企业的经营目标 主题八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企业经营 主题九 垄断 主题十 竞争市场上价格的决定 主题十一 博弈三要素 主题十二 博弈的类型与均衡 主题十三 如何衡量经济运行的效率 主题十四 市场经济是否有效率 主题十五 旧货市场与逆向选择 主题十六 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 主题十七 拍卖与招标 试读章节 我们能够从一部电影或一顿晚餐中得到满足,但这种满足不会永远保持不变,它取决于我们出去看电影或者出去吃晚餐的频繁程度。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同伴曾在早些天去电影院看过了电影,那么你再看一场电影得到的满足程度就会降低,你就会更倾向于出去吃晚餐。 如果你是一名超级电影迷,无论看多少部电影你都不会轻易满足,都不会明显影响你渴望看下一部电影的欲望的话,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其他的产品,譬如汽水。想象在一个炎热的日子里,喝一杯冰镇汽水会使你感到神清气爽,舒服极了。喝第二杯,感觉也不错。喝更多,感觉会怎样?第三杯、第四杯、第五杯甚至第N杯,给你的满足程度跟上一杯相比如何?还跟上一杯一样吗?毫无疑问,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先前喝进肚子里的汽水数量,会使我们从新增加的那杯汽水中得到的满足下降。喝第三杯,就不会像第二杯那样满意了,而第五杯更不会像第四杯那样满意,如此类推,结果大致相同。 说到这,有一个小故事:当年在罗斯福第三度当选美国总统的时候,一名记者问罗斯福对连任有何感受。罗斯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这名记者吃三文治。记者吃了两块,罗斯福让他接着吃第三块,然后说道:“你现在能体会到我的感受了吧!”我们可以猜想那位记者的感受大概是:第一块三文治最美味,第二块比不上第一块,第三块的味道又不如第二块。类似的经历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个多世纪前经济学家就是从这一系列现象中提炼出一个规律,那就是我们消费的每种产品或活动,都有一个满足程度下降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从新增加的消费中获得的额外满足程度将会下降。因此,你对某种物品的赞赏与爱好会随着对该物品消费的增多而下降。看电影是这样,喝汽水、吃三文治是这样,罗斯福甚至认为当总统也不例外。 在经济学中,边际这个词的含义是新增的或额外的。例如,你再多喝一杯汽水,这杯新增加的汽水就处在“边际”上,你从这杯汽水中得到的效用,就叫边际效用。我们总是在新增的、额外的这一意义上来使用“边际”这个词,所以“边际”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如果你还是一名学生,你所在的班级这个学期来了一名转学的新同学,那么这名同学就处在“边际”上。又如,你决定每天拿出一小时的时间来打球,我们可以把这个新的决定所引起的新增成本叫做边际成本,把新增的利益叫做边际收益。在建立了边际效用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把先前提到的规律提炼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当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时,该物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机会成本 当你在看电影和出去吃晚餐之间进行选择时,如果你选择出去吃晚餐,很遗憾,你就无法去看电影,这就是出去吃晚餐的成本。经济学家用我们被迫放弃的东西来作为我们所做事情的成本,并把它称为机会成本。在更多的情况下,除了吃晚餐和看电影,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当我们有超过两项的选择时,我们应该怎样考虑我们的机会成本呢?比如,我们在看电影和吃晚餐的例子中增加一个可选项目,即你还可以去挣钱。假定今晚你要是留在家里工作,可以赚50元。让我们来看一下,现在你面对的是看电影、吃晚餐和工作这三个可选项目,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项。经济学家说,如果你最后选择去吃晚餐,放弃了其他两项,那么,吃晚餐的机会成本就要用剩下的这两项(即看电影和工作)来衡量。看电影可以给你提供效用,工作会给你带来50元的收入,它们中的较大者就是你出去吃晚餐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很明显,机会成本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众多的选择和机会当中,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替代关系。比如你有买一套衣服的预算,但如果同时看中了两套衣服,那么就得从中选择一套。你父亲攒了一笔钱,准备添置新的家具,是买组合柜,还是买沙发。你们一家要决定如何使用家庭的收入,是用于现时的消费,例如购买食物、衣服、出外旅游,还是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一个国家也不例外,要在“大炮与黄油”之间作出选择。因为当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大炮)以保卫我们的领土免受外敌入侵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消费(黄油)就少了。 正因为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替代选择,时间便变得越来越宝贵。看电影花费了我们的时间,用这段时间我们本来可以留在家里工作,赚取50元。排队购物花费了我们的时间,用这段时间我们本可以看一场精彩的球赛。而人们对时间价值越是重视,就越是追求方便快捷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那些费时的活动,转而从事省时的活动。用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快餐业和方便食品能在市场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为什么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而使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洗衣机、洗碗机和自动取款机会这样流行。用这样的观点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贫穷国家的人们并不在意花时间排队,因为在那里工资是如此之低,以致人们的机会成本很低。 时间的价值还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上:我们在购买高档产品时花的时间要比购买便宜商品时多得多。为什么呢?因为精明的人们预期,通过货比三家和讨价还价,在高档商品上节省的费用要比在便宜商品上节省的费用高得多。所以,为购买便宜商品,跑遍全城货比三家实在是不值得。但是,如果为买一套家具跑遍全城可以节约500元,那是值得的。 覆水难收——沉淀成本 假定在看电影与吃晚餐的选择中,你最后选择了看电影。设想你坐在电影院里,发现电影很恐怖,那么,你是离开电影院,还是照旧坐在那里,以弥补电影票的费用呢?如果你从电影中根本得不到享受,你会离开电影院吗? 你也许觉得,如果在这时离开电影院就会白白损失了买电影票的钱,因为这个缘故,虽然电影不好看,你还是坚持看下去。然而,经济学家不这样认为。要知道,电影票的费用已经沉淀了,你为电影票所花的钱已经收不回来,因为无论你是继续留在电影院,还是离开电影院,你都必须(而且已经)支付这笔费用。所以当你一进入电影院后,就把电影票的费用忘了吧,它与你下一步的决策已没有关系了。你现在要做的是,比较你的时间价值与你继续留在电影院将获得的满足程度。如果你从电影中根本得不到享受,而你若在家中工作可以赚到钱的话,赶快离开电影院。P8-9 序言 聊天室欢迎词 ——权当前言 朋友,您好! 欢迎来到本财经聊天室! 本聊天室以经济问题为讨论主题。“财经”与“经济”的意义实际上大致相仿。 经济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我们时时都生活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之中,天天都从事着一定的经济活动。说到经济,您可能会马上闪出一个念头:“经济”这东西我可是太熟悉了。大至国家当前的经济政策,小至邻家小孩今天的晚餐;上至太空探索,下至深海采矿;远至太平洋彼岸的纳斯达克指数,近至本人的发展大计。凡此种种,我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经济就这么回事,我懂。那么,如果冒昧地请教您一句:什么是经济?经济这个篮子里到底装着些什么东西?或许,您又会眉头一皱,顿时生出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出来。 “经济”,按我们中文的原意,是指“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是我们的祖先,特别是古代知识分子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所要追求的崇高目标。说某人有“经济之才”,原来的意思是说这个人有抱负、富韬略、心怀报国为民之志、胸有兴国安邦之策。当然,今天的“经济”,其含义和古代相比,已大相径庭。今天,我们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经济”作出不同的定义,但一般而言,经济是指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所构成的总体。 出于理论和实践上的需要,经济又可按不同标准划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种类。例如,按照一般行业划分,经济可分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等;按照经济活动中交换所起作用的大小,经济可分为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等;按照经济活动决策机制的不同,经济可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按照对外联系程度的不同,经济可分为开放经济和封闭经济;按照对象范围的大小,经济可分为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按照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经济可分为公共部门经济和私人部门经济;按照竞争程度的不同,经济可分为完全竞争经济、不完全竞争经济和垄断经济;按照所有权归属的不同,经济可分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按照所处周期阶段的不同,经济可分为繁荣期经济、收缩期经济、上升期经济和萧条期经济;按照社会性质不同,我们也把经济分为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等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等等。 就像探究各种语言现象要靠语言学,分析各种数量关系要靠数学一样,我们分析把握各种经济现象靠的是经济学。那么,什么是经济学?首先,我们可以说,经济学就是一门以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当然,这种解释未免表面化了一些,应该有个更深入的说明。可以说,长期以来,人们对经济学到底要研究的是什么,在认识上是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的。例如,18世纪时英国的经济学大师、古典经济学的建立者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增长的学科。生活于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前期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当时被称为“科学王子”的萨伊又认为,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分析财富如何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生活于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因博采众家之学而把经济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马歇尔则认为,经济学就是一门说明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今天,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学内涵的认识已进一步深化。如果要一言以蔽之的话,那么,人们已普遍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合理配置稀缺性资源的学科。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不断发展的需求来说,我们能够用于满足这些需求的绝大多数资源显然是稀缺的。自然资源中的水资源应该是一种相对丰富的资源了吧,但是,农业灌溉用水紧张、工业用水紧张、城市生活用水紧张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更何况,当我们大片大片的沙漠需要开发时,我们首先感觉稀缺的是什么?水!那么,对我们这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我们的人力资源具有稀缺性吗?一样有。我们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稀缺太明显了。我们太需要各种各样的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了。正是这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稀缺性,迫使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在稀缺性资源的安排配置上作出合理的选择。这正是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说,面对稀缺性资源合理利用的选择问题,经济学要回答好如下四个问题:①生产什么。也就是说,一段木材,是用来生产书刊、书桌为教育事业服务,还是用来生产乒乓球台为体育事业发挥作用。②如何生产。即为做成一张书桌,是用手工方式进行制作,还是用机械化方式完成。③为谁生产。即这张乒乓球台最后被谁消费,是进了投资者的家,还是进了工人俱乐部等此类问题。④如何决定。即对以上几个问题,靠什么办法来回答。例如,可以靠政府的行政决策来定夺,也可以让市场机制来支配,还可以通过政府和市场都发挥一定作用来共同决定。我们只要稍微品味一下就可知道,这几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和生产、分配、消费活动有关的问题。 和经济学要回答好有关选择的几个问题一样,处于经济生活中的每一个经济活动主体(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也要不断地作出选择。政府今年的一笔资金是用来铺一条高速公路还是建一座污水处理站?某家工厂这个季度是扩大生产还是减少产量?您家这个月的收入是打算全部花完还是储蓄一部分?您将乐意于从事哪种职业?这些,都体现了经济活动主体的选择。这些选择既构成了经济活动主体的思考、判断,也会最终变成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体现在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上。 也许您接着会问,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主体,大家目标不同、爱好不同、所能支配的资源不同,这将会使经济活动主体们作出千差万别的选择,那经济活动岂不会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让我们看看情况是否如此。 以您身边的生活例子为证。当您观察您和某个熟人的选择表现时,情况确会像您开始时感觉的那样,说不清,理还乱。您会看到,你们两人爱好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从吃的到穿的,从日常用品到文体活动,你们两人的选择都截然不同。而且,你们的选择带有太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您前天花钱买了一本小说,可能完全是您一时冲动的结果。您的那位熟人昨天掏腰包请您在饭店饱吃一餐,可能完全是因为他(她)突然心血来潮所致。今晚,连您明天想吃什么早餐都还难说。那么,面对这类乱糟糟的选择,经济学能理出个头绪,对此进行有效的分析吗?能说哪一种选择是合理的,哪一种选择又是不合理的吗?更何况,你们都觉得你们各自的选择是合理的、自然的。这讲得清楚吗? 确实,当您单看两个人时,情况可能真的难以用三言两语讲清。但是,当您把观察的范围不断放大,从您和您的某个熟人放大到全部熟人,再放大到您所能接触的全部的人,乃至于进一步放大到全县、全市、全省所有的人,您的感觉就会不断改变。这时,因偶然因素和个体差异而造成的区别将会随着您面对范围的扩大而不断缩小。您会很自然地发现,原来,和您以及您的那位熟人行为方式相类似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您熟人的饮食习惯刚好和他(她)的老乡大李小陈相近。而您自己的衣着品味则恰恰和您同事中的老张小王他们相仿。也正是因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不断观察到这种现象,所以,您和您的那位熟人也就自然都会互相认为对方是很正常也很普通的人,而并不会因为互相间衣着品味的差异而把对方看成是“怪人”,更不会天天带着“和外星人同行”的心情走在一起。再回头看看您的书架。上面所堆的,实际上并非全部都是您一时冲动而买回来的书籍,大多数的书是按您明确的目的选购的。您的那位熟人也不会老是心血来潮请您下馆子。至于明天早上您会买什么早餐,一般也跑不出离家不远的那家小餐厅里准备的那几种食品的范围。这时,您就会发现,经济活动并不是乱糟糟的,经济活动主体的选择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这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实际上,经济学已针对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行为寻找出了不少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体系。通过认识这些规律,经济学不但可帮助您更好地认识今天的经济,而且还会建议您,在今后的选择中,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合理。 现在,您有兴趣在我们的财经聊天室里转转吗? 竭诚欢迎您的光临! 主编 2010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