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适应环境
很久以前,有一位国王,他的国家风调雨顺,臣民们都过着舒适的生活。有一次,国王率领着一行人马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由于路途遥远,而且路况十分糟糕,所以回到王宫后,国王不停地抱怨他的脚很疼,甚至有些后悔这次旅行。于是,愤怒的国王便向天下发布诏令,命令全国的老百姓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上好的皮革铺好每一条道路。这样一来,势必要花掉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百姓们虽有怨言,却没人敢说出来。
这时,朝中的一位大臣冒着触犯龙颜的危险进言道:“陛下,您这样做实在花费了很多不必要的金钱,也让百姓们受苦受难,何不剪一小块牛皮包在自己脚上呢?既省钱又省力。”国王听了大臣的话略加思考,觉得是个好主意,便收回了诏命,接受了他的建议——为自己做了一双厚皮牛皮鞋。
国王能够改变自己来适应整个大环境,实在是难能可贵。在动物的世界里,有“适者生存”的恒久定理,其实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环境的人,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笑看世间风云;那些一心想改变环境的人,却往往难以摆脱困境,后果只能是停滞不前,甚至还会有所倒退。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总是向环境低头是一种懦弱的表现,甚至是“不讲气节”,“没有操守”的表现。于是,很多有志之士便不肯来迁就环境,宁可在力量悬殊的斗争中被打得头破血流。其实这又是何必呢?每个志士都有“不向困难低头”的个性,适应并不是没有个性的表现,通过适应来战胜“环境”,岂不是该个性的最好的表现。改变并不是一味地后退,而是一种顺应潮流的表现,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代表。由此看来,个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够创新才会有所发展,一味地沉溺于旧思路,很容易陷入故步自封的圈子里。
改变自己,明智之举
细数世间万物,恐怕“水”是最会改变自己的一种东西了,放人什么样的容器就呈现什么样的形状。不过,水的本质却并不因此而发生变化。其实,做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青少年要明白,改变也需要智慧,也需要理智,它只是为了让人避开对自己不利的环境,选择更有利的双赢局面。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实,可以改变自己的态度;改变不了失败的过去,可以改变成功的未来;不能事事顺利,可以事事尽心;不能选择容貌,可以展现笑容。改变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天空更蓝,花朵更艳,生活更美好,世界更可爱,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有个黑人小孩的父亲开了一家葡萄酒厂,这个孩子的任务就是每天帮忙在那里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男孩就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再把它们整齐地排列摆好,这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当看到自己的成果,他都会忍不住笑起来。然而,他的劳动成果却总是在第二天消失不见,原因是每天夜里,风就会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有一次,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道:“孩子,别伤心,我们想一个办法来征服这可恶的风。”于是小男孩擦干了眼泪,开始苦思冥想起来,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妙招。男孩先是去井边挑了很多桶清水,再将清水倒人了空空的橡木桶里,原来他是想加重木桶的重量来对付风,做完这一切后他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天刚刚亮,男孩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葡萄酒厂,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开心地笑了,那些桶排列得整整齐齐,一个都没有被吹倒。男孩的父亲也赞许地笑了。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