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往事并不如焉(乱世名伶的戏梦人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莉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是一出戏,在演绎自身情爱的同时,也是别人悲欢的看客。

《往事并不如焉(乱世名伶的戏梦人生)》由张莉所著,他们在舞台上创造着辉煌时,自己却陷入了无可覆灭的卑贱。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在台上,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深深地刻满时代的沧桑。他们的粉墨人生,在鞭打下的艰辛苦楚,成角儿后的光彩耀人,总让人在单调的春夏秋冬中寻到了一丝精彩。

内容推荐

因为爱情,所以传奇。他们绝色倾国,却又只是刹那芳华;他们爱恨痴缠,却又终究露水姻缘。他们身负万般才情,或演绎红尘,或沉寂乱世……擦去脂粉的艳丽,他们仍然有动情的演绎。

《往事并不如焉(乱世名伶的戏梦人生)》由张莉所著,《往事并不如焉(乱世名伶的戏梦人生)》所讲述的,正是民国那些年,在戏台前后发生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绝色坤生孟小冬,传奇女伶刘喜奎,越剧名伶筱丹桂,老生名角儿露兰春,不愧伶界奇女子;名旦之首梅兰芳,著名男旦程砚秋,童伶大王尚小云,津门牡丹荀慧生,亦是旦角儿中的伟男子。他们的故事,为人所知的,只是幔布的一角。待大幕拉起,他们的一生,上演的是一出接一出的折子戏,永不停息……

目录

绝色坤生,刹那芳华:孟小冬

楔子

金钗年华初登台

院子里的冬香与兰椿

彩云易散的红袖青衫

“冬皇”恰属小阳春

杜家公馆的一纸名分

结束语:氍毹一生不知梦

凌霄花的云端之梦:筱丹桂

楔子

满堂红后断青丝

碧玉年华挂头牌

竹篱并非意中树

梦碎人亡皆凄凉

结束语:身前台上演戏,身后台下看戏

上海滩大亨的桃花劫:露兰春

楔子

露水春兰俏佳人

绝色名伶惹生非

万般无奈入豪门

红杏抛枝陶公馆

结束语:繁花一场终成空

迷倒众生的传奇伶人:刘喜奎

楔子

民初梨园第一红

似是而非的初恋

不靠谱的青梅竹马

不尽如意踏桃枝

结束语:繁华半生,凄凉半世

一香已足压千红:梅兰芳

楔子

梅郎少小是“歌郎”

暴风雨冲散了幸福

肩挑两房的尴尬姻缘

台上红颜,台下君子

结束语:不曾退场的孤寂

清歌一首撼九城:程砚秋

楔子

家道败落入梨园

荆棘路途遇贵人

美满的媒妁姻缘

玉骨横眉冷对敌

结束语:一言难尽《锁麟囊》

霞落云出,余情还绕:尚小云

楔子

王府书童入科班

童伶大王名噪京城

来去两段如水姻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结束语:将一生挥洒舞台

温润如玉的白牡丹:荀慧生

楔子

没有日期的立约关书

津门唱响了白牡丹

滑指尖的爱,心间的姻缘

人去堂空唯墨留香

结束语:一句词儿唱了一辈子

试读章节

清末年间,北京城的戏班子如雨后竹笋般冒了出来,京剧的唱腔儿走街串巷风靡了整个北京城。从紫禁城里的皇族贵胄到街边儿做小买卖的生意人,从达官贵人的府邸到京郊乡下的田边地界儿,有搭台唱戏的地方就少不了看戏捧场的人。一时间,被人们称为“下九流”的戏子们也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角儿。

老徽班出身的孟七擅长武净兼武生,是清光绪、同治年间的红净名角儿。说起孟七倒也是有些故事,清朝末期,太平天国起义激起了当时二十多岁的山东热血青年孟七的革命热情,武班出身的孟七很快就加入到太平天国。不过孟七的职责不是扛着刀枪干革命,而是被分到文化宣传部门,即当时的同春班当了教师。

太平天国内乱迭起终以惨败告别了历史舞台,在军中辗转十余年的孟七,也因太平天国的失败而告别军旅生涯,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梦,人只怕沉溺在梦里的时候不愿醒来,无奈醒来的时候却总想着回去,结果是误了此时过了彼时,叹息中竞彷徨无措。

不过庆幸的是,孟七是个务实的人,他知道自己革命激情的梦到此结束了,心间留些回味,但是脚步却没有因此而停滞,孟七很快找到自己新的人生方向。他藏起了往日的激情,带着瘪瘪的包袱牵着自己的妻儿一路北上,在京剧风靡的北京城里搭班演戏。

或许孟七天生就是吃定了红净这口饭,所以进北京城没多久,便进了有名的久合班,孟七随着久合班在道儿南唱戏,从北京城唱到了大上海的丹桂园。孟七以其威武的扮相、庄严的台步、清朗的嗓音和纯熟的武技令当时的戏迷们趋之若狂。

在名角儿如云的北京城,孟七站稳了脚跟,不过没多久,北京城却也是不再安生,偌大的北京城在夜幕下逝去了昔日的繁华,不再熙攘的大街上也不见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身影。微风起,打乱了孟七的思绪,当年从山东背着包袱出来,此时又要携家带口再次南下,也许,是时候该走了。  住了几十年的四合院,一草一木,一瓦一柱,舍不得又能如何,孟七决心已定,遂带着一家老小一路南下,直奔上海。

孟七的抉择是正确的,此时的上海和北京城一样,大大小小的戏院都不乏捧场的观众。因孟七早年就在上海演出过,所以上海的戏迷们对这位武生唱将并不陌生,孟七刚到上海便是以名角儿的身份出演于各大戏院。

岁月如河,左岸是令人难以忘却的回忆,右岸是让人翘首以盼的期望,中间流淌着的则是人生此时此刻的生存。孟七带着自己七个儿子在上海安了家,其七子中五个都秉承衣钵,成为上海滩的名角儿唱将,孟家在上海滩的戏曲界也颇有些名气。

上海的冬天不同于北京城,北方的冬天虽然干冷,不过到了晌午时分,还是能感受得到太阳的丝丝暖意。但上海的冬天却是阴潮湿冷的,那冷劲儿直窜到骨子里。有时候进了腊月还会淅淅沥沥地下上几场小雨,寒风一下子将昨日还绿黄的叶子吹落,露出光秃的枝桠。但即便是萧瑟沉重的冬日,却也掩不住它一贯的别致,而孟家鼎鼎有名的小女子则就出生在这别有一番韵味的冬日腊月里。

1907年的腊月和往年一样的湿冷,但是孟家大院里却不同于往年的沉寂,此时的孟家大院里充满了欢笑和婴儿的啼哭声,声声响亮,惹得孟家老爷子孟七甚是欢心。这个小女丁乃是孟家的长孙小姐,孟七看着襁褓中的小女丁,心里油生出喜爱之情,带着这份愉悦与欢喜,孟七给小女丁取名为“若兰”,大抵是希望自己的长孙女能如若芷兰般的惹人喜爱。

小小的若兰还在襁褓里,耳边响起的便是抑扬顿挫的京剧唱腔儿,眼前晃动的则是叔伯们习武的身影。若兰待在这孟家大院里,看着春来秋去年华几何,看着海棠红,暮雨落。时间飞梭,渐渐长大的若兰在牙牙学语的时候,便会跟着叔伯们一起随着胡琴吊嗓子,稚嫩嗓音下的“咿咿呀呀”一样顿挫有致。

当童龀小儿还跟在娘亲身后撒着娇的时候,五岁的若兰却已经开始她艰苦的学艺生涯。京剧本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差事,学戏又怎是吊两句嗓子,抻抻腰板的容易事儿?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词调,都有着严格的规矩。即便是如此艰苦,但生性倔强的若兰还是坚持了下来,成了孟家大院里最小的武生。

P4-6

序言

不知道是哪天的午后,悲沉的胡琴,带着腔调的念白,牵起了心中阵阵涟漪。

青丝被截成段段飞絮,落了地,思绪被碎成片片记忆,随风飘。那些曾经的日子消失在时间的徘徊中,在速时代,所有的文化不再斟酌其中的韵意,而是齐齐向着消费看,消亡了浑厚的艺术。

当年的《霸王别姬》让人领略到了戏子的悲欢离合,如今的《梅兰芳》却让人再次遗忘舞台上那些水袖翩舞、流光溢彩的伶人。当伶人们在舞台上创造着辉煌时,自己却陷入了无可覆灭的卑贱。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现在台上,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都深深地刻满时代的沧桑。

我艳慕伶人身怀绝技,那或妩媚妖娆或英姿飒爽的扮相,总让人不由心底一声叫好。我痴迷于他们的粉墨一生,鞭打下的艰辛苦楚,成角儿后的光彩耀人,总让人在单调的春夏秋冬中寻到了一丝精彩。

这便是他们,生活在乱世的伶人们,总能从那些或喜或悲的故事中,读出那个时代的心酸,读出那个年代的无奈。

青梅落了春,花开误了期,凉茶散了阵阵暖意,留一下一丝惆怅与风倾诉。孤雁南飞,云朵无依,台上那一笑一颦间的妩媚,却烙下了深深的哀愁。韶华尽去,红颜逝,回眸间的片刻忧伤,点点打碎了心绪。只留台下一声叹息,剪了寸寸柔肠,天涯何处,藏了台上的粉墨佳人,迟迟未见,心里串起阵阵遗憾。

是谁,月下轻舞,是谁,风中轻吟。那个年代,那些伶人,那段抹不去的往事,有谁能与他们天荒地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