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北京政府的媚外外交(1911-1919)、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兴起与20年代的中国外交(1920-1928)、南京国民政府联美抑日、反苏反共的外交(1928-1937)等,详细阐述和分析中华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及重要外交活动。
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历史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第一章 北京政府的媚外外交(1911-1919)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与民国初年的中国外交(1911-1914)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北京政府外交(1914-1919)
第二章 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的兴起与20年代的中国外交(1920-1928)
第一节 华盛顿体系与北京政府的外交(1920-1924)
第二节 北洋军阀没落时期的北京政府外交(1925-1928)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联美抑日、反苏反共的外交(1928-1937)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联美抑日、反苏反共的外交政策与“修约”外交(1928-1931)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日不抵抗的外交(1932-1933)
……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1937-1945.8)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力谋迅速停战议和的外交(1937.7-1938)
第二节 重庆国民政府“苦撑待变”的外交(1939-1941)
……
第五章 战后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共外交(1945.8-1949.9)
第一节 重庆国民政府的对日受降活动与“制约共产党”的外交(1945.8-12月)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投美反共,坚持内战的外交(1946-1947)
……
正当袁世凯政府与四国银行团继续商谈大借款之时,四国银行团与日俄两国银行的代表则在伦敦商量六国合作对华借款的办法。这是因为1911年4月的币制借款合同对借款担保品的规定涉及到东北三省的税收,曾经引起日俄两国的强烈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