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在我们无力影响别人前,选择伙伴很关键;在我们无法改变周边环境前,选择环境很关键。孟母为什么三迁?道理就在其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环境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也是我们可以改变的。
当我们还比较弱小的时候,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生长的环境;当我,们能力比较强的时候,我们就要有改变的勇气。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
有人说了,我喜欢的事情就是跟美女睡觉。没问题,持之以恒,把这件事当作你人生的最高追求,就能实现。
比如你喜欢跟全球第一美女在一起。
1.你可以做导演
有一天你也成为像冯小刚那样的名导了,拍出来的片子有市场、有口碑,自然有投资人追着你。你可以跟美女签约,为她量身打造各种光鲜角色出来,不管是国内的国际的电影大奖让她拿到手酸。这可以说是用你的魅力征服她。
2.成为名演员太难,也可以演小流氓
你可以成为偶像派演员,如果认为太难,也可以演个小流氓的角色,在电影里把美女“非礼”一把,如果你认为这是你的追求的话,目的也达到了。
3.做个企业家,矢志不渝地追求
你在创业过程中及你发达之后,不管身边多少诱惑,你都能为这个美女矢志不渝,而且能坦然接受她在外面演戏,不管电影里给你戴多少带色的帽子,你依然坚定自己的信念,或许她会接受你的追求的。
如果你追求她,只是为了让你的金丝笼里多只雀,那你的获得,就只是满足一己私欲,而不是爱她。你所爱的人不快乐,你只是为了带出去有面子,看我老婆是全球第一美女,那你就是心理扭曲。你要是爱她,就要支持她的事业,她对别人搂搂抱抱的时候,哪怕在电影外面,你也要有一定的气度。你要心怀大度,这样容忍她之后,即使她做错了事情或是被下了套在外面给你戴了绿帽子,她也终有一天会幡然悔悟,会认为你才是懂她爱她的那个人,自然你就得到了她的心。
4.还有的爱不一定能得到
你可以像金岳霖喜欢林徽因那样终身不娶,也可以像徐志摩那样为去听林徽因的讲座乘飞机失事而罹难。
5.还有一种方式是做你喜欢的
不用那么苛求,喜欢干嘛就干嘛。做你喜欢的,你可以事业有成,可以仕途顺利,可以半途而废,可以随遇而安,可以高不成低不就,这些都无所谓。有她出演的电影赶上时间就看,赶不上就不看,你可以在你床头贴她的照片,也可以贴别的女明星的。你这样做,或许才是不让她心累,甘当她心情舒畅的“好观众”。
和喜欢的人做喜欢做的事情,度量越大快乐越多
君子,得失心不重,凡事爱用积极心态看问题的人。
小人,小肚鸡肠,凡事消极悲观、往坏处想的人。
怨妇也属小人范畴之一。
你日子过得好了,身边有人嫉妒,就对你老婆说,男人有钱要变坏,你老公有钱了,要盯紧点,你看那×××的老公和×××怎么怎么了。
譬如,早些年,男人为了生意上的应酬,可能会找一个漂亮的女秘书,,有的时候会出去应酬一下,每天忙完之后赶紧回家。但是他回家之后,他老婆是怎么做的呢。
当他一进门,他老婆就用审视的目光责问,怎么晚回来五分钟,之后嗅他身上有没有什么不对的气味,然后翻看手机,看通话记录,再然后是一通审问。他辛辛苦苦回来之后,最难受的就是最亲密的人不相信自己,你再怎么解释,人家就是不相信。于是时间一长,男人尽量拖延时间晚回家,或是干脆不回家,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在办公室沙发上凑合睡一晚。
女秘书看到了,老板人这么好,他老婆还那么不理解,于是会流露出同情,工作之余亦会捎带照顾下其生活。关系本来是很单纯的,什么都没有。他老婆不知又听到了什么,就到办公室来闹,说这个秘书是小三,还打了那个女孩。那女孩平白被冤屈,作为老板怎么也得去医院探望关心下吧,出院得请吃个饭安慰安慰吧。也说不定吃饭中俩人喝多了,将错就错,出事了。本来没有的事,被怨妇促成了。于是离婚,她成了名副其实的怨妇。
另外一个版本呢,不管外面怎么说他老公,女人不为所动,即使她弟弟告诉他,姐夫现在有钱了,在外面花天酒地,你得提防点,她还是说你姐夫不是那样的人。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这样的女人,自信且有内涵。他老公在外面要是做了错事也会万分愧疚,会知错能改。
事情就这样,你往好的方面想就有好的结果,这就是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区别。这也是我所讲的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在生活中你发现和“小人”在一起会郁闷,看见就烦,这种人不理就可以了。但你想更快乐些,还要学会能够容忍。老天不会因为你喜欢蜡梅,就365天天天给你开花;也不会因为你讨厌蚊子,而给蚊子实行计划生育;也不会因为你喜欢胸部丰满的美女,然后满大街都是波涛汹涌。
君子量大,就是要能认可一些存在,哪怕是不好的。这种存在是社会丰富多彩的一个方面,只要你从中选择积极向上的即可。
P8-11
如果我们每一个领导都能成为快乐的领导,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快乐的员工,一个企业的士气就会大幅提升;大家都浸淫于和享受着快乐的文化,工作的效率和成就也一定会大幅提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陆雄文
这本书会告诉你,未来星罗棋布地占祖国大地绝大多数的是这样异彩纷呈的大大小小、多种多样、自由多元、形象各异的企业。这里管理灵活,但需要智慧;自由,但讲究规矩;高薪,但必须奉献。
——《文化》杂志执行主编、诗人 王久辛
快乐文化不只是为了哄员工开心,也不只是给员工提供安逸的环境。我们做企业文化,不应该只是洗脑和施恩,让员工感恩而愚忠于企业,仅仅成为企业赚钱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能够建立自我价值观,忠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并将其和企业的需求完美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变强,做到数一数二。这样企业给予员工的就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让员工能够平等自立,成为一个人格上平等的人,成为真正的主人翁。
——铂涛酒店集团联席董事长、7天创始人 郑南雁
把领导关在“笼子"里,员工才能更快乐
郑南雁
(7天创始人)
快乐,是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人权平等得到确立后,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所以快乐才是我们的未来!
《快乐赢未来》是春善关于快乐文化的演讲实录,是其管理实践的体悟,虽很多概念是我提出来的,但他结合具体工作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思考取得了很不错的研究成果,值得推广和分享。
企业是一个股东、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企业治理的过程,也是员工参与的过程,员工参与感强的事情往往落实得好。这就需要信息公开透明,同时领导者要明白,企业其实并不仅仅是你的,要有开放的胸襟,不“唯我独尊”,这样才会激发员工的这种参与感。
春善制定的金币管理制度,不唯领导的意志独尊,让员工参与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极大地焕发了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将快乐文化制度化,建立了一个员工不去关注领导而是关注客人的体系,实现了员工快乐工作、快乐赚钱、快乐发展的良性循环。这是值得集团所有人学习的。对向往快乐实现自我管理,还有渴望掌握“快乐管理”精髓的人,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融洽的氛围来自领导和员工的平等平视
领导和员工是平等的,有时候我们犯错往往是因为领导觉得自己太重要。如果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其结果就是什么事情都搞不定。以前我说过“我和每一位员工都是平等的,除了我的办公桌大一点”,现在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只要无碍他人、不偏离战略方向,不妨宽容看待他人的做法,没必要要求员工非得按自己喜好的方式达成想要的结果。
儒家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宽容,前提是水还是要在舟下面。领导骨子里还是“高高在上”,不能发自内心的平等对待员工和宽容员工,不能重视员工的感受,不能很好地吸取员工好的建议,显然会经营得很累而且效果也好不到哪去。
积极主动是人的天性
如果员工太过被动工作,那说明领导太爱发号施令了,这样往往会养懒员工的脑袋。每个人都是有主人翁精神的,企业要让员工的这种精神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之中,就要分配公平、机会平等,这就需要文化制度建设,需要领导自觉将自己关在“笼子”里,给员工说话、思考、施展的机会。
书中通过如何做个持续快乐的店长进行了洋尽的文化制度化的阐释。领导将自己置身“框架”下才能享受更多的快乐,就是春善文中提及的店长将自己“五花大绑”——自己要比员工早到;要到员工工作岗位上一天三问好;自己有想法要和员工商量,让员工参与;和员工对话不是命令式的,而是启发式的;员工可以管店长,而且是嵌入流程里来管店长;做不好店长要接受员工的处罚,等等。就是这样没一点官样的不像店长的店长,从不习惯到习惯,到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从事必亲躬到越当越轻松,越当越快乐。未来的领导,我想是这样的。
快乐文化要让每个人的“主人翁精神”得到发挥。
快乐文化不只是为了“哄员工”开心,也不只是给员工提供安逸的环境。作为人权平等的体现,我们做企业文化,不应该只是洗脑和施恩,让员工感恩而愚忠于企业,仅仅成为企业赚钱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能够建立自我价值观,忠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并将其和企业的需求完美结合,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变强,做到数一数二。
这样,企业给予员工的就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让员工能够平等自立,成为一个人格上平等的人,成为真正的“主人翁”。
企业的成功依靠良好的业绩,良好的业绩源于积极的工作,而积极的工作需要一颗快乐的心作为强大的动力源。员工快乐了,老板快乐了,顾客快乐了,整个企业处于积极、奋进的氛围,那么工作的效率和成就能不大幅提升吗?
7天连锁酒店“快乐营”负责人赵春善先生,将多年来主持快乐营过程中的激情演讲和理性思考,及来自一线的体验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了这部充满了快乐细胞的《快乐赢未来》。该书通过对快乐经营理念的诠释,为职场人乐业爱岗、积极进取、构建人性管理和快乐文化提供了启示和思路。
《快乐赢未来》是一部经营未来的指南,适合每一个职场打拼者一读。成功往往是一种结果,而追求成功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快乐地工作,享受这个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也只有快乐的人,才能够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快乐赢未来》是一本切身体验式管理书籍,通过对7天连锁酒店管理秘密的剖析,传递给读者全新的管理经营理念。作者赵春善阐释了一套完整的“快乐”赢未来的理念和方法,包括“如何做个快乐的人”“如何做个快乐的店长”“快乐制度的制定及管理方式的实行”等。作者善于总结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些手段和想法,书中并没有采用填鸭式的说教方式,而是从人性角度出发,从如何做一个快乐的人上升到如何打造一个快乐的企业,循序渐进,易为读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