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作者陆小成)从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模式研究出发,实证研究了北京城市转型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本书分为: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内涵阐释;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主体选择;法国洛林高新技术转型模式;日本九州环保城市转型模式等内容,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作者陆小成)从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模式研究出发,实证研究了北京城市转型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提出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价值
四、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五、主要创新点
六、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城市建设为何需要转型与绿色发展
一、生命周期理论
二、产业演变与转型理论
三、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
四、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低碳经济理论
第三章 价值定位: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内涵阐释
二、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主体选择
四、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第四章 国际经验:世界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模式比较
一、英国伦敦服务业主导转型模式
二、德国鲁尔工业文化转型模式
三、法国洛林高新技术转型模式
四、美国休斯敦产业链延伸转型模式
五、美国芝加哥多中心城市群发展模式
六、美国纽约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模式
七、日本东京环状布局城市转型模式
八、日本九州环保城市转型模式
九、国外城市转型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要素识别: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
二、技术因素
三、政府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资源因素
六、环境因素
第六章 实证研究: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现状考察
二、石景山区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以首钢搬迁为例
三、朝阳区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以798艺术区和高碑店村
为例
四、通州区城市转型的实证分析——以通州国际新城为例
第七章 问题剖析: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观念滞后
二、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社会参与水平低
三、能源消耗压力大,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四、城市绿化发展空间不足,绿地总量偏低
五、低碳技术创新激励不够,对城市绿色转型的作用没有显现
六、城市规划和统筹协调不足,区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
第八章 模式选择: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道路选择
一、集约发展模式:增长方式从粗放增长向资源集约转型
二、低碳创新模式:产业动力从低端高耗向创新驱动转型
三、统筹融合模式:发展重心从单重经济向全面提升转型
四、和谐共享模式:社会关系从二元分割向服务均等转型
五、绿色智慧模式:城市空间从无序开发向生态治理转型
六、文化品牌模式:城市品位从千城一面向品牌提升转型
第九章 政策建议: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目标定位:提高生态绩效
二、构建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三个实施领域
三、完善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两个保障体系
四、提出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345”工程
附录一 北京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问卷及数据统计表
附录二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城市低碳转型策略研究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低碳转型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城市低碳转型的系统建构
三、中国城市低碳转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选择
附录三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低碳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研究
一、低碳科技创新是低碳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低碳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是低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低碳文化科技创新是低碳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附录四 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研究
一、低碳经济与低碳创新:城市绿色转型的迫切需要
二、构建低碳创新系统: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重要模式选择
三、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低碳创新系统模式构建对策
附录五 北京城市绿化管理的精细化模式研究
一、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的战略意义:基于“三个北京”建设的背景
二、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的系统构建
三、城市绿化管理精细化模式的对策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