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在60年代受中共中央委托所写的一本没完成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内容是系统地批判了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以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果,即“最小-最大”为全书的“红线”,强调利用价值规律来管理国民经济,提供经济核算,追求经济效果,把利润指标作为考核国营企业的主要指标。该书代表了孙治方的主要经济思想。
本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权威著作,由刘国光等5位经济学家根据孙冶方的生前嘱托,整理汇集了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以及有关修改意见稿、论文和讲稿,呈现了孙冶方及其他经济学家共同建构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2009年全新出版。
编者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论》初稿的讨论意见和二稿的初步设想(1961年6月)
社会主义经济论(1962年至1963年)
我与经济学界一些人的争论(1972年3月10日)
《社会主义经济论》提纲(狱中腹稿的追忆稿)(1975年至1976年)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理论问题——1978年7月在北京大学经济系的学术报告
《社会主义经济论》导言(大纲)(1983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