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龟蛇锁江(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共和国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泽坤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共和国故事》是一部反映共和国60年伟大建设实践的大型历史故事丛书,它从多个视角,多个侧面来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龟蛇锁江》讲述武汉长江大桥施工建设的缘起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顺利竣工,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内容推荐

《共和国故事》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从取缔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论十大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双百”方针到人才强国战略;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到对其伟大的实践;从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新型国家;从以捍卫主权为目的的抗美援朝到多次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军队以数量取胜到精兵之路;从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竣工到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从医疗制度改革到住房制度改革;从农民工培训到希望工程。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目录

一、规划设计

 筹建武汉长江大桥

 鉴定小组设计规模

 毛泽东踏勘大桥桥址

 周恩来组建工程局

 钻探队评查桥址地质

 国务院批准设计方案

 茅以升负责技术工作

二、开工建设

 建成汉水铁路桥

 建成汉水公路桥

 青年突击组架设钢梁

 建桥工人激战大风暴

 姑娘们奋战在工地上

 苏联专家言传身教

 西林说要把根扎在中国

三、攻坚战险

 取消压气沉箱法

 试验成功管柱钻孔法

 管柱基础桥墩诞生

 潜水工完成水下切割

 抢险保住七号桥墩

 毛泽东关心大桥建设

四、胜利竣工

 举行大桥通车典礼

 第一列火车驶过大桥

 《湖北日报》的报道

 郭沫若为大桥作诗

 大桥建成的伟大意义

 驻扎专门守桥部队

 大桥构成周围景点群

试读章节

筹建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指令铁道部在武汉组织筹划修建万里长江第一桥,即武汉长江大桥。

1950年2月,铁道部先期组成以铁道部设计局副局长杨旸春任队长的测量钻探队赴武汉,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开始长江大桥的勘测、钻探工作。

至1953年10月,经过两年九个月的钻探,艰苦地探寻长江水底岩层的地质情况,共钻了214孔,计4363米,作了4个比较线,详细反复地进行比较研究。

1950年6月至8月,铁道部连续召开多次技术会议,研究武汉长江大桥的桥址线、通航净空、载重等重大技术问题。

同时,铁道部设计局成立由杨旸春兼任组长的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组,对长江大桥进行初步设计。1952年进一步成立设计事务所,1953年5月完成初步设计。

期间,1950年9月、1951年6月及1953年3月,铁道部分别召开了三次大型技术会议,进一步商讨重大技术问题。因为从历史上看,在浩瀚长江上修建这样一座跨江大桥,可以说是历经沧桑。

伟大的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明,但自古以来又是人们难以逾越的天堑。它是祖国东西交通的动脉,又是祖国南北交通的障碍。

公元208年,曹操统兵号称“八十三万”欲取东吴,只因过不了长江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破于赤壁。

1852年12月,太平军逼近武汉,曾用一个晚上在汉阳至武昌的江面上架起过两座浮桥。

清朝末年,邮传部就开始拟订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但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难遂人愿。

1913年,北京大学德籍教授乔治·米勒在当时川汉铁路督办詹天佑的支持下,带领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的13个学生进行“武汉纪念桥”的勘察测量。

1919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在武汉建设长江大桥的具体设想。然而,在北洋军阀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下,每次都只不过停留于测量、设计而已。

1929年,国民政府铁道部请美籍顾问华德尔博士来汉勘测,在江中钻了8孔,计划沿武昌蛇山至汉阳凤凰山线建桥,长约1222米,共15孔。中孔主跨约91.4米,设升降梁,桥面一层由公路铁路共用。

1934年,茅以升主持的钱塘江桥工处又对长江大桥桥址作测量钻探,并请驻华莫利纳德森工程顾问团拟订了又一建桥计划:桥址在武昌黄鹤楼到汉阳莲花湖北刘家码头,桥长1932米,设两台7墩8孔,六、七号墩间主跨237.74米,以拱形钢梁架设于六、七两墩之上;桥面一层,公路铁路并列;桥下在最高洪水位时净高30米,可通航最大江轮;在汉江上分设铁路桥与公路桥,工期4年。这两个计划均给后人建桥以启示。

然而,由于多年的战乱,修建武汉长江大桥的计划一直得不到实施。

“江水东流去,飞虹如梦呓。”出于失望,或是无奈,长江两岸的人民吟出了这样的歌谣:

黄河水、长江桥,治不好、修不了。

建国前,全国最主要的铁路大动脉平汉线和粤汉线,只能一端在汉口,一端在武昌,隔江可望而不可即。那“白浪如山哪可渡,狂风愁煞峭帆人”的古老诗句,从另一个侧面向人们描述了两岸人民只能隔江相望的严酷事实。

建国初期的统计调查资料显示:武汉三镇每日依靠轮渡及木划子摆渡,来往人数达11.5万人次,每年水上失事死亡人数平均达300人以上,时间及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惊人。

在浩瀚的长江上架起一座贯通南北的大桥,变“天堑”为通途,是我国人民的夙愿。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刚刚从多年的战乱中走出来,一穷二白,积贫积弱,但是,每一个人无不满怀“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想,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也开始由梦幻变为现实。

P2-4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问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3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