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罪证(侵华日军遗留档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萨苏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14年初,吉林省档案馆发掘整理出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增添了最新证据。萨苏主编的《罪证(侵华日军遗留档案)》在吉林省档案馆档案残页的基础上,由长期致力于抗战史料研究的旅日作家萨苏先生结合档案内容配发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并精心撰写了图片说明。这些图片及其说明,与档案中的只言片语连接成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使侵略者的罪证得以以更加丰富、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内容推荐

2014年初,吉林省档案馆发掘整理出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这一消息通过新华社向全国和全世界作了报道。这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增添了最新证据,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罔顾人类良知、公然否定历史的有力回击。

萨苏主编的《罪证(侵华日军遗留档案)》选取了部分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档案残页,以日本人自己留下的档案说话,以期让世人更加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真实面目。

目录

前言

盟军战俘

残酷扫荡

殖民侵略

奴役劳工

残杀无辜

特殊转移

慰安妇

南京惨案

试读章节

01 盟军战俘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军事重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随后,日军在短短的五个月内,横扫东南亚,俘虏盟军近20万人。为了关押这些盟军战俘,日军在其占领下的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威克岛、爪哇、朝鲜和中国的沈阳、上海、潍坊、台湾、香港以及日本本土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共设立了115处关押盟军及盟国侨民的集中营,其中包括日本称谓的“收容所”、“分所支所”、“派遣所”、“刑务所”、“俘虏所”等。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其中关押盟军军衔最高、遗址保留最完整的战俘营。

沈阳盟军战俘营成立于1942年11月11日,战俘最初关押在奉天北郊的北大营院内,1943年7月29日转押到新战俘营,即现存的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1944年10月14日,日军又在伪四平省郑家屯(令吉林省双辽市)设立了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分所,用以关押盟军战俘中的将校级军官。1944年12月1日,又将关押在郑家屯的温赖特等高级将领转押到伪四平省西安县(今吉林省辽源市),设立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二分所。

战后,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了一批与盟军战俘相关的历史文档,其中就有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名册。根据1945年1月的名册整理,日军在“奉天俘虏收容所”及其第一、第二分所共关押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新西兰等盟国战俘2018人,校级以上军官523人,其中准将以上军衔76人。其中奉天俘虏收容所第一、第二分所,即郑家屯战俘营和西安战俘营,先后关押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俘虏的绝大多数盟军高级将领。这其中就包括美国陆军的乔纳森·温赖特中将、爱德华·金少将和乔治·摩尔少将;英国陆军的阿瑟·帕西瓦尔中将;荷兰的普鲁顿中将;香港总督杨慕琦、英属海峡殖民地总督汤姆斯、荷属东印度总督斯塔夏沃尔等盟军高级将领和殖民政府首脑。

1942年11月11日,盟军战俘经过艰苦的长途跋涉抵达沈阳。短暂的休息后,就投入到各种繁重的劳动中。战俘的劳役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直属劳役,二是派遣劳役,三是营区劳役。

直属劳役:战俘最早投入工作的场所就是直属劳役区一一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该社原址为奉天市大东区珠林街二段(令沈阳市大东区滂江街28号),是日本占领沈阳后兴建的重型工厂之一。“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内设有专门的“俘虏劳务科”管理战俘劳役问题。

派遣劳役:日军除了安排战俘每日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劳役,1944年又先后设立了三个派遣所。由于三个派遣所距离沈阳盟军战俘营大约有5到10英里的距离,而且这些工厂又不归奉天战俘营管辖,因此被派到派遣所工作的战俘都吃住在派遣所,只有在去医院治疗或关禁闭的时候才能回战俘营。

营区劳役:一方面由于战俘营中日本看守人数不多,一些公共事务就需要战俘自己完成,另一方面一部分战俘军官不从事工厂劳役,这就使得一些战俘留在战俘营中从事一些例如厨房、勤杂、值班、清扫、理发、养殖等日常工作,有时还要从事土建、搬运等临时工作。

盟军战俘自东南亚战场上被俘后,无论在战俘转移行军的路上,还是在战俘营中,都遭受着日军各种各样的折磨,战俘们吃不饱、穿不暖,缺医少药,生存条件恶劣。在抵达釜山之前,就相继有战俘因为痢疾、疟疾、脚气、肺炎等疾病死去。从1942年11月11日第一批美军战俘到达沈阳,至1945年9月11日战俘营解放,共有248名盟军战俘死在这里。

P8-9

序言

2014年初,吉林省档案馆发掘整理出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档案,这一消息通过新华社向全国和全世界作了报道。这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增添了最新证据,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罔顾人类良知、公然否定历史的有力回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守长春的关东军宪兵队开始匆忙销毁宪兵司令部存留的侵华14年积累的档案材料,这一行动持续了好几天。但由于苏联红军逼近,日军未来得及彻底焚毁,仓皇间便将未烧尽的档案埋入地下。1950年,吉林省在建筑施工时发现了这些残破的档案,省公安厅接收并组织整理了这部分档案,1982年移交给吉林省档案馆。这些劫后余生的侵华日军档案很多已是残片,但就是在这些残破的档案里,仍保留着侵略者血腥残暴的累累罪证。

从2012年开始,吉林省档案馆组织人力资源对这些档案进行系统翻译、解读,专门成立了南京大屠杀、慰安妇、731部队以及强征劳工等14个课题组。随着翻译、解读工作一步步推进,日本侵略者的一条条罪行也浮出水面。

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内容丰富、严密有序。这批档案主要来源于关东宪兵队档案全宗,全部为日文书写,主要有报告、规定、信件、月报、要报、电话记录、民情调查、动态观察、调查表等文本记录,还有一些图片资料。档案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方面,区域涉及中国华中、华北、东北,以及东南亚等地。档案从内容到形式、从记事到行文都比较规范、严密、有序,如《通信检阅月报》详细记录了信件的时间、发信人、收信人、信件内容摘要、具体处置意见等,较为完整翔实。

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具有特殊价值。这批档案是日本在侵华过程中自己形成的,真实记录了日本侵华的各种活动。多数档案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当一部分具有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经过比对、考证、研究,将这些档案记载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联系起来,就能够还原出一段日本侵华历史。仅1937年到1944年的《邮政检阅月报》就有217卷,内容涉及日军动向、军队设施、军事工程状况、抓劳工修筑军事工程等,并记述了强奸妇女、虐杀儿童等罪行。

值得注意的是,档案中显示侵华期间日军曾多次在新京(长春)举行靖国神社参拜活动,地点选在“忠灵塔”。其中一份由梅津美治郎签署的《关于靖国神社临时大祭仪式之件报告》中,规定于1943年4月25日10点15分在新京“忠灵塔”为战死英灵举行参拜仪式,并附有参拜细节,具体包括参拜时的服装、队列、枪械等规定。  本书选取了部分关东军宪兵司令部档案残页,以日本人自己留下的档案说话,以期让世人更加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的真实面目。长期致力于抗战史料研究的旅日作家萨苏先生结合档案内容,为本书配发了大量珍贵的图片,并精心撰写了图片说明。这些图片及其说明,与档案中的只言片语连接成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使侵略者的罪证得以以更加丰富、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2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