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编写了本书。本书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百载商埠(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共和国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郑明武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编写了本书。本书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内容推荐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本书是该套丛书的其中一本,介绍了汕头经济特区建立与发展的故事。 目录 一、筹建过程 吴南生请求汕头实行改革 广东省拟办出口加工区 中央决定开办经济特区 颁布广东经济特区条例 进行汕头经济特区的筹备工作 二、大胆开拓 中央支持汕头经济特区 管委会领导艰苦创业 汕头经济特区利用华侨资源 汕头经济特区推行多项改革 汕头经济特区改革初见成效 三、深化改革 中央深化经济特区改革 汕头外引内联促发展 汕头推进老企业改造 汕头注重发展创汇农业 汕头积极加强党的建设 不断完善汕头市场机制 提出发展外向型经济 汕头大力改善软环境 外向型经济发展顺利 四、开创未来 汕头确立未来发展目标 建成汕头经济特区保税区 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 试读章节 1979年新年伊始,虽然严寒还没有完全消退,然而,人们已经感到春天来了。 就在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于是,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神州大地开始复苏了。 就在此时,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开始前往汕头等地,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 到达汕头后,进入吴南生眼帘的除了贫困和落后,便是在破败的街道上四处漫溢着粪便的臭气。 汕头是吴南生的老家,当他手里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来到这里的时候,这位十几岁就参加革命的省委书记,却对眼前的一切感到空前的震动。 吴南生迷惑了,他质问自己,同时也质问中共汕头地委的领导们:“我们当年豁出性命扛起枪杆闹革命,可不是为了换取眼前的这样一幅江山啊!” 是啊,在吴南生的记忆里,汕头作为“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本应该是一个商业繁华的商埠,因为汕头的繁华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汕头市面临南海,毗邻港澳,处韩江、榕江、练江汇合出海口,是潮汕、兴梅以及赣南、闽西南一带交通枢纽,是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海港城市。 同时,汕头港内水域宽阔,水深能泊万吨货轮。早在唐代,潮汕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同外国商船来往频繁。 宋代,潮汕所产的瓷器通过潮州口岸,销往印度、埃及、波斯和西班牙等地。 到了清代,这里被称为“南洋通汇之地”。 1861年,汕头被正式确立为通商口岸。从此,汕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就在汕头开埠后第七年,英国的汽船公司便前来设立分公司。以后,英国怡和、太古洋行、中国招商局、日本大孤商船会社等纷纷仿效。 直至抗日战争前夕,汕头港一直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国际性海港。1933年全市各种商行达3441家,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货运吞吐量占全国各海港货运量的8.67%,仅次于上海、广州,名列第三位。 恩格斯曾对汕头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汕头是中国沿海“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 汕头不仅作为港口而闻名,它的工业基础也是相当好的,是我国最早兴办工业的城市之一。 1861年被正式辟为通商口岸后,汕头的工业随着对外贸易的日益发展,逐渐兴旺起来。 P2-3 序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 《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重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工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 2010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