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推举三十二位“圣哲” ;毛泽东始读《圣哲画像记》;蒋介石令黄埔军校学员《曾胡治兵语录》“人各一篇”;毛泽东为张玉凤几回泳涌《枯树赋》;林语堂读透《半半歌》……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名人的治学原则和文学风彩。
1 曾国藩推举州二位“圣哲”毛泽东始读《圣哲画像记》
2 蒋介石令黄埔军校学员《曾胡治兵语录》“人各一篇”
3 林语堂读透《半半歌》
4 赵乃增撰文专论《悲士不遇赋》
5 青年吴晗立志续写《碧白录》研习明史终将碧血染丹青
6 托尔斯泰推崇《道德经》
7 毛泽东为张玉凤几回咏诵《枯树赋》
8 叶剑英教部下诵读《出师表》
9 吴小林举荐抒情名作《祭十二郎文》
10 胡适演说教弟子《虬髯客传》为上品
11 臧克家读《醉翁享记》六十余载得益极大
12 巴金以《报刘一丈书》为启蒙老师
13 日本文人三百年译改编著评《三国》
14 汪曾祺著文《谈风格》影响至深《项脊轩志》
15 胡适“整理国故”首选奇书《水浒》
……
本文是山水游记,但抒情气氛很浓。作者的欣慰和悲苦都含蓄地蕴藏在风影的描绘和气氛的渲染当中。为了增强风神情韵,通篇采取说明句式,共用了21个“也”字,造成一种从容婉转的咏叹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