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
不会忙的人生,从来都只是白忙一场。而那些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不是他们在背后牺牲睡眠和健康去努力,而是他们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我的朋友袁茹辞职了。她之前在一家上市公司做HR,薪水待遇都算得上行业的佼佼者。除了工作忙了一点,几乎没别的问题。
老同事旁敲侧击问她是不是找了更好的单位,她却说不工作了,要好好地玩儿一阵子,时间暂定三个月。
朋友圈一下子全都炸了,朋友纷纷发来劝诫词,各种鸡汤段子全部飞了出来。什么“有的人死在了25岁,却75岁才埋葬!”“你现在跑得快一点,就是为了将来休息得更从容一点。”“人生总是很累,你现在不累,以后会更累!”
“我从来不怕累,我怕的是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袁茹解释。
但朋友并不以为然,“世界那么大,到哪都一样。与其追求虚幻的诗与远方,不如赶紧让自己忙起来!”
袁茹沉默了,坐在我家客厅的沙发上问我:“难道我做错了吗?那为什么我忙碌了7年,依然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也许你一直都是在白忙呢?”
我另一个朋友许若源也有同样的困惑,他总是看起来很忙,但每一周的周末总结,却仿佛白忙了一场。每天资料整理了十几遍,策划点子想了七八个,却始终不能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时常会在他朋友圈看到加班到深夜的说说,但业绩依然在原地踏步!
其实,这类人只是看起来很忙罢了。他们不懂怎样高效工作,于是在重复性的事情上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比如想一个毫无意义的方案,或者参加各种无意义的会议,企图用这种表面的忙碌,来证明自己的努力。
他们不仅想感动自己,甚至还企图感动别人。
起床,上班,外出采访,摄影,和客户沟通,处理邮件,参加会议,刷刷新闻头条,看看朋友圈,在微信群里说几句话,然后下班。于是开始业余时间:各种聚会,聊天,吹牛……睡觉前再翻翻微博,对各种八卦新闻轮番吐槽一遍,看看时间,不知不觉到了晚上十二点,发条说说:“又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
但又有多少人能在这样的“忙碌”里,有所收获呢?
恐怖的是,这样看似毫无意义的忙碌,第二天还得继续:起床,上班,外出采访,沟通客户……
整个人仿佛成了一个旋转的陀螺;生活,成了机械化的去完成各种程序。然而,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也有梦想,也渴望站在最辉煌的舞台,他们想要的是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也同样不能接受自己忙碌的结果,竟是白忙一场。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陷入这样的忙碌状态?为什么已经这么忙,还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呢?
忙,是因为懒得去想自己为什么忙。
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忙,都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大多数人都讨厌忙碌,却并没有勇气从这个“白忙”的怪圈跳出来。
于是,日积月累,逐渐习惯了这种白忙的生活,忘记了曾经的诗与远方。
不面对,不挣扎,不反思,最后都演变成一只壳里的蜗牛。
忙,是思维僵化,懒得去提高效率。
尤其是在处理一件不算复杂,但极具重复性的事情时,即使有更高效的方法去实现,但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择重复性操作。
这样的忙碌,都只是假象。低效还不肯去创新,才是白忙的根本原因。
忙,是因为懒得马上行动。
人的本能中,有两件事会做得特别熟练,一拖和再拖。
拖延会让原本很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甚至还增加了事情的不可控性。最后,越拖越忙,越忙越拖,循环往复,直到崩溃。
生活或工作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会给自己煮一锅鲜香肥厚的鸡汤,然后拼命告诉自己“你只有拼命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于是他们加班到深夜,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辛苦,来获取成功。却不了解,不会忙的人生,从来都只是百忙一场。
有些人似乎毫不费力,就实现了别人奋斗几十年也实现不了的梦想,甚至会有人说这类成功者是“命好”。
但其实他们只是找到了成功的捷径。
这些人会利用有限的时间,高效处理问题。因为他们知道,事情的重点常常不是表面的忙碌,而是背后隐藏的规律和方法。于是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去看看远方,而那些深陷“白忙”漩涡里的人,却总是用一句“我没有时间”,把自己困在了眼前的苟且。
所以休息下来为自己准备一段有效的学习时间,放大自己的视角,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种生活方式。
我们其实并不排斥忙碌,我们不能接受的是,忙忙碌碌的背后是碌碌无为。要跳出“白忙”这个怪圈只需对症下药。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