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站在民商法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前洞高度,突出民商法实际问题的研究,追寻民商法研究的热点问题,着重解决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做好民商法理论研究的综述,解答读者的疑难问题;用丛收作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中国民商法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本书可作为广大读者朋友研究民商法、解决民商法实际问题的良师益友。
卷首语
第一编 民商法实务研究
在审判实践中怎样认定服务欺诈行为以及如何适用惩罚性赔偿金制度
在审判实践中应当怎样认识行纪法律关系以及怎样处理行纪纠纷
在审判实践中如何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进行保护
美术作品著作权有哪些特点以及如何进行法律保护
第二编 民商法理论研究
中国民法究竟有没有身份权的概念以及对身份权怎样进行民法保护
处理国家作为赔偿主体的损害赔偿案件
适用何种归责原则
在审理合同纠纷案件中怎样区分要约
和要约邀请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所有权之间是何种关系
以及在实践中怎样适用法律
第三编 民商法判解研究
对相同的悬赏广告案件为什么有的法院判决其广告要约有效有的判决无效
适用合同之债的法定抵销的构成要件及其效力怎样确定
第四编 民商事程序法研究
研究和执行诉讼程序应当怎样理解和掌握程序正义的观念
对经济审判方式改革应当怎样认识以及如何进行改革
按照中国民法的传统观念,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应当是补偿;当然,它也具有惩罚性和预防性,但是,这种惩罚性和预防性并不是损害赔偿的基本功能,实际上是损害赔偿补偿功能附带的功能,其基本功能,还是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