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沉默的中士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凯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十年前,我二十六岁,未婚无女友,在一个雷达团担任汽车连指导员。我们部队驻在一个名叫水青的地方。水青这名字很有诱惑力,容易让人想到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可实际上这个比帽徽大不了多少的县城就孤零零地待在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戈壁滩上,低头可以看到漫无边际的、零星点缀着骆驼刺芨芨草和羊粪蛋的灰黄色戈壁,抬头就可以望见祁连山脉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峰。

那时我的军衔是中尉——你要是懂点军队的话,就知道中尉是种比较可爱的军衔,它让人显得年轻却又不那么幼稚,就像一粗两细三条杠的中士军衔一样可爱,可惜,这种军衔你已经见不到了,它只是在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九年间的中国军队使用过。我现在还收藏着从列兵到上士的一整套崭新肩章,都是我利用职务之便从司务长那里要来的。那几年我喜欢收藏这类东西,还喜欢听窦唯和张楚的歌(我常常在早晨起床哨响过后打开连队的音响,请窦唯或张楚把那帮赖床的士兵震出温暖的被窝),看盗版的好莱坞影碟,用出操后早饭前的十分钟时间背一首唐诗或宋词,安慰或训斥手下的士兵,间或也给散落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同学打打免费的军线电话。除了总是刮风之外,我没什么不满,没什么负担,也没什么想法。怎么说呢?我觉得挺愉快,不因为什么,就是那种没心没肺的愉快。

那时我烟抽得比较厉害,一天差不多两包。门牙是黑的,右手食指第二关节处是黄的,我自己都能闻到自己嘴里的臭味儿,早操跑步时,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肺泡一个接一个爆裂时发出的声响。我曾试图戒掉它,但始终都停留在企图的阶段。大概是我一直认为人总得有个把恶习,不管是明的暗的,总归要有,要是一点也没有,那就有点不是人。比如我们司务长不抽烟也不喝酒,可是他除了喜欢虚报发票之外,还喜欢把灶上的鸡和鱼拿回家,给他处在哺乳期的老婆清炖了吃。他经常劝我说,指导员,你得少抽点烟,你这样抽下去会夭折的。你还不如喝酒呢,听说少量饮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你知道个屁,我对他向来没好气,我为什么要喝酒,我讨厌头脑不清醒的感觉。

这话一般是在温暖的季节里说的,在漫长寒冷的冬季,我也不反对喝点酒,因为这是水青。《汉书·地理志》里讲,水青秦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后由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为张掖郡所辖。这样说来,水青的胡人基因正契合了我对于它的印象:粗犷剽悍,外加一丝狡黠。这地方我没见过不会喝酒的男人,每年冬天都会有大批的醉汉像幽灵一样在县城的街道上出没。所以在漫长的冬季里,每日晚点名的时候我和连长都要强调司机出车时务必注意这帮失去理智的家伙,免得造成交通事故或者军民纠纷。气候和民风从站着双岗的大门渗进营院,因此连里从军官到士兵每个人多少都能喝一点,在我们的语系中,“不会喝”表示能喝一点,“能喝一点”表示能喝不少,如果什么也不说的话,那基本上就是酒坛高手了。在我看来,喝酒最好是在那些大雪纷飞的晚上(雪后次日一般都不出车),几个军官——有时连部的文书和老点的军士也受邀参加,这被认为是一种礼遇——在暖气烧得很足的连部,把两张茶几拼起来,让去县城接子女下晚自习回家的班车司机顺路带回来一大份羊肉面卷,然后喝点用祁连山的雪水和水青的青稞酿制的五十二度“草原风情”,这种时候常常会让我觉得——幸福。

有一天,自然,还是十年前的一天,大概在年底吧,一个下着大雪的晚上。熄灯后不久,我们几个军官外加连队的文书聚在连部准备喝酒(估计是因为受到表扬之类的事,现在死活想不起来了)。茶几上的一次性塑料杯里已经倒好了酒,但还不能开喝,因为我们在等班车司机老贾把羊肉面卷带回来。羊肉面卷是种质朴而优秀的食物,至今我也只在水青见过,据说很早以前它是水青农家的一种家常面食,后来才出现在饭馆里,类似早年跑龙套的演员,默默奋斗了很久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机会。它的做法不复杂:把极薄的面饼抹上一层油,撒上细细的葱花,然后卷成手榴弹木柄粗细的卷,再切成手枪弹壳那么长的段,同半熟的羊肉块和少量的水一起放在高压锅里压。出锅后,每个面卷都变得金黄柔韧,嚼起来有种奇异的感受,而羊肉也更加鲜嫩肥美。我真是爱死了这种食物。那天晚上,我们一边聊天一边等着吃羊肉面卷,心情兴奋而焦急,仿佛在等待心爱姑娘的到来。聊了一会儿,我看时间还早,便拿起手电出了连部,沿着长长的走廊去班里查铺。

P3-5

书评(媒体评论)

读王凯的小说总能让人激动起来。

作为多年的专业阅读者和业余写作者,我对王凯小说里那种纯正的气息极为着迷。

我还记得读《沉默的中士》时,妒忌艳羡之心曾让我颇为自责。

那是怎样的一篇小说?他有着俏皮深情的叙述腔调,有着对卑微生命最本真的尊重、体恤和仁爱。他甚至让我想起了托尔斯泰这类作家作品里始终贯穿的宽广明亮之心。

王凯为数不多的作品里先天性地弥漫着一种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并不让我们觉得做作,相反,他唤醒了我们内心里沉睡了多年的曦光。在这光的照耀下,我们对人性的温善一面有了更为切肤的体察。

——青年作家张楚

苍茫的沙漠、遥远的军营,王凯小说的背景大都是冷色调的,幽暗中闪耀着金属的光泽。

——《解放军报》编辑、青年文学评论家傅逸尘

看书,我很少流泪,因为我的职业特性注定,我是一个冷血的执法者。但在阅读王凯小说的时候,我却数次流泪,因为他笔下每一个富有充沛情感的故事中,都有着人类共通的东西,那就是爱与善良。

一一北京市公安局中队长、青年作家 吕铮

后记

这本小说集里收入了我2006年到2016年间发表的几个中短篇小说,换句话说,它收入了我最近十年中那些还不算虚度的时光。其中《沉默的中士》写得最早,初稿是我在空军机关办公楼一层值班室值班的十天里完成的。那会儿我30岁,刚借调到机关帮助工作,整天最关心的事是自己能不能留在这栋大楼里工作,但这事我想没用,得领导说了才算,于是就用写小说来抵抗焦虑。那几年我头发还算多,不像现在掉得那么厉害,好在那时我是0型血,现在依然是,所以我一直清楚地记得身上被蚊子咬出的那批大包。最后一个中篇《白鸽》,则写于2016年在齐齐哈尔出差期间。那一个月里,我每天清晨进场跟班飞行,下午两点左右回到宿舍开始写作,并在战斗机的呼啸声中把小说的背景换成了机场。齐齐哈尔的夏天非常迷人,强烈的紫外线让我回想起自己在西北戈壁度过的青春岁月。我们每天晚饭后散步八到十公里,机场外的路边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塑料棚膜在夕阳下闪闪发亮。

当然还有书中其他的小说,它们讲的故事不同,但都同军人有关。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写的所有小说都是关于军人的。我写过曾经的军人、现在的军人甚至未来的军人,但他们都是军人,无一例外。有时我会觉得这么写下去前景不太乐观,在和平年代书写军人,有点像今天腰里还别着个传呼机一样不合时宜。有一次我穿着军装在北京西站接人,不一会儿时间,差不多有二十个人先后走上前与我搭话。最初一秒,我以为他们被我身着军装的英武形象所吸引,但第二秒时我就明白自己想多了。他们是在向我打听列车时刻和出站信息。明摆着,他们都把我当成了铁路工作人员。在我看来,军装和铁路制服的区别就像苹果和西红柿一样迥然相异,而在他们眼里,两者居然没有分别,这让我有些泄气。

想想我读过的那些军事文学名著,《西线无战事》《林中阳台》《第二十二条军规》《裸者与死者》和《高山下的花环》,它们都与宏大的战争有关,都与人类最暴烈的行为有关,都和生与死这样的终极命题有关,而我写的,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军人生活,绝大多数小说里甚至连一支枪都没有出现过。

但后来我又想通了,我总得让自己想通。毕竟军人首先还是人,军事文学首先还是文学。小说里有没有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对于心灵的探究。我越来越觉得,也许小说更重要的任务不是扩张而是深入,不是建构而是内省。精神宇宙的幽深与无限并不亚于现实的宇宙。我们在物质宇宙中施放了很多高精尖设备:卫星、空间站、宇宙飞船、太空望远镜和深空探测器。我们怀揣着因盲目带来的不安和渺小引发的自卑,试图去搞清楚我们的存在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现象还是本质,抑或整个宇宙只是另一个更大尺度空间内的一个小小的粒子?与此相类似,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自己不完美的焦虑也会令我们忍不住去探究自己,探究我们的精神宇宙,诸如它因何而来,为何如此,是否具有尽头和黑洞之类的问题。毕竟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内置一个宇宙,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观测,要不然的话,我们总是难以真正了解自己,我们与内心对话时总是感觉陌生,我们的精神宇宙中有着太多不确定又无因果的存在,而我们不想一次次在此间迷失。

这样说的话,我好歹也算个曾经施放过宇宙探测器的人了。只不过我更希望探测的,是军人的精神宇宙。无论如何,军人书写军人,至少不会过于外行。至于我的小说探测器究竟飞了多远,这倒是个问题。我怀疑它至今还在近地轨道附近飘着,但就算这样,我也觉得很不错了。

2016年l1月14日

目录

沉默的中士

终将远去

迷彩

魏登科同志先进事迹

铁椅子

白鸽

小说与宇宙探测器(后记)

内容推荐

王凯著的《沉默的中士》写了一个“沉默的”中士张建军,他少言寡语,认真履行职责,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是一个优秀的士兵,孰料结局出人意外,辞寡之人竟是一个杀人犯,在北京曾劫杀过出租车司机。一个优秀的士兵同时竟然是一个凶恶的杀人犯,一个凶恶的杀人犯竟也是一个优秀的士兵,王凯或用了极端的意象,将人光明与黑暗两面同时写出。《沉默的中士》也写出了一个坚定的、硬汉式的指导员形象,写出了指导员和士兵之间的情感,写出了他面对张建军的两难抉择。小说固然充分展示了张建军优秀的一面,但最终也将其绳之以法,在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保持了平衡。

编辑推荐

王凯的小说《沉默的中士》善于挖掘、表现日常军队生活中军人丰富的生命情态和驳杂的心灵世界,对年轻一代官兵在军营与社会的急速变化中所面临的各种尴尬精神处境和命运遭际,王凯都在小说中进行了富于生命痛感和思辨意味的追问与批判。他温和淡定、不动声色的在他的小说里,用最普通的词语,却达到了文学具有的作用:抚慰人心。押沙龙说他在韩寒的小说里,虽然看到了作者的精明,但也看到了他的善意,在我看来,王凯在他的小说里表达了10倍于韩寒的善意。

小说的终极关怀当是关乎生活和生命,是对人的心灵世界和生命情状的描摹与考量,它依赖着作家丰沛的生活经验与积淀,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真切体察与精深研究。王凯从不刻意编织传奇好看的故事,但他把官兵之间细腻幽微的关系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