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顾准小传、顾准文论、顾准日记三个部分概括了顾准这个当代著名知识分子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却充满坎坷与磨难的一生,他超前的忧患意识、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情操,以及最具冲破教条主义、反对个人迷信的内心力量,集中代表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精华。同时勾勒出顾准的横溢才华与探索真理的人格魅力。
顾准的生平及其学术思想(罗银胜)
上海职员与职员运动(1-4)(1939年)
远东局势与抗战前途(1939年)
《中央党校日记》选(1955年)
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1957年)
《商城日记》选(1959年)
《息县日记》选(1970-1791)
要确立科学与民主,必须彻底批判中国的传统思想(1973年3月27日)
直接民主与“议会表谈馆”(1973年4月20日)
民主与“终极目的”(1973年4月29日)
一切判断都得自归纳,归纳所得的结论都是相对的(1973年5月3日)
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1973年6月11日)
辩证法与神学(1973年8月4日)
论孔子(1974年4月14日)
统一的专制帝国、奴隶制、亚细亚生产方式及战争(1974年8月31日)
科学与民主(日期不详)
希腊思想、基督教和中国的史官文化(日期不详)
为什么中国会产生这种情形呢?这是因为中国近代产业的兴起,还只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在农村分化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多数来自贫农,职员多数来自地主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