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女,患手背发1年余,溃后肉腐见骨,更历十余医,均未见效,因家贫寒异常,遂教向彭某家乞其余药,敷贴十余曰,即生肌敛口而愈。其邻居家有小孩,头部生一疖毒,已3年余,医药未效,吴氏以余药予之,敷贴六七日,亦获痊愈。
[按]“三两三”在《广州中医》发表后,还赠了一本杂志,即1962年第2期,我一口气将“三两三”读完。晚饭后和宋老闲聊,问其是否全部把“三两三”发表,他说还有一些“三两三”,在临床上未验证,所以没有发表,加之已过26年,也忘掉一部分。
5.“热痹三两三”
[处方]益母草30g,透骨草30g,仙鹤草30g,知母9g,制马前子O.1g。
[主治]热痹及类风湿关节炎及痛风等。
[按]我从此方化裁出一个痛风丸,专治痛风。
6.“安眠三两三”
[处方]生地黄30g,酸枣仁30g,茯神30g,防己9g,朱砂(分冲)0.1g。
[主治]少寐易醒(即神经衰弱症),但朱砂不能多服,6~12剂即可。
[按]本方有防己地黄之意,若温服后加白酒或黄酒一杯,则会“不安神而神自安”。
7.“自汗三两三”
[处方]生黄芪30g,生龙骨、生牡蛎各15g,黑豆30g,炒白术9g,灯心草O.1g。
[主治]自汗出。宋老常用此方,惜未将底方保存下来。笔者也常用,常去炒白术,加桑叶9g。
[按]1964年,为了治急性血吸虫病导致顽固性鼻衄,中西医皆束手无策时,我创制了“镇衄三两三”(生地黄30g,桑叶30g,白茅根30g,党参lOg),用于治疗除阳虚以外的各种衄证,如鼻衄、耳衄、齿衄、眼衄、唇衄、指衄、肌衄(血小板减少)、精衄(精索炎症)、胭衄、乳衄等。特别令我高兴的是,“镇衄三两三”,每服1剂,可提高血小板1万,一般7剂,衄血可止。若阳虚则用甘草干姜汤(甘草6g,炮干姜15g),5剂即可,再用附子理中丸善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源流——宋孝志》高齐民笔记)
附:“抗癌三两三”
[处方]黄芪30g,土茯苓30g,生薏苡仁30g,当归30g,甘草lOg,党参20g,五灵脂20g,莪术、白术各20g,赤芍、白芍各15g,桂枝15g,姜黄30g。
[功能]益气扶正,抗癌解毒。
[主治]各种恶性肿瘤,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带病延年,同时与放疗、化疗有协同增效减毒的作用。
[方解]中医对肿瘤的认识,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的记载,《黄帝内经》已经有“肠覃”“石瘕”“癖结”等病的论述及“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的记载。后代医家称之为“瘿瘤”“赘瘤”“噎嗝”“恶疮”“岩”“癌”。 肿瘤的发生可总括为正虚、气滞、血瘀、痰凝、毒聚,方用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生薏苡仁、土茯苓利湿解毒抗癌,党参、五灵脂益气化瘀,相畏相激,莪术、白术攻补兼施,健脾抗癌消瘤,姜黄行气活血,抑制癌细胞生长,阻挡其转移,桂枝、芍药、甘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建立中气,全方成扶正抗癌之功。
目前,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肿瘤的发生是细胞间调控与信息传递被打乱,致癌作用是一个有逆转可能的连续统一体,过度杀伤癌细胞有可能会损伤机体的正常反应性,破坏内环境平衡,使原已失衡的机体调控作用更加恶化和紊乱。有效地治疗并不需要肿瘤的完全消退及肿瘤细胞的全部杀灭,而是要提高其基因稳态和自我康复的能力。
本方在杀伤肿瘤细胞方面不如化疗药物作用强,但其可扶正抗癌,以求带病延年,减轻痛苦,与化疗药有增效解毒的协同作用。
[加减]鳞癌注重化瘀,加桃仁、水蛭。腺癌注重燥湿化痰,加海藻、贝母、半夏、天南星。甲状腺肿瘤血碘低者重用海藻、昆布、海浮石、海哈壳,血碘高者则禁用。肺癌尤需防燥,加天花粉、五味子、百合。肝癌加郁金疏利肝胆。食管癌加威灵仙。骨癌需补肾解毒:加骨碎补。乳腺癌重用漏芦。各种癌转移至淋巴结,注重软坚散结,加鳖甲、鹿角霜、牡蛎,属于寒毒蕴结者,重附子;阻塞脉络,静脉、淋巴回流受阻,肢体水肿者应通络利水,加地龙、鸡血藤、泽兰、泽泻、益母草;消瘦,营养不良,白细胞降低,加熟地黄、山药、人参、紫河车、灵芝。
五虎消瘤丸:蜈蚣、全蝎、守宫、蜂房、干蟾皮、半夏、贝母、白术、海藻、山慈菇、鳖甲、西洋参、阿胶、鹿角胶、灵芝、紫河车、砂仁。为蜜丸,每服15g,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改为水丸。此方立足于补益精血、抗癌消瘤。P63-65
·我在临床上验证了治疗外伤肿胀、口臭、痔疮、低血压等方,以及多种经验用药,疗效确实肯定!
——zhzhq·从来没有发表过评论,但对《杏林薪传》却不得不评一评,这是源自对中医发展的责任心。《杏林薪传》可称为当代中医第一书,与《思考中医》并肩,其实用性超过后者。
——医师苗·一年下来我买书不少,但很少写评论。尽胡诌一些套话、瞎话,并不是我的做派,不想误人害己。对于这本书,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一本经得起临床病例检验的好书。我是去年9月份买的这本书。几个月下来,我己通读本书不下十遍,应用于临床病例数十以上,显效者十有七八。这年头,能达到这种程度,使我诧异。作者不误我也!郑重道一声谢谢!哦,忘了说,我是一个有近三十年工龄的临床医生。
——一芾·一位中医临床家的毕生心血都毫不保留地写在书中,对于我们这些搞临床的中医师来说真的很有用。
——白雪阳春5V2·写出作者临床中的思考心得,是作者几十年从医经验得与失的总结。极具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卡卡晗·来自一线临床家的真诚奉献之作。写得比较实在,有自己的心得,出处标明的很清楚,可追根溯源。是很好的一本中医临床书籍。——boris·书中讲解了很多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创新用途,很有参考价值。一方一药之心得都是宝啊,集腋成裘!——王舒宇sunrh·真的秘方,真的经验。一本真正的好秘方,一用则灵。帮副院长买的,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副主任中医师。——guoic·满意的书,常读常有收获!是名老中医的毕生总结,值得推荐!很能体现中医不传之密——在于量。得失都很明白说出。
——qrc51·先生的临床经验相当丰富,很喜欢作者的个人心得体会,非常值得仔细阅读,关注先生很久了,今天终于可以品读大作了,谢谢。——海上墨人·书写得很好,要慢慢看,中医同学必备。有经验,有思想,有启发,果然是不传之秘,名副其实的不传之秘。好书。
——深蓝色的太
古道瘦马——记恩师王幸福先生
认识恩师还是从网上开始的。几年前,我在浏览中医网站学习时,偶然读到古道瘦马的文章,其文简洁质朴,不尚空谈;其所谈医术实用、可靠,使人耳目一新,令人神往。
后来经多方寻访知悉,这就是中医临床家王幸福先生。之后连续读了先生所著的《杏林薪传》《医灯续传》两书,被先生的文采和医术深深打动,佩服至甚,于是开始私淑老师,在未得到先生亲授时,临床技艺就突飞猛进。遂立志投奔先生,拜师学艺。
我在外学习多年,足迹踏遍京城内外、大江南北,寻访高师名家,既有成功,亦有辛酸,深知个中滋味。此次拜师,不知先生应否。于是未曾谋面,先与先生网上沟通,直至先生了解到我学志弥坚,敦厚诚实,基础尚可,决定收我为徒。恩师的应允,使我兴奋得几夜无法入眠。
几年跟师学艺,我深深了解到先生是我遇到的最和善的长者,也是最不保守经验技术的老师。我不但学到了老师的经验和技术,更看到了老师的崇高人品。
读书
先生出身于中医世家,早年受教于祖父,启蒙医学知识。一生博览群书,不仅熟读医典,子史文集无有不涉。读书坚持独立思考,唯用是举。尤其在关乎人命生死的医学上,下功尤甚,着力尤深。师日:只有书读百遍,才能其义自见。《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温病条辨》等医学经典,几乎年年重读,温故知新。先生最爱读、读得最多的是古今名老中医医话和医案。常日:我不是医学家,只是一个能治病的临床医家。极重研究医术,谦虚之至。
生读书丰富且深,但从不盲从,坚持实践第一。书上的东西不经过临床验证有效,一概摈弃。一切唯临床有效是举。不迷信名人大家、国医圣手。不拘于一家一派,经方、时方、验方、偏方、单方,唯效是举。常自称是个“治病不讲理”的中医;愿做“杂家”,不做“专家”,愿做“效医”,不做“名医”。先生崇尚读万卷书,治万例病,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由于坚持实践第一,疗效为上,故治病多有效验,病人较多,口碑甚好。
学术
先生在学术上独尊经典法理,用方成套,多而不乱,用药偏重,胆大心细,独树一帜,出奇制胜。经常读恩师文章的读者可以看到这个风格。地黄、白术动辄几百克,半夏一用也是上百克,家常便饭,屡见不鲜,常常是一剂知,二剂已,令人赞叹不止。曾亲眼看到先生治一失眠多年的老者,初诊就开出一剂地黄500克,患者当晚服后就熟睡5个小时,令人惊叹不已。一3个月幼儿胆道闭锁术后,黄疸指数高居不下,老师用茵陈蒿汤加减,其中茵陈直接就用60克,1周后黄疸就大幅降低,真是艺高人胆大。如不是亲眼所见,必不敢相信。
常见先生对于复杂重病多方合用,大方复进。先生常说,对于大病顽证,一定要敢于重拳出击,才能取得卓效:对于复杂之证,一定要学会多路合击,十面埋伏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种方看起来乱,实际上一点不乱,方中有方,方中套方,面面照顾,有条不紊。此乃千金要方之法。曾见先生治一60岁老妇,患更年期综合征近10年不愈,症状繁多,令医无处下手,但见老师驾轻就熟起手就开出了二仙汤、二至丸、百合地黄汤、生脉散、甘麦大枣汤、桂枝龙牡汤之合方,纯粹一锅混沌汤、大杂烩,我们看后直摇头。老师见之,莞尔一笑。1周后病人复诊,进门就夸先生真神,药一吃,心烦、焦躁、失眠、心悸等证大幅减少。吃了这么多年的药都没你的药好,有效!疗效之快,令人叹服。
先生常说,在用药上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亦步亦趋,逐渐到量。即胆大心细,经验为基。他用药之大量不是随意大胆,而是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基础的。
待人
在对待病人方面,老师也是出名的好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老幼,一概平等,和气友善,四诊详细,认真负责,讲解到位,不欺不诈。对于外地来诊的病人,个别经济拮据的,常免诊费,送方赠药,深受患者爱戴。
对于求师学艺者,是有教无类,无私传授。我跟师期间,经常遇到全国各地的求学拜访者,老师从不拒绝,都是热情对待,倾心讲授,生怕学生不理解。其精神在当前金钱至上的环境下实为少见,难能可贵。不得不令人赞叹老师的人品。遗憾的是由于年龄和志趣的情况,老师己准备歇诊停业,游历山水,以后有可能只从事少量的经验传承活动。
闲话不再赘述。对于此书的编撰,先生要求内容上尽量不与《杏林薪传》《医灯续传》两书重复,故内容相对略少,但是治学思想、用药思路乃一脉相承、不容有变。本书是笔者根据多年跟诊先生的实录手记整理,内容包括先生亲诊的大量具体案例及其临证用药体悟,兹以为弥足珍贵,不愿私藏,得恩师应允,付梓广布。希望对有志于岐黄之道的同仁们有所帮助或启迪。
李中文整理的《杏林求真(跟诊王幸福老师嫡传实录修订版)》是中医原创畅销丛书——《王幸福临证心悟系列丛书》的第三分册,由跟诊先生多年的嫡传弟子根据其多年学习手记实录整理而来。
全书分效验灵方、医案解读、用药真谛、辨证精华和医话启迪五个方面,阐述先生数十年行医之心法。
配有大量极具借鉴意义的医案,条分缕析行医心法及临证思路。
延续《杏林薪传》《医灯续传》写作风格,文字简洁质朴,医案真实可信,理法方药兼备。
是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的上佳读物。
李中文整理的《杏林求真(跟诊王幸福老师嫡传实录修订版)》分效验灵方、用药真谛、辨证精华、医话启迪和医案解读五个方面,阐述先生数十年行医之心法。配有大量极具借鉴意义的医案,条分缕析行医心法及临证思路。本书是广大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研习中医的上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