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类通史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英)克里斯·斯特林格//彼得·安德鲁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类起源和进化是近100万年以来地球上最重要的事件。该书讲述了从东非猿类最先从森林来到平原开始了直立的生活,先后进化出十几种不同的直立人,直到最近的十万年左右进化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现代人进化出来之后,走出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期间同地球上最凶猛的动物和人类近亲、以及冰川气候,演绎了最为激动人心的故事。

克里斯·斯特林格、彼得·安德鲁著的《人类通史》最大的特点是完整的讲述、奢侈的图片、简洁的行文。比目前国内市场上最流行的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要专业权威,图片也更漂亮和精确。

内容推荐

克里斯·斯特林格、彼得·安德鲁著的《人类通史》是一本由人类起源领域的权威学者撰写的通识读本。

本书讲述从猿类起源到人类学会制造工具和创造艺术这一长达2000万年的漫长征程。这个历程中,人类学家已经发现了很多线索,大量的骨骸化石和遗迹。凭借这些成果,研究者已经勾勒出不同版本的进化图景,暗示了从第一只可能的古猿到第一个现代人类的祖先,有很多条可能的进化路线,每一种可能都讲述了一个不同而有趣的故事。

本书也介绍了从猿类到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他们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从身体到意识不断变化,最终进化出我们所具有的语言、技术、认知和心理结构。

本书还生动讲解了人类学家探索人类起源的方法和技术。从田野挖掘到测年技术,以及人类学史上激动人心的发现故事,还有那些发现过重要化石的人类学研究的圣地。

让我们一起开始这个最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吧,一个属于我们人类的故事。

目录

进化是一张终极拼图(导言)

Ⅰ 古人类学家的武器

 第一章 近亲们

 第二章 细密的重绘

 第三章 追猎时间

 第四章 让化石动起来

 第五章 田野与实验室

 第六章 化石与福尔摩斯

 第七章 鬣狗与河流

 第八章 重构无数个世界

 第九章 冰与火的游戏

 第十章 古人类学的圣殿

Ⅱ 从猿到人

 第一章 第一只猴子

 第二章 找出第一只猿

 第三章 树冠与地面之间

 第四章 走出非洲

 第五章 安卡拉古猿

 第六章 西瓦古猿

 第七章 现存猿类的祖先

 第八章 最先站起来的猿

 第九章 南方古猿

 第十章 人类的起源

 第十一章 制造第一件工具的能人

 第十二章 直立人,亚洲人的祖先?

 第十三章 人类进化模型

 第十四章 欧洲最早的定居者

 第十五章 现代人从非洲再次出发

 第十六章 基因分析的力量

Ⅲ 我们在进化中学会了什么

 第一章 猿与人运动的进化

 第二章 食性的进化

 第三章 猿与人类的地理扩张

 第四章 树冠与大地,对环境的适应

 第五章 工具的进化

 第六章 第一个艺术家

 第七章 重现古人类行为

结论 进化是没有方向的奇遇

参考文献

图片授权

致谢

索引

试读章节

第五章 安卡拉古猿

1996年,在土耳其新发现的一枚猿类头骨化石颠覆了许多古人类学上的认识。该头骨是在1995年发掘距今900万至1000万年前的沉积物时被发现的,同时出土的还有许多哺乳动物化石。这枚头骨被归类为安卡拉古猿,因为它和一个1980年发现的更大但不完整的猿类面部化石有些相似。在本书的第263--266页将有关于安卡拉古猿生活习性的描述,但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谈谈该头骨的发现如何改变了我们对猿类和人类进化的认识。

安卡拉古猿头骨保存了大部分的面部和头骨正面。头骨主人的体重约有29千克(64磅),相当于一个雌性倭黑猩猩(矮黑猩猩,生活于非洲刚果河以南)。下颌骨非常发达,牙釉质看起来很厚,并且下颌骨的形状和现存的雌性猿类相同。该安卡拉古猿是雌性,而1980年发现的面部化石属于雄性,有趣的是,两者的犬齿都小于现存猿类。雌性和雄性都拥有小犬齿从前被认为是人类特征而用于区别人类与猿类,因为雄猿通常有大而突出的犬齿。

安卡拉古猿的前牙(门牙)尺寸差别很大,这一点与现存红毛猩猩(生活于东南亚)相符,但与现存非洲猿类不同。而另一方面,安卡拉古猿眼睛的宽度和高度差不多相等,这更类似非洲猿类而非红毛猩猩和西瓦古猿(以印度湿婆神siva来命名的猿,见下一章)。从侧面看,安卡拉古猿的脸垂直且有非常发达的眉骨。总体看来,它的侧面与希腊古猿(见第135--136页)和森林古猿相似,而与红毛猩猩及西瓦古猿凹陷的面部不同。

此外,安卡拉古猿与红毛猩猩还有一点相似之处——它们都有狭窄的眼间距。但从其他方面来看,安卡拉古猿却更像非洲猿类以及更早的中新世化石猿类。鼻底略呈梯状且人中较长,与非洲猿类相同。前颌骨(支撑上门牙的骨头)细长且朝向前方,这与早期化石猿类(如原康修尔猿)和晚些时候的森林古猿等不同。这些混合特征提示我们:这些猿类并不像我们曾以为的那样在人类进化史上紧密相连,也就使得如何明确安卡拉古猿的进化地位成为难题。

安卡拉古猿与希腊古猿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宽且低的前排牙齿,眼睛形状;而上文提过的小犬齿区别于非洲猿类而与人类相似,但明显的眉骨又不同于人类而与非洲猿类更相近,甚至与非洲猿类的眉骨也还是有所不同。安卡拉古猿和希腊古猿看上去也有明显不同的地方,比如一个眼间距窄一个眼问距宽,但这点差异与关系密切的倭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的差距比起来不算显著。

安卡拉古猿的头骨特征集不同化石猿类所特有的头骨特征于一体。其中一组特征指向东方的猿类,如西瓦古猿和红毛猩猩,而另一组特征却指向西方的猿类,如希腊古猿和森林古猿。要搞清楚代表中新世古猿的这些多样的猿类之间确切的关系,就需要对这些特征的细致清晰的分类。但是现在看来还没有这样的明确分类,没有一项和红毛猩猩有关的东方形态特征,也没有可能和非洲猿类相关的西方特征。这两组形态特征都部分体现在安卡拉古猿身上,因此安卡拉古猿若只和其中一组古猿后代相关,那么不符合这组古猿后代的那些特征就必须被解释成趋同进化,但从进化角度看意义并不大,况且,这样一来那些相同的特征就不能用于区分其他化石猿类了。P127-129

序言

150多年前,人们第一次发现并确认了第一块人类化石,那时进化论的思想、古生物学和考古学还处在发轫期。

如今,新的化石不断发现,新的研究方法迭出不穷,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全方面地重建史前历史。

通过对灵长类和人类社会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来建构遥远的社会发展模式,完善我们的史前史图景。

解剖学和化石研究可以对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核验。

法医学在化石遗址研究上的应用,可以重建上古之人生与死的诸多细节,确定他们生息的时间,这些进展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本书里,我们希望展示科学家是如何重建人类演化的,尤其是他们如何发现新的人类化石,如何解释这些化石。

本书的作者活跃在古生物学领域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并有幸见证了一些最为重要的发现以及在重建人类演化上的重要突破。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人类演化早期阶段的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揭示了早期猿类的进化,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些发现都成功地展示了早期猿类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相比于种类有限的现生猿类,非洲地区新发现的猿类化石是如此多样,大大充实了人类演化的开始阶段。我们据此可知,有好几种猿类都有可能竞争我们人类的祖先头衔。人类从非洲向外扩散的时间之早出乎意料,非常好地解释了出土材料异常丰富的德马尼西遗址(位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西南),该遗址的年代有200万年。在这些遗址里出土了一些非常原始的古人类化石遗骸,包括头骨、下颚以及骨骼的零散碎片,就埋在一个中世纪村庄遗址下面。这些早期人类的脑容量虽然很小,石器工具也极其简陋,但仍然令人惊讶,因为古人类在智力和技术方面取得的这些进步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有了这些进展,早期人类才能第一次走出他们的祖先世代居住的非洲故乡。

从南非到澳大利亚的化石,都揭示了人类再次在非洲大陆起源和扩散。但是目前我们对一些地区如东南亚晚期人类的演化知之甚少,不过东南亚的弗洛雷斯岛(Flores,印尼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已经发现了一具著名的原始人类骨骼化石,它这被命名为弗洛雷斯人,其存在毋庸置疑。弗洛雷斯人一直生活到2万年前,这就意味着现代人在向澳大利亚地区扩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见这些奇怪的亲戚(弗洛雷斯人)。

我们校正这些不断增长的化石证据年代的能力,随着两项技术的发展而幸运地随之进步:其一是火山岩测年精度的不断提高,这对非洲古人类最早期演化阶段的化石测年最为关键;其二是放射性碳测年(radiocarbon),这对于距今4万年以来的很多古人类遗物测年非常重要。在这两者之间的年代,我们则使用铀系(uranium series)和电子磁选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测年的方法。

我们已经能从化石证据上尽可能多地“榨取”信息,这种能力在过去十几年间有了跳跃式的增长。CT扫描技术、三维X光技术最初都是用于医学目的,我们现在能通过这些技术提供非常精确的化石内部和外部的成像,即使这些化石可能已经变形,或者还有部分被包裹在岩石中。显微技术可以让我们能够研究骨骼和牙齿形成和发育的模式。同位素分析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去了解古人类的食谱。新的方法能捕捉和分析化石尺寸和形状方面信息,帮助我们重建我们的演化历史。

另一个方法在过去30年里也愈发重要,那就是基因分析法,这种方法甚至可以用在5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化石上(Neanderthal)。不过,大部分的基因数据还是来自现今的灵长类,特别是人类,以帮助我们确定我们在进化史上与非洲猿类的相似程度,特别是黑猩猩,以及我们和现存非洲人祖先的相似程度,不论他们的身材大小、体型体态、肤色深浅。

随着化石记录的不断增长,考古数据也在与日俱增,东非已经发现了260万年前的最古老的石器工具和带有屠宰痕迹的骨骼。非洲还发现了75000年以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岩画,欧洲40000年前旧石器晚期的岩画也蓬勃涌现。对于我们现生的灵长类的亲戚的仔细研究,显示了它们和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行为特征,例如黑猩猩简单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具有不同的传统,而猴子可以合作狩猎。

但是,尽管有了上述的进展,古人类研究还是有很多美妙的谜团。我们依然无法确定,人类和黑猩猩最后分道扬镳前的共同的祖先是什么种类,他们生活的时间,以及造成早期人类多样性的环境。

关于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直立行走来适应环境这个问题,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目前我们还无法判断孰是孰非。虽然看起来直立行走发生在200万年前的非洲,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在何时、何地和何故,人科发生了这一进化。同样地,我们也不清楚我们智人(Homo sapiens)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以及最终我们如何取代了其他幸存的人类,诸如尼安德特人。然而,重要的是我们知识中的这些不足,恰可以使我们集中研究这些最基础的未解之谜,使我们能把人类演化的故事讲得完整,而不必再待将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7: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