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娘我心
分类
作者 冰耘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外公一刻也没有停歇,总想从偌大的湖里捕获惊喜,来慰藉全家的温饱。他蹲在湖堤边,有时看着一望无际的湖水发呆,有时嚼着草叶发酸,虽然有种貌似“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样子,其实他心底的纠结与惆怅,希望托付给眼前的流水流云一并快快地流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外公虽然达不到如此境界,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盼与追索,还是从他风风雨雨、日日夜夜的奔波中足见一斑。他唯一能做的除了这些就是生儿育女了,因为人口家口,不生不了。

外公外婆先后生育四女二男,舅舅老大,一男夭折,娘排行老四。

咯只女崽子(方言,对女孩子的称呼),生不逢时啊!外婆看着怀中很瘦小的我娘,不免如此叹息,眼泪不禁自流。

外婆生下舅舅和二个姨妈已经让这个提襟见肘的家庭很不容易了。当时在农村,谁都想多生儿子,一是日后家里有帮手,二是好传承香火,当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所以外婆总想碰碰运气,哪知道命运与其相违,后面四胎偏偏都是“不带把的”,气得外婆脸色铁青,阴沉得像湖水退去时露出的一块冰冷的鹅卵石。

抱走,抱走,抱得远远的。外婆每次与外公吵架的时候,外婆总是先拿娘出气,“啪啪啪——”紧接着伴随响亮的三巴掌。

“女崽子,名字还没有取呢。”外公小心翼翼地说。

“取取取,还取什么名字?反正要到人家家里去的。名好不如命好哦。”外婆争执着。

“那哪成呢?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有名有姓的啊,再说,取了名日后也好相见啊。”外公几乎在祈求外婆给娘先取个名字再说。

其实,外婆是个要脸的人,她不是不想给亲生女儿取名,主要是碍于自己没有文化,外公也是半斤八两,担心取不好,不好听,又怕取得不吉利,请人取名嘛可要花钱,至少也得去掉几个鸡蛋。所以,外婆内心一直很纠结。

舅舅的名字也取得土气,因为当时生下来时头拉得老长,所以直接喊“长头里”,后来外公外婆越看舅舅脸长得越来越长,越叫越不好看,都怪没有取好舅舅名字而后来有过不少争执。后面的姨妈们,两口子一合计干脆按二姺三姺来叫,外婆名字也有姺,姺与仙谐音,意思是希望她们长得像仙女一样漂亮,以后的日子像神仙一样舒服。

姨妈们还是没有因为名字而改变其贫穷的命运,即使她们抱的抱走,嫁的嫁出去了,都过得紧巴巴的,离神仙的日子相差十万八千里啊。

我小时候舅舅对我特别宠爱,一见面就要拿香烟给我吸几口,呛得我不要不要的,怪不得我后来学会了抽烟。  给娘取名字,外公外婆的确很犯难,也很慎重。

我娘生下来不仅瘦小,而且经常感冒咳嗽,看上去面黄肌瘦的样子让外公外婆揪心不已!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生下来又是女孩,令外公外婆不是滋味,但做父母的总希望儿女们健健康康,哪怕今后送人的话别人也好带养啊。

等洪水退去后,外婆叮嘱外公打鱼之余去湖边洲地上挖些诸如地菜、马齿苋、车前草、金钱草之类的当地野生菜草来煮汤当药喂给娘吃。带去医院看吧一来没钱二来不方便,在当时农村普通老百姓看病要么找土郎中,要么自己找些类似中草药的植物权当药品自己来治病,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还会用迷信的方法盲目应对。

在农村,老百姓根本不把小病当一回事,有的人干脆采取拖延的无奈之举,往往小病酿成大疾,在当时特定条件下,当地村民不是饿死就是病死的现象司空见惯。

舅舅的那个弟弟就是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十岁不到就夭折了。

秋末冬初的日子,外公就利用打鱼闲暇的空档去湖洲上扯草卖,以贴补家用。这次他并没有挖来所谓的草药,而是冒着风寒扯来了一把细长的水草。这种野生水草一般长在湖边的泥沟和池塘里,根系特别发达,从泥地里拔出来一蔸恐怕有数十根乃至上百根草须交错着,缠绕着,形成了一个团结而强大的整体,难以分割,把附在上面的泥轻轻洗干净,又细又白又嫩的根系就露出来了,像一根根银条,光泽可人。

这种野草根,如果用韭菜来清炒的话特别脆嫩可口,当然再放点腊肉的话那味道就更香了,在当地是一种不登大雅之堂却能维系老百姓餐桌的美味佳肴。别的乡镇村民恐怕对这种水草知之甚少,要想吃到这种地道菜的话,还真的非蒋家巷莫属了。

P8-9

后记

娘常说……

写母亲的诗文,恐怕是大家读到的机率最多的文字。或许是听多了娘亲的唠叨,或许天下娘的心是一样的,读多了,便有千篇一律的感觉。最初接触这部书稿,也有这种隐忧。

作为本书的策划之一,理应说几句。之所以在书将要送厂开印前才落笔,确有一定缘故。冰耘先生或许也不解为何请我作跋,我虽没拒绝,每次提及.性情爽朗的我答应的都不是很爽快。我的娘亲在我出生七个月大时就离世了,对这个话题打记事起就不敢触碰,不知从何入手、从何收笔,也不知从何开解,更怕把控不住自己。好在《我娘我心》经过数次编、校、审后,心平静了,心也入境了,才有种不可名状的久违的不吐不快的感觉。

随我一起听听冰耘老娘曾说过的心里话,以解胸中的心结吧。

娘说:“在哪长大,就在哪里死心塌地活命”;娘想:今天受的苦,总会垒起明天的路。

为得一家饱,宁舍一根草,这是娘童养媳命运的宿命,就像鄱阳湖隆冬飘摇飞舞的芦花.是李家的善待,成为了“幸运的一抹”。娘很长心,虽年幼时命如纸薄、贱如枯草,坚韧地存活了下来。娘精明着呢,擅走“穷众路线”,千锤百炼为勤奋好强、雷厉风行,李家独树一帜的女人,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都是鄱阳湖,都是祖屋,养育了娘,历练了娘,所谓善变无常的鄱阳湖.离奇诡异的祖屋,都是无辜的,人性使然。无法逃遁的娘,依偎在人们谈笑中风剥雨蚀的祖屋一角,默默地啜泣,坚守……正是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陪伴呵护冰耘,抚育其长大。顽童时代,娘的良苦用心蕴含着多少慈爱与智慧。汗水浇灌的红土地,染成丰收的金黄,一如《鄱阳湖恋歌》,是娘,在艰难的岁月里,用无声唱响醉美的最动人的旋律。

娘常叮嘱:“崽大不由娘,酸甜苦辣自个尝”;娘又寄托:“无论是草是宝,只要你吃出娘炒的家乡味就好”。

娘还惋叹:低头的稻子.昂头的稗子。娘的眼睛“毒”的很,有先知先觉的本领,一如鄱阳湖浩瀚之水.润泽心田。娘阅人无数,参透人心,堪如仙人指路。“畜生畜生.不杀不生”这是娘原创的民间俚语。。民以食为天,食以汤为先”娘煲的炖罐汤最有味道。

长大后的作者,在外的点点滴滴,在家的娘都一清二楚。“亲望亲好,邻靠邻帮”的愿景;“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也要想想别人啊”的将心比心;“节骨眼上,你帮我扶.白菜也当肉啊!”的教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包容;“见好就收”的警戒等等,都引领着作者,在摸爬滚打中,自省自悟自觉,自强自信自立起来,是娘让都湖一叶孤舟的他,几度沉浮、破釜沉舟之后,“打过了车头换了轴”,吃得苦中苦,做上了“人上人”。

冰耘父亲逝去后,娘也慢慢变老了,略显执拗、且很要强,但更多的是为儿女着想、祈福,甚至牺牲自己的信仰!

娘,家中的守护神.也是守望着的智者!

娘常说:“甘蔗没有两头甜”;“后人不学古,后生会离谱”。

小时候,看到别人扭成一团的时候,娘就会从围观的人堆里一把拉着他走开。在官场的明争暗斗.娘即使知道,也无力无法拉开他挣扎的手脚了!冰耘常感叹:娘也不是万能的呀,娘也救不了我!

后来,他终于明白,最终不是娘救不了,而是没好好听娘的话呀!

不要死要面子,不要得罪太多的人,做事要沉得住气。娘不是早就说过吗?

人生最低谷时,善待他给其纸笔的狱警、点拨他启迪他于迷茫中的法师,这都是娘修来的福呀!娘开导说:“别人不给你茶喝,家里有的是茶喝,娘给你倒啊!”“忍得一时之气,解得百日之忧”“遇事让一让”等都是娘的铿锵感召。一个个虚伪、冷漠甚至狰狞的面孔,都被他原谅了,甚至不得不“感恩”于他们。

被挖空的感觉,不是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得到。人走茶会凉,母爱永远是热的!

娘絮叨:“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当鄱阳湖的蓬蒿,革老了烧成灰还可以沤泥”;“金山、银山,不如拿自己的健康做靠山”

娘虽没文化,但有智慧,还很幽默,十分风趣。

“别逗我这没有文化的人哦”令人忍俊不禁。

娘把亲情、乡情看得那么重,而把生死看得如此轻淡!所幸,作者在娘生前有过悔过补过的机会,好在对娘尽了不少孝心。无论生前逝后,娘都知道他的一呼一吸,生前点化,逝后帮衬。于是有了最为感人的“母子阴阳对话”。娘的“点穴”,如娓娓道来,字字玑珠句句卓见啊!娘的话,一句顶万句,句句千金重啊!

说到最后,已然分不清哪句是娘的,哪句是儿学娘说的了。莫嫌娘絮叨,祸福眼前漂;常记娘叮咛,吉祥乐淘淘啊。

讲孝道,似乎老生常谈。时下总书记号召弘扬传统文化,意在警示国人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老祖宗文化更要代代传承,否则与行尸走肉无异,人亦如无根之草。在物质丰裕的年代重建人与人之问相互依赖的内生关系,都学做好人、善人、孝道之人,尤为重要。

作者不是为写娘而写娘,其紧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用平实的手法、犀利的眼光、独到的见解透视和剖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把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未来、高低与长短以及得失与成败、对错与美丑、善恶与因果等披露得淋漓尽致,不同凡响,极具个性色彩,也非常难得。

作者说:感恩,是对自己良心最彻底的交待!

的确,不懂感恩,就不懂人生。人,最大的福报,就来自于感恩。

写娘如同写自己,听娘说等于教化自己。

《我娘我心》直指人心,直指人性,直指灵魂深处,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你我;《我娘我心》应时而作,应运而生,顺势面世,在如今人心浮躁、道德缺失、情义淡漠甚至信仰、精神危机重重的当下,不可多得,堪值一读!

掩卷沉思,我捂上几度湿润的眼眶在想,若果娘亲在,或有亲娘陪着自己一路前行,那多么幸福啊!可叹于我,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

《我娘我心》,读一次是一次洗礼,读一遍乃一遍重生。

劝君且读且思、且行且惜!

写于北京常青斋

目录

娘(自序)

1.汪洋中一根草(诗:《草命》)

2.童养媳(诗:《寄养》)

3.乞讨(诗:《饥荒年代》)

4.婚事(诗:《婚》)

5.痛(诗:《历史的眼泪》)

6.祖屋(诗:《祖屋》)

7.玩童(诗:《孩提时代》)

8.种田的爹种地的娘(诗:《双亲谣》)

9.姐姐的往事(诗:《姐姐》)

10.杀生(诗:《生命》)

11.味(诗:《味道》)

12.左邻右舍(诗:《邻里》)

13.蜕变(诗:《变》)

14.师遇(诗:《师者》)

15.涉世之初(诗:《青春》)

16.父殇(诗:《父亲的泪》)

17.守望(诗:《守望》)

18.我的爱情(诗:《谁为爱情买单》)

19.浮沉(诗:《让帽子去飞一会儿》)

20.泅渡(诗:《煎熬的滋味》)

21.人走茶凉(诗:《醒来》)

22.苦命老叔(诗:《苦乐年华》)

23.心事(诗:《娘的心事》)

24.城里的风景(诗:《风景》)

25.北漂之梦(诗:《行者》)

26.京华遗梦(诗:《云卷云舒》)

27.斜阳夕照(诗:《送我一枚夕阳》)

28.后事之谜(诗:《后人》)

29.母子阴阳对话(诗:《别让烦恼来敲门》)

30.天地乡愁(诗:《我娘我心》)

序言

娘,顾名思义,天底下,心地最善良的女人;娘,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串讲不完的故事,一首唱不尽的歌。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娘。并不完全等同于母亲和妈妈。母亲用于书面语,妈妈用于现代口语,娘两者兼之,三者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娘”更显古老,原生态,更有乡情味。

生活中,我从小到大称呼娘为“姆妈”,姆妈似乎是母亲、妈妈扣娘的结合体,是我最美的乡音。

娘,听起来,颇有中国陈年老酒味,有着任何称谓无法包含的延伸内涵。

娘,朴素、简洁而温馨的称呼,或许已经定格在一个时代的影框里。

娘,或名或人或心,随着时代与思想的变迁,将来会不会被遗忘甚至抛弃,已显赫成为未来社会一个未知数。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娘被有的人解释为“有奶便是娘”了,无奶的娘甚至被有些人OUT了。

普通话和现代汉语里,喊娘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也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而高喊亲爱的妈妈,高歌伟大母亲的声调,倒是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娘,妈妈,母亲,三名一体,都是人世间最浓情也最亲切的代名词,都是人们最崇敬的女性。

当今农村、山区或边陲小寨,如听到一声声清脆而亲昵的“娘!”,那多么亲切!在阔别重逢的人群里,若突然蹦出一声“娘!”,更是热泪涌流,石破天惊啊!

娘,是多么有穿透力的声音,时时回荡在老屋小河、丛林苇荡、田间地头、山峦溪潭;回荡在人们耳畔;回荡在儿女们和娘的心间。这动情的呼唤,让娘一次又一次一心花怒放、一回又一回从梦中笑醒、一阵又一阵陶然心醉!

而如今,有的人金钱至上,说娘老,嫌娘唠叨甚至寒碜,心里慢慢没有了娘,这并非娘的错。那些与娘渐行渐远的儿女们,只顾埋头向钱看,昂首往前赶,而忽略、淡忘甚至遗弃了从前、身后或远去的那个娘,多么的可耻!

在世俗与势利的风雨飘摇中,娘仍拥有一颗不变和守望的心,魂牵梦绕着出门在外的儿女,有道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或许大家每天都能见到娘,闻到娘的呼吸,听见娘的声音,望着娘在劳作;或许你我与娘离得很远很远,也能触摸娘的心跳。无论怎样,如果走进不了娘的心窝,读不懂娘的心思,写不出娘的心事,触碰不到娘的纷纷心绪,也是一种悲哀!

娘,在儿女面前,没有半点矫揉造作,没有半点修饰虚伪,也没有半点自负和奢妄。娘,只想与儿女们的距离靠近些,再近些,哪怕最终遭到嫌弃。  娘一心将儿女爱在心间,永远为之奉献、操劳。若不理解娘的心,无视娘的爱,无论有何种理由,都是对娘的极大伤害。

我,对娘生前或许做得还不太好也爱得还不够深,现在有所醒悟。如今喊娘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沙哑和悲咽。

娘再也听不见儿的呼唤,我哪怕在诗文中、在梦里千遍万遍声嘶力竭呼喊娘,以求娘的宽恕,以求唤醒自己,都是笨拙和无用的。

我终于悟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素不待”的真正内涵。

我娘土生土长,却一点也不土气。她是喝鄱阳湖的水长大的,终其一生,满身沾满湖泥、土灰和草根味。娘一步步从童养媳走到耄耋之年,从乞讨走向自给自足,从一字不识到咏经吟唱,从乡下挪进城里,从一无所有到衣食无忧,从喜怒哀乐到生老病死……娘非一路平坦,而是经过漫长又艰辛的期待与坚守、挣扎与打拼。

娘,一生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她虽然没有孟母的知书达理、岳母的尽忠爱国,也没有佘太君那种坚强果敢,当然更没有玛利亚、贾维斯夫人那样圣洁与贤良,但我娘所具有的农妇原始特质,撼动着我生命的细胞。我不能用华丽词藻来构筑娘的伟岸与高大,但拾捡娘一点点看似最渺小、卑微,有些瑕疵、偏执乃至自私的言行,足可探寻到一位乡村母亲坚韧的意志、博大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以及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

娘越不完美越完美,因为娘是真实的。对娘的一生,我蘸满笔墨也只能写出些皮毛;娘心海里澎湃的浪花,一点一滴光彩照人,我是无法勾勒的;娘行的路,绵长而艰辛,我一辈子无法丈量。

娘,对每个儿女而言,都有无数波澜起伏、精彩叠出的故事,看我们会不会用心去品读?!

写娘难,读娘更难,读懂娘难上加难。娘本身就是一部令天下儿女永远也读不完、也难读懂的百科全书。

当有一天,我们做爹做娘时,也许一切都会明白。

每个人都有后悔的习惯,越后悔越追忆,越追忆越一隗疚。我选择娘已逝的今天来写娘,显然有些迟了。我现在无法与娘对话,无法修改或补充娘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想嘱托的一切。

父亲早就走了,娘,也没了,我才知道这辈子儿子已经彻底做完了。

如果,娘还活着,与我面时着面,手牵着手,心贴着心交流,那该多好啊!

我尚不清楚娘的很多想法,我也不敢随意去想象和杜撰,那是对娘的不尊。我只凭娘生前给我铭刻心底的印象和话语,于娘于心,抒发我对娘的万千情愫,我有这种义务与责任!  我知道,或许,做儿女不难,做娘却更难!因为,娘一生背负儿女的东西太多,太沉,太复杂。当娘伤心的时候,她或许会偷偷背着儿女掩面而泣,把悲伤悄悄留给自己;当娘高兴的时候,她会把一脸哪怕颤微的笑容无遗地送给儿女。俗话说:大人的眼泪只会往下流。娘这一辈子都在为下一辈人吃苦,分忧和传递快乐。有道是:千辛万苦一袭衣,愁肠笑面万缕风啊。

时间会教会我们一切,时间也会论证娘的一切。

坚信:我的娘,与天下许许多多的娘一样,对儿女从未三心二意,唯独时自己总是七上八下。

我写娘,不敢说为娘歌功颂德,也非为娘著书立传,只是为复制娘生前说过的,想过的和做过的,哪怕只言片语,都是金玉良言,哪怕点点滴滴,都是累累心血。

写娘,只为描绘娘留下的足迹,和想走而没有走完的山和水;写娘,也是对自己没有尽足孝道的一种由衷反省与检讨!

写娘,没别的目的,不敢妄加告诫与警示谁;不敢奢望谁以此记住谁;更不希望谁去捕风捉影、对号入座甚至“上纲上线”。我只是述说人间百态,不针对任何人,仅仅艺术创作而已。

我唯一希愿天下儿女们百忙中多陪陪还健在的娘;或去礼祭已仙逝的娘;并请永远牢牢记住生养自己、打骂过自己也疼爱着自己的亲娘!勿论对与错、爱与恨、生与死!

因为,感恩,是对自己良心最彻底的交待。因为,孝道,是中国人最浓情的血脉。

因为,娘在,家就在!娘不在,心在情也在!

世界上,没有永远。没有永远的情与义,爱与恨.贫与富,得失与成败,也没有永远的亲人和朋友,唯有永远的娘!

娘是一把草.也是一束花;娘是一蔸葱,也是一棵树;娘是一撮泥土,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庄稼……娘就是儿女心中一簇永远的风景!

我娘牵着我心,我心系着我娘。娘心永存,我心常在,母子连心,这就是我写娘和《我娘我心》的初衷。

鄙人才华疏浅,文中定有纰漏、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冰耕

2016/初春

内容推荐

冰耘著的《我娘我心》以纪实散文的手法,以鄱阳湖为背景,深刻反映湖区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全书以“亲娘”为主线,描述湖区一位普普通通的女人:她从乞讨到自给自足、从文盲到诵经吟唱、从乡下到城里、从生到死,人生轨迹曲折离奇。“亲娘”的形象平凡而坚韧、温柔而倔强、善良而极具个性,凝结着千丝万缕的亲情、友情、乡情、爱情;同时,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铺垫,揭示当前备受关注的孝道文化、感恩精神以及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人生沉浮、人性冷漠、情感淡化……

本书独创:八位一体(散文、书法、漫画、诗歌、经文、相片、配乐朗诵、歌曲等),开创图书出版的先河,全方位、多视觉歌颂母爱、传递正能量、、

突出三大主题:弘扬国学、弘扬真善美、弘扬感恩精神。

固守三大原则:还原真情、还原真实、还原真我。

文风朴实,氤氲诱人;细细品读,哲思深邃;真情实感,荡气回肠。

编辑推荐

《我娘我心》作者冰耘不是为写娘而写娘,其紧密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用平实的手法、犀利的眼光、独到的见解透视和剖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把传统与现代、时尚与未来、高低与长短以及得失与成败、对错与美丑、善恶与因果等披露得淋漓尽致,不同凡响,极具个性色彩,也非常难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2: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