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上只有一个最中间的位置
十一岁报考军艺是我自己当时做的“重大决定”,那次报考中,我的老师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她帮忙说服了我的父母。
当时学校刚好有场特别重要的演出,原本计划排一出舞剧,有三个小男生跳,结果临出演前有个孩子生病了,参加不了,老师把我临时替补上去。我用三天时间把整出舞剧学了下来,然后就上场演出了,演出效果还不错——至少没有失误。
老师很满意,觉得我在跳舞这方面有潜力,于是就建议我的父母,让我报考舞蹈类的艺术院校,再加上我当时文化课成绩不是特别好,如果和其他人一样参加普通升学考试的话,未必能考进好学校。
父母衡量了下老师说的话,后来就同意了,让我报考艺术院校试试。
但他们没想到我会报考军艺,并且他们那时也并不太赞同。
原因很简单,第一是离家远,在北京。我从小到大都跟在父母身边长大,没有一个人在外面生活过。
第二是军艺会比别的艺术院校管理更严、更辛苦。毕竟我那时候年纪小,才十一岁,父母还是舍不得让我受苦的。
但我还是自己决定报考军艺,并且去面试了。
原因也很简单,我从小就对“军人”有种执着,觉得特别正气,觉得男子汉就应该那个样子,觉得一身军装特帅,自己要是能穿上军装,那肯定很自豪。
而且我从小就喜欢看国家大事,喜欢军事类节目,喜欢当时《环球时报》的军事版块,总之就是对所有有关军事、部队的东西特别着迷。
当时我特别执着,暗自跟自己说要是考不上军艺的话,那就来年再考,一直到考上为止,我就没想着会去其他艺术院校。
那次的面试真是挺险的,我甚至担心完了,没戏了。
面试时有一项考核是倒立,所有人都做得很好,结果我没撑住,摔下来了,也不知道怎么了,砰的一下,总之就是摔下来了。
摔下来之后就很尴尬,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补救,不知道怎么改变留给老师的印象,就在旁边直愣愣地傻站着,站军姿,站得笔直笔直的。一直等着别人都做完,我就在旁边特别尴尬地看着。
结果却很幸运,一共三试,我其他方面做得还不错,最后也被选上了。
舞蹈专业选学生除了看基本功外,还有一点可能更重要,就是先天条件,比如你身体的发展规律、身材比例、对舞蹈的悟性之类,我当时应该是老师眼中先天条件比较好的小孩儿。还有就是因为之前我只是上了舞蹈兴趣班,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相对来说算是白纸一张,比较好调教、比较好带,老师从头开始教一个这样的学生更容易些,所以这也算给我加了分吧。
只是很遗憾,当时没有考上公费生。公费生的待遇是军区出钱培养,之后分配到军区去。我觉得那样挺好,就是我想要的,而我当时考上的是自费生。自费生就是你在学校学完,自己再深造,再去报考别的学校,像北舞、中戏什么的。
选择军艺对我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大家常说一句话,就是男生在学习上有后劲,我当时就是这样。
考军艺时我的成绩并不算优秀,有那么多人考上了公费生,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因为我这个人本性是比较好强的,不允许自己做不好。为什么别人能做好?别人能行?别人能考上公费生?
我不服。我觉得我不比任何人差,那我就努力学,学到最好。
在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就是一张白纸,基础没人家好,所以在上课、演出的时候,都是站旁边,中间是跳得好的。我当时就不太服气。
我想得特简单,就是我一定要跳到最好,一定要站到最中间的位置。
等上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爆发了:一点一点地,从旁边到中间,到最中间,慢慢挪着位置,扎扎实实地站到了最中间;开始考试得第一,之后每一次考试都拿第一。P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