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导论
1.1 两个新概念体系———新概念魔方体系和新概念技法体系
1.2 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正果三锏修炼术
1.2.1 杀手锏1———魔方特性“5·3”论
1.2.2 杀手锏2———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箴言
1.2.3 杀手锏3———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技法修炼五步进行曲
1.2.4 泛论 《三锏修炼术》
2.新概念技法体系通论
2.1 魔方的要素
2.2 魔方的坐标系和展开图
2.3 魔方要素的随机性
2.4 魔方的复原性质
2.5 魔方要素的命名 0262.6 魔块的运动性·运动三定律
2.7 魔方的操作·技法
3.小7套·三阶魔方随机复原套路
3.1 3-Cube复原套路1———8角框架法
3.2 3-Cube复原套路2———十字框架法
3.3 3-Cube复原套路3———逐层推进法
3.4 3-Cube复原套路4———双层奠基法
3.5 3-Cube复原套路5———“3缺1”逐层推进法
3.6 3-Cube复原套路6———间层开花8角法
3.7 3-Cube复原套路7———间层开花十字法
3.8 ZS系列程序式的图谱
4.大7套·七阶魔方随机复原套路
4.0 导言·ZN猜想
4.1 7-Cube复原套路1———ZN(1+2)法
4.2 7-Cube复原套路2———3芯6棱法
4.3 7-Cube复原套路3———4芯6棱法
4.4 7-Cube复原套路4———芯轭前置降阶法
4.5 7-Cube复原套路5———棱轭前置降阶法
4.6 7-Cube复原套路6———间层大开花8角法
4.7 7-Cube复原套路7———间层大开花十字法
5.对于优化10式和基础5法的解读
5.1 ZN体系的模块化
5.2 对于优化10式的解读
5.3 对于基础5法的解读
6.Z魔方阵型
6.1 新概念魔方体系与Z魔方
6.2 Z魔方快乐之旅
6.3 Z魔方阵型的特征
7.Z魔方阵法
7.1 导言
7.2 Z魔方阵法通论
7.3 Z魔方阵法的外延
7.3.1 无止境的Z魔方趣玩
8.优化程序式 (优化10式)
8.0 优化程序式采用的术语
8.1 U层一对前后棱偏互翻
8.2 U层前后棱偏3点推移(一维3点推移)
8.3 U层前棱轭一对左右棱偏互翻
8.4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与互翻
8.5 U层前后棱轭两对棱偏正互置
8.6 L层3棱轭棱块3点推移 (二维3点推移)
8.7 L层前上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邻自翻)
8.8 U层前后两组棱正原位自翻 (对自翻)
8.9 (L—R)间层棱正3级龙门跳 (3步3级龙门跳)
8.10 (L—R)间层棱偏3级龙门跳 (5步3级龙门跳)
9.基础技法 (基础5法)
9.1 ZM法 (邹氏矩阵法)———芯块和棱块在U层与L层之间的3点式位移法(三维3点推移)
9.2 ZDL法(邹氏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正位移位法和偏位移法(一维两极正互置和偏互置)
9.3 Z2DL法 (邹氏2倍两极法)———芯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以及在L层与R层之间的2倍两极位移法 (二维两极互置)
9.4 Z3DL法(邹氏3倍两极法)———芯块和棱块在F层与B层之间的、在L层与R层之间的以及在U层与D层之间的3倍两极位移法(三维两极互置)
9.5 Z2TL法 (邹氏2倍三极法)———芯块在U层、F层与L层三者之间的以及在D层、B层与R层三者之间的2倍三极位移法 (2倍三极推移)
10.邹氏阵型魔方 (Z魔方)精选型式图集
后记——致生产经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