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福尔摩斯》(第五辑)不仅呈现了经典的推理过程,还把科学知识融入故事中,情节上亦有极强的代入感,使阅读成为参与分析、判断、推理的解谜过程,小读者在阅读中不仅实现了英雄探险的愿望,更易生发出对知识的渴望。厉河的《大侦探福尔摩斯(21夺命的结晶小学生版)》是其中一本,本集里福尔摩斯不仅凭借一根法式长棍面包从海,滨公园成功救人;更是凭借一堆零碎的数字替被克扣工钱罗拔讨回了公道!想知道他怎么做的嘛?赶紧来阅读本书吧,这里还有他其他更多精彩的故事。
M博士再度现身,福尔摩斯如何凭借一根法式长棍面包从海滨公园成功救人?工人罗拔被克扣工钱,福尔摩斯如何凭借一堆零碎的数字替罗拔讨回公道?一宗看似普通的食物中毒事件竟成了致命的投毒案,背后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三宗奇案,万千感动,尽在厉河的《大侦探福尔摩斯(21夺命的结晶小学生版)》。
第一和第二种情况,都与外力有关,跟月亮扯不上关系。第三种情况与被困的环境有关,与月亮也不沾边。那么,就剩下第四种情况了,溺水与水有关,那么月亮与水有关吗?
福尔摩斯想到这里,突然灵光一闪,大叫道:“我明白了,是水!只有水才会与月亮有关!”
华生被吓了一跳,以为老搭档被逼疯了,没好气地说:“怎么每次遇到难题,你都说与水有关?上次李大猩和我们被困在火车的车厢里,你说水可以照明,结果还真被你猜中了。但这次可不同啊,水又怎么会与月亮有关,你以为是‘水中捞月’吗?”
福尔摩斯并没有理会华生,只是说:“去那边的护栏看看。”
说着,他已走向公园旁靠海边的护栏。华生连忙跟上。
“看!”福尔摩斯指着海面说,“海面离我们现在站着的地面约3米,但防波墙上的青苔显示,涨潮时海水会再升高1米左右。”
“那又怎样?”华生弄不明白。
“潮汐的涨落,不是与月亮有关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华生嚷道:“我明白了!这就是月亮与水的关系!”
“没错!”大侦探兴奋地说,“月亮的引力会令潮水上涨,潮水上涨后,会淹过本来露出海面的地方,如果有人被困在那种地方,就会被上涨的海水淹没,并窒息而死!”
“好厉害!竟然被你想通了。可是,被困的人在哪里呢?”华生往防波墙下面看去,并没有发现什么。
福尔摩斯说:“我们的那个朋友,一定不会被绑在防波墙下面,否则早就被我们发现了。”
“那怎么办?”华生问。
“找出涨潮与囚禁地点的关系,才目信就能找到我们那位朋友被困的位置了。”
涨潮与囚禁地点的关系?又一个难题挡在面前,华生喃喃自语:“涨潮……囚禁地点……涨潮……囚禁地点……”但想来想去也想不通。
福尔摩斯凝视着那逐渐上升的水位,脑子里的齿轮急速运转,他知道不尽快找到答案,那位不知名的朋友就会被潮水淹死。可是,潮水已在眼前,那位朋友被困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长棍面包的提示是“支点”,那么,囚禁地点一定与“支点”有关,只要利用“支点”,应该就能找到囚禁地点了。但“支点”又有什么用?福尔摩斯想到这里,不由得回过头去,海滨公园的那个跷跷板再次映入他的眼帘。
“支点是不是与力学有关?”福尔摩斯问。
“是呀,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那么,只要利用这个力学原理,就可以搬动重物了?” “没错,只要用一块板和一个支点,就能搬动很重的东西。”华生答。
“我明白了!”福尔摩斯大叫一声,向跷跷板奔去。
他把跷跷板从底座上拔去,把整块板拆了下来。
“华生,我们一起把这块石头推到那块巨石旁边,快!”福尔摩斯走到一块高约60厘米的石头旁说。
“为什么?”华生问。
“支点!要利用支点移开那块大石!快!刀
华生见老搭档催得急,就不敢再问,连忙合力把石头向巨石推去。
那块石头很重,但两人利用滚动的方法推,很快就把它推到了巨石旁边。
……
P18-23
有一十很著名的笑话,叫“苏格兰的羊”,内容如下:
一个天文学家、一十物理学家和一个数学家乘火车一起出游。他们看到车窗外有一只黑羊。
天丈学家说:“原来苏格兰的羊是黑色的。”
物理学家说:“在苏格兰有一只羊是黑色的。”
数学家却说:“在苏格兰,至少有一只羊的其中一面是黑色的。”
天文学家以偏概全,看到一只黑羊就以为苏格兰的羊都是黑色的。物理学家小心一点,只敢说他眼前的那只羊是黑色的。数学家更小心,他没有看到其他的羊,而他眼前的那只黑羊,只是其中一面朝着他,所以他就说出了上述的观点。
那么,换了是福尔摩斯的话,他又会怎么说呢?
戒估计,他可能会说:“那真的是一只羊吗?”因为,事事讲究验证的他,不会只凭表面的观察就下结论。如果一定要作出判断,他必定会下车走到羊的身边,检查一下它的真伪。此外,他还会用水为那只羊沈刷一下,以证明黑色不是染上去的。
其实,我们看问题时,也应该持有这种态度,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就马上得出结论。读福尔摩斯的侦探故事,可以培养这种看问题的态度。
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