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亮编著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的多维视角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命名史人手,梳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的命名历程。研究领袖思想与指导思想命名之间的关系,这涉及领袖角色(如政治领袖、精神领袖、大立法者等)和领袖的个人思想、生命阶段、生活履历等因素。其中,尤其要注意分析与指导思想命名相关的个人崇拜、官本位等不良倾向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本书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深入分析执政条件下指导思想命名的特点、功能、形态、生成机制等,特别注意研究执政党指导思想命名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与党和国家形象建设的关系;处理“名”与“实”的辩证关系,对指导思想及其子系统的各种名称适当定位,防止各种名称在概念内涵、外延等方面出现“打架”现象。
指导思想的命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意识形态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党的理论建设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张兴亮编著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的多维视角研究》以“中国其产党指导思想命名”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指导思想命名体系科学化水平为着眼点,从澄清基本概念入手,以命名学方法为统领,梳理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命名史,史论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澄清认识误区,积极回应社会思潮,系统分析指导思想命名中的影响因素和经验教训,探究指导思想命名规律、原则和方法,多维度展现指导思想命名“何以可能”、“以何可能”、“为何可能”、“如何可能”的内在逻辑,为推动指导思想命名体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命名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界定
第一节 指导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一、指导思想的内涵
二、指导思想的外延
第二节 指导思想命名的内涵和外延
一、指导思想命名的内涵
二、指导思想命名的外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的其他内容
一、指导思想的特征
二、指导思想的定位
第三章 命名的时间因素:指导思想变迁的过程
第一节 指导思想变迁的历史回顾
一、马克思主义的命名过程
二、列宁主义的命名过程
三、毛泽东思想的命名过程
四、邓小平理论的命名过程
五、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转型特点
第二节 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时间规律
一、命名的时间跨度
二、命名的时间张力
三、命名的时间成本
四、命名的时间误区
第四章 命名的前提条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
一、怎么看“老祖宗不能丢”
二、如何看待指导思想的一元与多元
三、如何理解指导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一、马克思主义定义更新的必要性
二、定义马克思主义的常见方法
第五章 命名的主体因素:领袖对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影响
第一节 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主体
一、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主体构成
二、领袖的界定和作用
第二节 影响指导思想命名的领袖因素
一、领袖的理论独创性
二、领袖的独特引领性
三、领袖的任职期限性
四、领袖的命名权威性
第三节 领袖与指导思想的关系
一、反思领袖姓名命名指导思想的方式
二、梳理指导思想与领袖文本的关系
第六章 命名的关键节 点: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的关系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
一、两者关系的界定
二、两者关系的溯源
第二节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再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命名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系定位
第七章 命名的反思维度:指导思想的总体性省察
第一节 典型问题的反思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二、如何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定位
第二节 认识误区的澄清
一、理清指导思想命名建设中的误区
二、全面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命名
第八章 命名的方式方法:指导思想命名建设的机制
第一节 指导思想的命名方法
一、指导思想的命名规律
二、指导思想的命名原则
第二节 指导思想的叙述方式
一、指导思想的表述类型
二、指导思想的阐释方法
第三节 指导思想的其他机制
一、指导思想的内容更新机制
二、指导思想的思潮回应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