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研究(对乌克兰危机的理论思考)》以“政治稳定”为研究主线,分析了国家转型中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体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张弘博士的研究是基于国家转型中的政治稳定的一般性理论基础,针对乌克兰的特殊性进行个案分析;既考虑到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社会分化和政治分化可能会引起的政治不稳定,又注意分析制度性机制缺失造成的政治秩序混乱。乌克兰在国家性、政治文化、精英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给国家的政治稳定带来了不同后果。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乌克兰的政治稳定研究上所下的功夫,特别是在国家性、价值观、地缘政治等因素与政治稳定关系,以及西方民主制度缺陷与乌克兰危机的联系方面的研究,在国家转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
《转型国家的政治稳定研究(对乌克兰危机的理论思考)》是对2014年乌克兰危机进行理论分析的学术著作,作者以2014年乌克兰危机为切入点,通过综合运用多层次理论,详细研究各种变量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在国家性、价值观、地缘政治、政治行为体偏好、制度与非制度等内外因素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方面进行研究,剖析了乌克兰所经历的政治危机和国家危机,以及西方民主制度缺陷与乌克兰危机的联系,这在国家转型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
作者张弘以“政治稳定”为研究主线,在研究中坚持基于社会学和经济发展的“硬数据”分析,试图打破西方学界和媒体,以及俄罗斯学界和俄文媒体赋予中国读者的“先验结论”,明辨国外政治稳定理论研究的对象、是非,并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批判、借鉴,既为我国转型政治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丰富的、细致的研究案例,又扩展了这一研究的国际视角,反思了西方民主政治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导言
第一节 乌克兰政治转型的历程
第二节 政治稳定理论的综述
第三节 中国的政治稳定研究
第一章 国家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国家认同是政治秩序稳定的基础
第二节 “文明冲突”与乌克兰的政治稳定
第三节 地区发展差异与乌克兰的政治稳定
第二章 意识形态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乌克兰的政治稳定
第二节 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博弈
第三节 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冲突
第三章 政治制度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宪政制度设计之争:总统制还是议会制
第二节 半总统制与政治稳定
第三节 议会选举制度与政治稳定
第四章 政党政治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乌克兰政党概括
第二节 政党制度设计与政治稳定
第三节 政党体系的变化与政治稳定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变迁与政治稳定
第五章 经济转型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苏联解体造成的经济阵痛
第二节 激进经济转型造成的政治秩序混乱
第三节 私有化和国企租赁与国有资产流失
第四节 经济危机的政治影响
第六章 政治腐败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乌克兰社会转型中的腐败现象
第二节 腐败对乌克兰政治稳定的直接影响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政治参与是政治稳定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乌克兰的政治参与危机
第八章 精英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政治精英与政治稳定
第二节 寡头与政治稳定
第九章 乌克兰政治稳定的国际因素
第一节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俄罗斯对乌克兰政治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思考:乌克兰政治稳定研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一节 西方民主制度为什么在乌克兰失灵
第二节 政治精英是影响乌克兰政治稳定的主导因素
第三节 地缘政治因素是实现乌克兰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