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龙所著的《给我更多的灯(节日趣谈)》是一部优秀的文化散文作品,富含历史底蕴和文化趣味。作者在一篇篇的散文中,深入挖掘了各个中外节日的文化根源,汇集中外多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文化习俗再次交流碰撞,把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与读者分享,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给我更多的灯(节日趣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金海龙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金海龙所著的《给我更多的灯(节日趣谈)》是一部优秀的文化散文作品,富含历史底蕴和文化趣味。作者在一篇篇的散文中,深入挖掘了各个中外节日的文化根源,汇集中外多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文化习俗再次交流碰撞,把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与读者分享,是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内容推荐 金海龙所著的《给我更多的灯(节日趣谈)》收录了作者写的多篇描写世界各地节日的散文。不仅向读者介绍了各种地区节日的来历,有趣的节日风俗等,而且还有许多厚重而深刻的人生感悟。《给我更多的灯(节日趣谈)》文字清新流畅,耐人寻味,仿佛一位平和的智者在将他人生的智慧向你娓娓道来。本书同时也是一本特别适合全家一起阅读的书,既可以给孩子增长知识,又适合成人思索并体味节日背后的深刻含义。 目录 元旦情结 孔子心与庄子气 情人节里情未了 元宵节里的哲学 葬礼的启示 龙不抬头我抬头 “三八”节里的玫瑰 植树节里的树 白色情人节的白与不白 让维权的声音走得更远 实证意识与实证人生 给我更多的灯 春分 水节不水 愚人节里人不愚 子推燕 心境 黑色情人节的黑与不黑 平凡与伟大 善待自己 品读人生 反思日的反思 金钉子 心灵的集结号 谁在为你埋单? 网络情人 端午节里的端午 巴西情人节 毒品离你有多远 灵魂 七夕 逼出来的节日 鬼节不诡 教师节外的感言 赏月 孔子的力量 国家意识 重阳 再话重阳 精确 鬼节有诡 感恩节与感恩文化 没有残疾的人生 圣诞树上的星光 酒的节日 节日的酒 试读章节 元旦情结 我对元旦的感觉,既是模糊的,又是清晰的。 小时候,只知道这一天是新年。父母会在家陪我们,会有一顿好吃的饭菜,甚至会去看上一场电影。但这种喜悦,很快就会湮没在过春节的期盼之中。 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过年。 到那时,我们会有新衣服穿,会收到压岁钱,会有满桌的饭菜,会蹦蹦跳跳地去放鞭炮,尤其留恋的是,到那时我们会放一个很长的假期,再也不会为写不完的作业而发愁。 然而,当我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才发现元旦就像人的青春期,开始是激动人心的,后来是很有压力的,再后来则是多少令我有些沮丧。 记得,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元旦,是在火车站装卸场上度过的。那时领导给这项活动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抢零点”。我们一大帮刚参加工作的学徒工,头顶漫天飘洒的雪花,往车上一个劲地装建筑沙石,人的喊叫声、满身的汗味、铺天盖地的沙尘和远处探射过来的灯光,以及舞动的红旗,令人热血沸腾。那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在元旦午夜饺子开吃之前,比别人多装出一车料来。 这大概是我对元旦开始有的较为清晰的记忆。 在那激情燃烧的年月,元旦是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元旦的零点是革命的、战斗的、胜利的,就预示着全年的每一个起点都是革命的、战斗的和胜利的。置身于此,人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很多人连夜写了决心书、请战书和挑战书,甚至还有人写了入党申请书,要求在“火线”上入党。 转眼,过了而立之年,突然发现元旦带给人的喜悦和幸福已渐渐远去。 因为它的到来,就意味着有加不完的班、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似乎要进行数不清的对各种工作的检查和被检查。尤其是当盘点一年的工作,猛然发现自己还有些许没有达标的事项时,那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不知不觉,元旦成为了我心中的一道坎。一过10 月份立马开始倒计时,可往往还是天不遂愿。即使是快马加鞭,但到元旦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还仍是遗憾重重,不知所措。 原来,元旦是和你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这一年你业绩好了,它就是你的诺曼底,不好了它就是你的滑铁卢。 然而,我的和我们的心情变化并没有对这个节日产生丝毫的影响,它仍然每年如约而至。 一晃,早已过了知天命之年。再审视这个曾经让我激动,又令我备感压力的节日时,突然发现了它是可怕的,甚至可怕得有点恐怖。 因为,它的每一次来临都意味着我生命路程的缩短,它就像一个屠夫,每当这个时候准会不速而来,高举板斧,毫不犹豫地剁去一截你的血肉之躯。 难怪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西班牙人在元旦前夜一定要全家团聚,到午夜12 点时,以教堂钟声为号,争着吃葡萄,每敲一下钟,必须吃下一颗葡萄,而且要连着吃下12 颗。这其中,除了祈求来年一帆风顺,免交厄运之外,是不是颇有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味道呢? 其实,这方面的情殇在我国的元旦文化中也早有端倪:在隋朝的时候,民间就有元旦吃胶牙饧的习俗,胶牙饧即胶牙糖。实际上就是用麦芽和米类混合熬制的一种黏性软糖。 杜公瞻注释的《荆楚岁时记》里,对胶牙的定义是“使其牢固不动”。可见此俗寄托的是对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白居易在《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里也有“春盘先劝胶牙饧”之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习俗早已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到了明清时代,元旦这一天,又盛行吃年糕,又称黏黏糕。它在南方是用糯米而制,在北方则为黏黍而成,二者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字:“黏”。那么,它到底是要黏住什么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至此,元旦在我心中的位置已完全变成另一个样子,原来它是和你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五十岁之前是过一天多一天的资历,五十岁之后是过一天就少一天的路程。 可见,节日还是那个节日,没有变化,而变化了的是我们的心境。 对于这个节日而言,无论我们是陌生还是熟悉,无论是爱还是恨,那都是我们强加给人家的情感。而且,这种“强权政治”将伴随这个节日的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这可能是元旦与其他节日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万事开头难,老大不好当。谁让它把第一和初始全一肩挑了呢。 在公元前5000 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泛滥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的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 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当今开罗城附近的时候,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于是,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便是西方元旦的由来。 而在我们东方,元旦则发源于一个名垂千古的佳话。 传说在四五千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十分受人爱戴。P1-3 序言 岁月的纪念碑 王宏甲 这是一本撰写节日的书。我读之不禁想起威廉·房龙写的《宽容》、华莱士·布劳克威主编的《关键时刻》。前者i不少中国读者比较熟悉。房龙把西方历史上许多因宽容与不宽容而给人间带来福祉或灾难的故事汇为一书,人们读之,即使记不住那些故事,但牢牢记住了:宽容。,这是人类多么需要的品格。后者,很多人可能比较陌生。《关键时刻》汇集了十五位作者介绍的十五位西方历史名人,所选人物从苏格拉底到罗斯福,共同点是只写这些著名人物一生中的“关键时刻”,或者说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人们读之,即使看不到这些人物一生的全貌,但牢牢记住了,人生中的某个关键时刻对一生多么重要。由此也意识到,该如何重视人生的关键时刻如何及时发现或者如何去创造一个关键时刻。 海龙这部作品,集古今中外数十个节日于一书,、探究这些节日的渊源,历史传承,文化风格,民族情感,人文精神。如大家熟悉的端午节,书中《端午节里的端午》篇特别写出,“端”是直的意思,“午”是正的意思。惟“端”才能行得正,也只有行得正,才是人的立身之本。这里面就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午”何以是正的意思?正午的太阳当空照耀着大地万物,不偏不倚,岂不是正吗?常言说的一碗水端平,这个“端”还有公平之意。中国先人纪念屈原,以“端午”这个节日命名,后人吃着粽子的时候想起“端午”的意思,灵魂便接受着一次阳光的洗礼。所以金海龙写道:“端午节里的端午,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坐标,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准则。”我读着书中撰述的一个个节日,感觉能被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立为节日,并且为人们一代代传承的节日,均犹如岁月的纪念碑。 书中写的第一个节日是元旦。起初我想大概这大约是个源于外国的节日吧,读着读着,看到说古埃及人把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这天定为一年的开始,这就是古埃及人的元旦。再读,看到说舜帝时人们已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那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之日,称“元旦”或“元正”。这才想起,啊,这个节日,其实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民族创立的节日。 天文学是人类最早的科学之一。世界上所有古老的国家最初都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周期来定历法的,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明显,易于发现。根据这发现,人们把29天或30天定为一个月圆月缺的周期,这就叫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如此一年只有354天会多出约11天,如此10多年就会出现6月下雪、12月穿单衫的怪气候,农耕也无法准确掌握播种时间。改变这种历法就是农耕民族必须的要务。中国最古老的书是《尚书》,书中首篇是《尧典》,《尧典》里就有尧帝派掌管天文的官员去观测太阳运行来定节气的技术,这种历法就是太阳历了。这种根据太阳的运行来制历的方法始于尧帝时期,舜帝时选择一年开始的第一天祭祀天地和尧帝,以这天为元旦,便可以理解了。 中国历法之独特在于,自上古以来就是阴阳合历,陆续制定的二十四节气为中国所独创。由于阴历仍存,所以中国人过年还有—个节日,即春节。这是本书写的第二个节日,篇名则是《孔子心与庄子气》。我读着书中一篇篇文章时不禁暗想:作者怎能从节日里写出这多气象来!应该说,这便是本书特征之一。 全书便是这样,随着日月的运行,依次写出分布在全年的中外节日。它们有的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有的源于宗教信仰,有的源于祖先的生产活动,有的是纪念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或任务,还有的是为了培育感恩的心,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每个节都有其来历,每个节都寄托着人们的情思和感念,每个节都能给现实中的人以激励。 海龙以海纳百川的文化情怀,通过节日的坐标绘制出一种海阔天空的历史文化图谱。因汇集中外多民族的节日,不同的文化习俗再次交流碰撞,更使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节日五彩纷呈。凝聚其中的很多历史故事多是不同凡响,或励志或启人心智的。作者又通过节日的文化脉动,把自己的识见、情思融人其中,将历史叙事、历史考辨和文化批评冶于一炉。 从文体说,一篇篇自由流畅地写来,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似文化随笔,统一于一个构思一个主题,则是一部有历史底蕴、审美意蕴和哲思的文化散文著述。全书凡51篇,最后一篇《节日的酒》,我读之犹见一篇蕴含隐喻的精妙后记,提示我们每个节日都犹如一坛坛酝酿千秋百代的老酒,具有值得仔细品尝的无限滋味。 海龙是国有特大型企业的一名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将他的阅读、思索、心得沉浸于斯,以开发素质,端正追求,开拓胸怀,并熏陶家人,亦有与世人共享之益,殊为可贵。海龙托我为之序,便写下以上读感。 是为序。 2013年6月29日 北京 (王宏甲,系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