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中国教育大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唐澜波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张伯苓,我国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建人、校长,也是西南联合大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为了教育事业,张伯苓历尽艰辛,矢志不渝。他从传授“新学”的家馆开始,一步步办起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周恩来总理是他的学生。

唐澜波主编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从张伯苓投身教育、创办南开、确立南开精神入手,以不大篇幅全面概括了张伯苓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本书尤其对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及爱国情怀作了重点讲述。本书语言通俗,故事性强,尤其适合中小学生及教育界人士阅读。

内容推荐

唐澜波主编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是《中国教育大家》丛书之一。本套丛书所选的五位教育家,他们或启人心智,传授仁义于四海,成为万世师表;或参加革命,拯救万民,而后投身教育的改革,打破长久以来的僵滞教学模式;或亲近民众,独创融入群众的教育组织,为最底层的学子提供教育;或穷尽一生努力办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表现出一个真正教育家的高风亮节;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代师尊。

《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从张伯苓投身教育、创办南开、确立南开精神入手,以不大篇幅全面概括了张伯苓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本书尤其对张伯苓的办学理念及爱国情怀作了重点讲述。

目录

一、投身教育

1.坎坷身世

2.投身教育

二、创办南开

1.严氏家馆

2.南开中学

3.南开大学

4.炮轰南开

5.重庆南开

6.长沙“临大”

7.西南联大

8.光复南开

9.重归故国

10.颐养天年

三、潜心治校

1.为钱奔波

2.修身教育

3.关爱学生

4.带头戒烟

四、革新教育

1.“轮回”风波

2.以“土货”代替“洋货”

3.德育为先

4.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5.玩中学,学中玩

6.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7.发展体育

五、爱国教育家

1.爱国教育

2.读书救国,二者兼顾

3.勿忘国耻

4.国共合作的纽带

5.心系学校至死不离

附录 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

试读章节

1.坎坷身世

张伯苓祖籍原是山东,家人以在运河上贩运粮油杂货为生,后来为了做生意方便,于清朝初年举家迁来天津,在靠近运河口岸的河东,开了一家店铺。在张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当年祖先在天津河东的一块荒地上,见到一只猫和一条蛇在搏斗,认为这是“龙虎斗”,此地是块宝地,便将它买下,在这里建起了家园。店铺叫“协兴号”,取“协力同兴”之意。协兴号养有几条楠木船,在运河上航运货物,往来于南北各地。这样经过几代人的辛勤经营,买卖越做越大,家境也逐渐殷实起来。

张家的产业也就一代代地传了下来,等传到张伯苓的父亲张久庵这一辈时,家境已经开始慢慢走下坡路了。张久庵是个独生子,自幼备受宠爱,从不把功名放在眼里。他博学多才,趣味广泛,喜欢骑马射箭,尤其酷爱音乐,弹拉吹打,样样精通,最擅弹琵琶,久而久之得了个绰号叫“琵琶张”。每天晚上他都要弹几段,否则就睡不好觉。冬天的夜晚,天气寒冷,家里人将棉被挖两个洞,张久庵坐在热炕上围着被子,从“洞”口伸出两只手来弹琵琶。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张久庵显然不适宜于经商,所以由祖辈经营并兴旺起来的“协兴号”,就在他手中倒闭了。

1876年清明节,和风吹绿了大地,自然界生机勃勃,一个小男婴伴随着春天的到来降临张家。张久庵这个时候已经43岁,他的原配夫人胡氏很早便病故,所生子女也都没有活下来。后来他又娶了杨氏,两个人都想要个孩子,于是到处烧香拜佛,祈求上天赐给他们一个孩子。邻居家有两个男孩,一个叫“大柱”,一个叫“二柱”。在当地的方言里,“柱”的意思是稳稳当当、平平安安,也就是图个长命百岁的吉利意思。那小哥俩长得虎头虎脑,活泼可爱,张久庵夫妇十分喜欢这两个孩子,待他们如同自己的子女。为了让未来的儿女们能够顺顺利利地成长,杨夫人特地到娘娘宫,在送子观音前虔诚地抱回一个泥娃娃,让它随大柱、二柱的顺序排下来,叫“三柱”,盼能招来一群弟妹。

似乎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上苍,不久杨夫人怀孕,生下一个女儿。夫妇俩万分感激神灵的恩赐,让女儿排行第四,取乳名“四柱”。不过张家夫妇的心愿显然还没满足,他们盼望再有一个儿子。今天终于得了个又健壮又漂亮的男婴,真是喜从天降,全家人乐得合不拢口。张久庵兴致勃勃地给儿子取名寿春,字伯苓,按家中老传统排行第五,乳名为“五柱”。后来,张家夫妇又有了几个孩子,其中最小的一个乳名叫作“九柱”,也就是后来和张伯苓一起办学的张彭春。

张伯苓自幼聪明过人,父亲很早就教他读书识字。尽管张久庵安于清贫,但他看着儿女们跟自己一块过穷苦日子,看着妻子辛辛苦苦为别人做针线活,心中很不是滋味,不免产生内疚之感,他决心对子女严加教育,让他们学有专长,将来好在社会上有个立足之地。

2.投身教育

张伯苓六岁时人私塾读书。当时,富裕的家庭都自己在家里开设学堂,请老师到家里来给子女们上课。张伯苓由于家道中落,只得到同族人的家馆中借读。不久,这个家馆告停,张伯苓失学后被父亲安排进入一义塾学习。义塾,在当时是专收贫穷子弟入学的场所,由好心人资助设立,仅收少量学费,而且每天还会给每个入学儿童提供一日三餐及少量笔墨纸张。张伯苓虽承受着当时的白眼和讥讽,仍坚持每天进义塾学习。他白天在义塾里念《三字经》、《千字文》,放学回家后,其父再辅以教导和讲解,督促甚严。

小小年纪的张伯苓,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非常刻苦,学业成绩优异,这使得父亲欣喜万分。可是家境的衰落让张家连供张伯苓继续读书的钱都很难支付得起,想要继续深造的张伯苓只得另寻出路。

北洋大臣李鸿章于清朝同治年间在天津创办了一所北洋水师学堂。清政府为了多招学生,不但免收学费,而且管吃管穿管住,每月还发给零用钱白银四两五钱,这对家境贫寒的张伯苓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13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堂设有驾驶和管轮两个班,年龄小、成绩好的学生才能学驾驶。张伯苓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所以被分到驾驶班。北洋水师学堂的总负责人是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课程设有英语、物理、数学、化学、天文、国文和体育。张伯苓是学堂里品学兼优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喜欢他,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张小辫”。他不但功课好,体育成绩也是全班第一。他最善于爬桅杆,爬得又快又好。张伯苓年纪虽小,志气却很大,他对帝国主义列强屡次欺负中国十分愤慨,早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一定要为贫弱的祖国出力。

按照当时北洋水师学堂的规定,驾驶班的学生在完成正常的四年学业之后,还要在船上实习一年,实习之后还要到训练场去学习枪炮的操作,所有课程都学完之后,有一个总考核,考核通过后才能登上兵船。

P1-4

序言

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的确,从广义上讲,教育活动每时每刻都和我们相随,其教育成果恩惠于你我每一个人。而狭义上的教育则特指我们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狭义的教育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最好来源,所以,我们习惯上把狭义教育称作教育。

教育活动需要有好的老师。自人类有教育以来,人们取得的荣誉和成就,当首先归功于教书育人的伟大的教师。《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工作是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成功的教育培育一代代英才,而愚昧落后的教育方式,只能误人子弟,培养出庸才来。正是这个原因,无数教育者无私奉献,探索最好的教育方式,甘为孺子牛般默默无闻地为学生奉献着一切。

教育的成功有着超远的意义,古代中华文明的崛起和兴盛更是离不开诸多先贤的教育努力。相传孔子弟子三千,名者七十二,《论语》就是其教诲弟子的传世教育经典佳作;庄子、墨子、孟子等莫不是弟子众多,传世著作则收藏着他们辉煌灿烂的教育思想。圣贤们言传身教,推动着中华文明之花绚烂绽放。近代的教育家更是毫不逊色于先贤,他们在动荡的时局中把对祖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振兴的重任扛在肩头,倾尽心力教书育人,启发亿万学子的爱国热情,直接推动了中华民族抵御侵略和独裁的伟大斗争,他们是近代史上最为值得尊敬的导师!

本套丛书所选的五位教育家,他们或启人心智,传授仁义于四海,成为万世师表;或参加革命,拯救万民,而后投身教育的改革,打破长久以来的僵滞教学模式;或亲近民众,独创融入群众的教育组织,为最底层的学子提供教育;或穷尽一生努力办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表现出一个真正教育家的高风亮节;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代师尊。这些人已经被历史铭记,成为后来为师者敬重的榜样。他们的坎坷经历、教育思想以及取得的成就,给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以启迪。走进他们的世界,让我们读懂了教育家的精髓:奉献于教育,痴迷于教育,坚守于教育,创造于教育!有了这些元素,教育家才有底气,有灵气,有勇气,有智慧。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读懂了:教育家,犹如教育原野里葱茏繁茂的大树,她的根,应该始终扎在校园生活的沃土里;她的枝叶,应该始终庇荫着学生心灵的天空。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知道了对于“中国迫切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这个问题,我们寻求到了答案……我们迫切需要的是他们的这种精神,教育家的献身精神。这样的教育家多了,我们才可以真正改变中国的教育面貌!

诚然,中国的杰出教育者绝非仅此五位,但这五位教育家各具特色,用各自的方式在中国的教育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读者朋友们不仅能从这些教育大家身上学到各种先进的教育方法,更能从他们的经历中收获人生的大智慧。能够有机会通过文字的形式,聆听大师的声音,提升自己的心灵。这也是我们出版本套丛书的目的之所在。

本套丛书虽然倾注了作者的一腔热情,但难免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朋友在阅读之余,能够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