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巴黎往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符晓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符晓编著的《巴黎往事》是一本关于文学、艺术和旅行的书,提供了表述巴黎的新范式。

本书以巴黎为中心建构出一个小型艺术史地图,其中既囊括了与巴黎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文化、艺术、历史、社会等内容,又以灵动活泼的文字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达芬奇、弗朗索瓦一世、拿破仑、巴尔扎克、雨果、罗丹、莫奈、雷诺阿、梵高、肖邦、萨特、巴赞、特吕弗和杜尚等人的诸多往事。

本书既是一本了解法国艺术史的手边书,又是一本去巴黎旅行的小手册。

内容推荐

《巴黎往事》是作者符晓留学法国期间的一本随笔集。作者尝试以巴黎为中心建构出一个法国社会史和艺术史地图,囊括了与巴黎及周边地区相关的文化、艺术、历史、社会等内容,既涉及古,又涵盖今,更以灵动活泼的文字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对一些历史上的人事,作者更是满怀深情。总而言之,本书对理解法国历史尤其是艺术史有很大帮助,是一本了解法国艺术史和社会史的普及读本。

目录

蒙娜丽莎

百科全书、咖啡和爱情

日出·印象

法兰西的荣光

午夜巴黎

两个雷诺阿

海明威来到圣米歇尔

电影的故事

永远

旧制度与大革命

拿破仑加冕

雨果先生遗事

凡尔赛宫的主人

拿破仑的遗产

赛纳河上的两个小岛

吉维尼

毕宏宅邸及花园

十年

蒙马特高地

莎士比亚书店

德拉克洛瓦

肖邦的爱情

回到中世纪

萨特及其身边人

杜尚:三十岁之前

巴黎的重生

名画落难记

时尚的起源

另一个巴黎

巴黎,永远没个完

后记

试读章节

蒙娜丽莎

昂布瓦斯,是法国西北部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镇,屋檐错落,街巷深深。一条大河将小镇一分为三,河水蜿蜒西向,仿佛昂布瓦斯几百年间逝去的时光。这河就是卢瓦河,法兰西第一长河。

距离昂布瓦斯两千公里之外,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在夕阳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像是半岛上的一颗宝石。

那是1502年的佛罗伦萨。大画家达芬奇已经是半百之年,他之前的业绩足以使他当之无愧成为著名的画家:那时候他就已经创作完成了第一幅《岩间圣母》和《最后的晚餐》。当然,他更是个博学多才者:雕塑家、音乐家、数学家、建筑家……他甚至是个驯马师,人们想象不到一个人怎么能了解那么多知识、掌握那么多本领,但达芬奇确实做到了。两年前列奥纳多回到了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官方职业是一名建筑师,负责军事建筑,早出晚归,看似普通的生活却谱出了达芬奇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因为就在1502年的佛罗伦萨,达芬奇开始创作《蒙娜丽莎》。

从那时起,《蒙娜丽莎》就是谜之种种。

想了解达芬奇和《蒙娜丽莎》最初的模样,不如去读读乔尔乔·瓦萨里的《艺苑名人传》,这位同样生活在16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是时间上距离达芬奇最近的人,是第一个为达芬奇作传者,所以人们往往愿意相信他。据瓦萨里的记载,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富商弗朗西斯科·戴尔·吉奥亢多的娇妻,美丽动人,达芬奇为了让她保持愉悦的状态,请来乐师、歌手和小丑为她表演,即使历时四年也没有完成这幅只有四平方英尺画作的全部。然而就是这幅未完成的《蒙娜丽莎》,也得到了瓦萨里的盛赞:从眼睛到鼻子,从睫毛到嘴角,无不刻画得细致入微又栩栩如生,甚至能从夫人喉头的凹陷之处感受到脉搏的跳动,总之是一件让最大胆的艺术家也深陷绝望的作品。这可以说是人们了解《蒙娜丽莎》的最早资料。然而,岁月沧桑,随着瓦萨里的《达芬奇传》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开始不相信,不相信文艺复兴画家的故事竟至如此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不相信商人的妻子成为艺术大师的模特之后不为人知,不相信达芬奇画就这样一幅旷世杰作却没留下只言片语,这些“不相信”让《蒙娜丽莎》500年间成为“说不尽的”《蒙娜丽莎》。如今,已经没有人真正知道蒙娜丽莎姓甚名谁,有人说她确实是富商夫人丽莎·焦孔多,也有人说她是米兰的大公夫人,甚至有人说她就是达芬奇自己,抛下这些历史学家的事情不说,仅仅绘画本身就足以让人们:津津乐道。

就在达芬奇完成《蒙娜丽莎》十年之后,一位被称作“骑士王”的法国君主将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占为己有。这位一生好战而又屡战屡败的弗朗索瓦一世即使在国王之列也是一位佼佼者,二十一岁就在兰斯大教堂举行了加冕礼,是法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领袖之一一并不是因为法国人景仰他发起的一次又一次战争,而是因为他凭借一己之力成为艺术的庇护者。小弗朗索瓦的童年正赶上查理八世和路易十二对意大利发动战争的年代,那时候意大利的文化就已经通过战争来到了法国,小弗朗索瓦也深受影响。后来,当他的铁骑踏进亚平宁半岛,弗朗索瓦一世简直被传说中意大利的文化和艺术震撼了。于是他发誓要把璀璨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带回法兰西,就这样,他带回了米开朗基罗的《垂死的奴隶》,带回了拉斐尔《美丽的园丁》,最重要的是,他同时带回了达芬奇,当然,还有《蒙娜丽莎》。那一年,达芬奇已经六十四岁,而弗朗索瓦一世只有二十二岁。

P1-4

序言

我父亲是个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但没有考上大学,自己拜师学了建筑,以此谋生,直到现在。父亲是个小富即安的人,所以我们算不上富贵人家,勉强维持生活罢了。我母亲是个村支书的女儿,她出生的那个小村庄至今仍是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母亲同样没考上大学,做了几年乡村民办教师后,专职在家相夫教子,说起来,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像天底下所有的父母亲一样,他们教给我很多人生的道理,遗憾的是,唯独没有教给我如何读书。

并不是说,他们觉得读书不好,而是他们认为读书无趣。或者说,他们对文字不感兴趣。

我却并不如此。我从小就迷恋传统,通过小人儿书,我知道了什么是《三国演义》《隋唐英雄传》和《封神榜》,也知道了什么是《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和《董存瑞》,那时候觉得这就是世界的全部。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没有小人儿的书也可以称作书,而且其中的故事远比小人儿书丰富得多,心里实在是高兴极了。当我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捧在手里的时候,我发现,我有点儿长大了,同时也发现,世界之外,还有世界。十几年前的读书生活,现在基本上已经忘却了,甚至不记得自己那时候究竟读过哪些书,《红岩》《地球的红飘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茶花女》《少年维特的烦恼》,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吧,事实上并没有必要回忆这么多。但终生不忘的是,我也是偷偷看完《红楼梦》和《红与黑》的。那真是一个青涩而又叛逆的时代。

后来,文学接受了我,允许我每天在图书馆里读书,读文学经典。那时候,我时断时续,读了鲁迅、周作人、老舍、巴金和张爱玲,读了余华、莫言、苏童、张承志和陈忠实,读了荷马史诗、雨果、巴尔扎克、卡夫卡和帕慕克。渐渐地,我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只读过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海明威和三岛由纪夫,他只是一个文学青年而已,而钻进卡尔维诺的世界里去寻找一直生活在树上的那位男爵,文学的道路,才刚刚开始。尤其是读了《晚唐钟声》和《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两本研究性著作之后——那是我从事文学和美学研究的两本启蒙书,越发理解了什么才是文学的精魂:文学并不是伏尔塔瓦河边一个小孩子放飞一只气球那般简单的事情。

因为对书中的句子和思想太过欣赏,我开始想,我也应该写点什么。一方面,我愿意走进用文字建构形象的那种感觉,虽然我知道即使写出一个简单的场景也非常困难,哪怕是一滴水从中国南方的某个屋檐下滴落:我也知道,“说有个漂亮得不像良家妇女的姑娘,装扮得神仙似的,穿着一双毫无灰土的薄底呢靴,像鳗鱼一样从街上一直溜进厨房,问高里奥先生的房间在哪儿”(《高老头》,傅雷译),这样的句子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写出。但我还是想试试。另一方面,我相信,文字,可以让岁月永恒,所以很多人说,需用艺术雕刻时光。人们的思想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驶飘忽不定,有时候像天使,有时候像幽灵,而事实上,某个历史时间中的某种思想,无论是森林还是草原,无论是河流还是湖泊,都需要留存下记忆。诚如泰戈尔所言,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想,如果文字能记录出一点思想或是一段年华,何乐而不为?

机缘巧合,巴黎给了我这样一段永恒的旧时光。

初到巴黎,这座繁华之都给我的印象和脑海中一次又一次想象的并不一样,穿过北部治安堪忧的九十三省圣丹尼地区,泛溢在我心底的是无边的恐惧和寂寥,关于语言和肤色,关于城市莫名的安静,还有在这里将要发生的所有未知。我和妻子选择蛰居在十六区一个叫Exelmans的小旅馆中,度过了在巴黎最初的几个日升日落,或者还有几场秋雨,并准备开始接受这一切。即便这样,我仍旧在狭窄的房间中,尝试着翻译了法国思想家阿兰·巴迪欧的《艺术与哲学》,然后每天走下旋转楼梯,和看门人打一声招呼,寻找梧桐树下的巴黎。

梧桐的叶子,一天一天落下。我发现,雨果笔下的巴黎,并不是我见到的这个巴黎,明信片上印着铁塔的巴黎,也不是我见到的这个巴黎。那些巴黎都太过简单了。我所见到的巴黎,街头巷尾都写着故事,连空气中都满是艺术的气息,久而久之,我竟仿佛忘掉了圣丹尼,开始融入到这个烟花相依的世界。我愿意了解一切与历史和艺术相关的风物,在卢浮宫,在凡尔赛,在圣母院,在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

没有必要倾诉太多我对巴黎充满感情的原因,这本小书就是最好的注脚和证明。虽然这些文字看上去略显无知,但是之于我本人却是一曲唱不完的咏叹调。当然,这虽说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却并不意味着,这本小书不需要别人阅读。作为作者,我真心希望书中那些关于巴黎的往事,能在读者心上留下一抹哪怕浅浅的印痕。如果各位能再慷慨一点,说这本书至少不是一本坏书,我就心满意足了。

其实,写完这本小书的那一刻,我心静如水,未见一波涟漪。我深知,这只是年少时的一场梦而已,后面还有几十年的长路要走。何况,这一时刻的巴黎,已经距我很遥远了,只会出现在我和妻子的回忆中。如今,在寓所里,我和妻子过着平静而闲适的生活,读书,写作。倘若累了,就坐下来,喝一杯清茶,聊俗情冷暖,聊莽苍世道。

而窗外,是姹紫嫣红,大干世界。

后记

逢着这本小书行将出版的时候,人在巴黎所经历的那些旧事已然遥遥,想起来,距我和妻子离开戴高乐机场的那个还能看见夕阳的傍晚,又隔了一个春夏,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时光匆匆,而又匆匆,带着回忆,也只有回忆。

小时候,我常常做梦,梦想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位作家,虽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究竟是长句子更美还是短句子更美。如今,即使已经写出来的这些稚嫩文字,我也是在学着别人的样子,亦步亦趋。

感谢孙放栋、何少华在异国他乡给予的诸多帮助,怀念和他们一起旅行和聊天的日子。感谢田贺、曾筱琪伉俪为这本小书出版所做的一切。感谢施萍编辑,她对本书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感动。

感谢我的妻子。想对她说的话很多,都藏在心底。

符晓

二〇一五年七月于长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