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社会运动较发达的国家,而社会运动是美国左翼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由吕庆广所著的《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一书涉及众多社会运动,有些社会运动在国内学术界几乎还少有研究者关注,如70年代美国废除监狱运动就是例子,希望本书的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功效,对70年代以来美国各种新社会运动开展高水平的深入研究,从而推动美国左翼研究迈向新阶段。
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是美国政治文化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战后美国社会发展和政治生态演进的重要推动力。由吕庆广所著的《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系列/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一书通过对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维度的考察,全景式地勾勒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左翼力量发展的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集中关注的政治文化诉求与主题。全书在肯定左翼政治文化在美国社会历史中的原生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战后左翼政治文化浪潮迭起的原因,揭示了“60年代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分别对左翼的新社会运动理念及其激进政治实践、文化政治战略、后现代理论、反全球化运动以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左翼批判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书最后对左翼目前的重建努力进行了述评,指出美国左派虽然命运多舛,影响日衰,但其前景依旧是挑战与希望并存。
导论
一 左翼概念界定与美国左翼分类
二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三 美国左翼政治文化研究现状
四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美国文化传统与左翼政治文化源流
一 美国主流文化特性及其社会历史功能
二 美国左翼政治文化的历史流变与特性
三 主流文化与左翼政治文化传统的缔造
第二章 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的崛起
一 战后美国社会变迁与冷战背景
二 “老左派”政治文化兴衰的影响
三 “新左派”的崛起及其组织分析
四 后“新左派”政治文化的兴盛
第三章 批判与超越:“60年代精神”及其主流化
一 病态社会论:对现代性社会的激进诊断
二 天下为己任:锐意改革与社会变革精神
三 异托邦激情:参与民主与田园社会理想
四 个人即政治:“60年代精神”的主流化
第四章 底层社会变革:70年代的激进政治实验
一 新左派的历史观与底层力量的被发现
二 争取新社会运动:预示政治的理论与实践
三 废除监狱运动:保守主义时代的激进冒险
四 国内非殖民化运动:对美国主权的挑战
五 20世纪70年代激进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主义:左翼的文化政治
一 美国历史视野中的主流文化霸权
二 作为文化政治要津的多元文化主义
三 作为左翼新社会建设指南的承认政治
四 多元文化主义与反多元文化主义论争
五 多元文化主义的兴盛与左翼的困境
第六章 晚期资本主义:左翼的后现代文化透视
一 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与建设性取向
二 晚期马克思主义与凯尔纳的后现代观
三 詹姆逊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四 现代性危机与后现代社会治理方案
第七章 控诉帝国:美国左翼反全球化的理论与策略
一 全球化浪潮与新自由主义的弥漫
二 美国文化左派的反全球化理论
三 左翼反全球化运动的策略与实践
四 美国左翼反全球化运动的是与非
第八章 霸权与国家恐怖主义:左翼对美国对外政策的解读
一 学术左翼对战前美国对外政策史的解读
二 冷战时代左翼视野中的美国对外政策
三 乔姆斯基对美国国际干涉行为的解析
四 冷战后时代左翼视野中的美国对外政策
第九章 绝境重生:左翼的重建与面向未来的探索
一 冷战后时代左翼的困境与机遇
二 左翼组织与左翼政治的重建思路
三 左翼学者面向未来的理论探索
四 有关具体政策领域的激进想象
余论:左翼如何改变了战后美国?
一 战后美国左翼政治文化的核心话语
二 左翼政治文化与战后美国社会变革
三 美国左翼面临的挑战及其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