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年前,不可穷其极的宇宙訇的一声爆炸开来,不断膨胀,形成了无数的星系。在漫长的衍变过程中,浩瀚的太空出现了一颗表面覆盖着百分之七十海洋的蓝色星球。在这美丽的星球上,适度的大气压,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孕育出形态各异的生命体。它们不断进化,最终出现了自命不凡的人类。他们油头粉面、衣冠楚楚,貌似文明,却包藏着一颗贪得无厌的心,贪婪地攫取地球资源,任意挤占、破坏所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自从他们走出蒙昧,步入野蛮时代,便开始了无休止的厮杀;当他们进入文明时代后,便一刻也没有停息毁灭他们自身的战火。他们目光短浅,根据地域、文化、宗教和种族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利益团体,故意挑衅,肆意倾轧,制造血案,目不忍睹;他们的领袖像一匹头狼,站在大雅之堂敢于面对七十亿人,脸不红、心不跳,大言不惭地执意宣布别国的领土属于自己;他们号称最文明的国家,却拥有。。。、数量最多的杀人武器。即使他们信仰一致,属于同一个民族或国家,却往往钩心斗角,被那些游手好闲,野心勃勃专吃政治饭的人煽动结党,啸聚成势,蓄意寻隙,恣意攻击杀戮,最终使自己的祖国被瓜分豆剖,一个个沦为炮灰,成为民族或国家的千古罪人。他们欲火中烧,贪财好色,灵魂扭曲,人性泯灭,机关算尽,却弄巧成拙……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它的车辙按自身的规律轧向了二十世纪。
一九二二年八月中旬,天公不作美,三边地区一连几天雾气弥漫,使人窒息。贺擎天闲在家里,闷得发慌。二十八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好动,喜欢没事找事。闷了几天,浑身的劲裹挟在肌肤里没个使处,他感到血液在八尺身高、四尺腰围的躯体里乱窜,周身发胀,遍体奇痒,焦躁难耐。
好在中秋节后的第1天,天气转晴。薄雾在晨风的微拂下轻盈荡开,大地渐渐从晨霭的笼罩中苏醒过来,棉絮般的白云、烟雾般的黑云在海一样的天空争先恐后地浮游,太阳从乌云的黑幕中跃出了地平线,在一块硕大的积雨云的边缘喷薄出七色的彩霞,把光明洒向了大地。贺擎天拄着铁拐,迈着年轻人显摆的方步,大摇大摆地走在乡间小路上,郁结的心情似有释怀,但想去统万城的冲动却愈为炽烈。
贺擎天祖上就住在金鸡沙村。明代,为躲避蒙古骑兵袭扰,遵皇命南迁绥德。后来,清王朝日益强大,蒙古高原再度回归,纳入大清王朝的版图。随着官方大量放垦长城内外的土地,贺家才得以寻根来此。金鸡沙村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百余户移民散落在红柳河东岸的冲积平原上,半农半牧,过着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时下,贺擎天任村长。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埃及文明,无定河同草山梁的洪水同样养育了河套人,留下了河套人遗址,唱出了优美的信天游。也正是这一片片一岁一枯荣的草原培育出肥沃的黑土地,一块块的水漫滩地、沼泽地、下湿地、涧地,一座座连绵的黄土山,养育了陕北人,孕育出了陕北文化。
红透的高粱、熟黄的糜子、金灿灿的谷子、花花白白的玉米、低头的向日葵把红柳河两岸装点得五颜六色。成群结队的小虫子嗡嗡地飞来飞去,在晨风里到处乱闯。果园里,累累的果实将不堪重负的枝条拖曳坠地;鸟雀肆无忌惮的喧嚣使得静谧的原野充满野性的活力;昂首挺胸、红冠绿尾的大芦花公鸡,咕咕地叫着引领一群母鸡,还有小鸡捕食着昆虫,它们从满地落果间漫步而过,对熟透了的果子视而不见。贺擎天满腹心事,走在田间小路上。晨风的舒适惬意,丰收的喜悦,国难深重的愁苦混杂在一起,浮现在他的脸上,使他的脸色阴晴不定。
在北洋政府统治下,中国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民党为荡朽涤污,一统江山,建立民主自由富强的中国而实施北伐。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团体均持不同的政治主张。冯玉祥刚刚入陕,陕西在西北军的弹压下局势稍微平缓,西北局势要好于东部,或许有几年太平的日子可过!贺村长仔细盘算着国内局势,心里嘀咕着,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河汊。
这是一个避风的汊湾,淤泥在汊口沉积,留驻了一潭清水,一簇簇芦苇、蒲草蓬勃健硕地生长着,时而有鱼跃出水面旋起朵朵浪花,涟漪相互交错着散漫开来,闪着碎金子般的亮光一直荡漾远去。水边茂盛的红柳与芦苇间杂,密密麻麻,分辨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岸。两侧的黄土坡上,榆树如盖,杨树挺拔,柳树蓬勃茂盛,槐树风骨铮铮,零星点缀,高低参差,错落有致。也许是近水的缘故,树叶湿漉漉的,油绿发黑。微风轻拂,枝叶翻飞,簌簌作响,散射着点点亮光,十分耀眼,充满蓊蔚洇润之气。苍鹭、灰鹤、鸬鹚、鸳鸯、野鸭子、红嘴
鸥、遗鸥、白天鹅、大雁等群鸟或空中盘旋,或金鸡独立,或浅水漫步,或水中泅渡。灰菜、扫帚菜、黄花蒿、艾叶、针茅、刺儿菜、冰草、大油芒、白羊草等漫坡的杂草,苍苍茫茫,郁郁葱葱,有的高过人头,风吹草低也难见牛羊了。远处崖畔上丛丛枸杞,黄土圪塄上簇簇麻黄,在浓浓的绿意中绽出了殷红和青黄。崖壁上野生的木瓜树垂下硕大的绿球。背坬坬里山丹丹更是无处不在,红艳艳的沾满露水,仿佛刚刚出浴的少女。
茂密的草丛间,人走得多了硬是踩出了一条路,河岸在反复的践踏中形成了一小块空地。河边蹲着一个瘦小的人,黑不溜秋的,头探向芦苇的空隙,一动不动地专心钓鱼;一条大黑狗警觉地蹲在他身旁履行着守护的职责,装好火药和石子的土制猎枪斜倚在旁边的树下。好在狼知道这个河汊属于人类的领地,不敢轻易靠近。一看大黑狗,贺村长就知道钓者是村里老少均称之为崔二爷的中年男人。崔二爷专心致志,全然不知有人靠近,贺村长便打起了“坏主意”,他敛声屏气蹑手蹑脚地走向崔二爷,大黑狗也摇着尾巴默默配合着。贺村长轻巧地走到崔二爷背后大喊:“呔!”崔二爷一个冷战,“倏”地站起来,大黑狗也被吓得“汪”地叫了声,一蹦而起。崔二爷猛回头,松了一口气,抖着蓬松凌乱的头发,埋怨地笑着说:“好?你个和尚村长,吓我一大跳!”话音刚落,崔二爷上火皲裂的嘴唇渗出了鲜血,他用布满老茧的黑手捂住了嘴,惹得贺村长前仰后合地笑着,崔二爷也僵着半开的嘴附和地苦笑着。
三边地区地处北纬四十度附近,北部风沙滩区海拔一千三百米左右,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昼夜温差大,八月已是秋高气爽、凉风飕飕,正是“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季节。旧得发黑的白羊皮皮袄和黑山羊皮裤裹着崔二爷瘦小干扁的身体,草鞋勒着布满老茧的瘦脚,被风扫成黑红的瘦脸,汗水污垢,痕迹斑驳,泥塑一般没有生机,只有深陷的两只骨碌碌灵活转动的眼珠流露出他为人的精明。
P1-3
但凡聪明之人著书皆傍名家为序跋,我固钝拙,终生难入世俗潮流之列,为彰故事情节及创作意图,聊以自序,以飨读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毕业于延安大学,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思治国安民之策,在生态、经济、政治、民生、文化、文学理论等方面均有论文发表。其中多篇发表于相关领域的核心期刊,并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知网、维普网;有些领域的粗浅论断被人推崇,个别人不吝誉美之词,尊称鄙人为新理论创始人;多个理论观点被称超前,与中国改革大计不谋而合,在改革实践中逐步得到检验和实证。但由于人微言轻,很多理论成果被束之高阁。
在理论研究的彷徨之中,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个真实的守财奴的故事。在朋友的撺掇下,我便重操汉语言文学旧业,写起了小说。起初塑造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写成了短篇;可难抒胸臆,又受内容及材料选取的驱动,遂扩展成中篇;谁知中篇亦无法放飞思想的鸟儿,便写成了长篇。
《寻梦统万城》即将付梓成书,惴惴然走向读者,反战思想是其主旨之一。小说以主人公刘四牛商海沉浮为线索,运用纪实文学的笔法,通过众多人物在不同场景中的沉浮得失、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形象地展示了一九三八年以来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社会制度的变迁给劳苦大众带来的各种影响。刘四牛是个天才商人,视财如命,心系经贸,既工于心计又吃苦耐劳,但社会的动荡和制度的变迁,将他的梦一次次击得粉碎。小说借刘四牛的悲剧揭示战争和社会制度的异变对人性的摧残,用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唤醒政治家的良知,以冀结束人类从蒙昧时代就开始的武力争斗,让人类社会步入文明、和平的运行轨迹。小说通过不良的政治环境对人性的泯灭和对人民创造力的压抑,告诉决策者应重视教育,治愚启智,培养人才,并制订实行长年发展规划,发展现代工商业,建设长治久安、文明进步、繁荣幸福的社会。
小说启迪人们,不管是谁,心中不仅要有国家,还要有世界;要只有人类,没有种族;要只有宗教文化,没有教派。《寻梦统万城》对宗教的描写,演示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同台斗技和同室睦处的场面,祈盼宗教大同,诸神共睦。欲将各教神放在同一个大殿里,让他们共同讲经论道,传仁播义,推礼启智,教诚化信,普度众生,让世界宗教相互融合,消除日益血腥的教派冲突。
文学界素来将封建大家庭作为奢靡、颓废、虐民的艺术材料使用,《寻梦统万城》却一反这一创作传统。刘家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但它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然而社会的动荡不安最终使它走向衰落解体。以此诠释一个道理: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一个团体,甚至一个民族在社会异化的背景下是多么渺小!《寻梦统万城》以悲剧结尾,激荡读者的心灵,意在唤醒人们珍视和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寻梦统万城》的主要情节:抗战时期,刘四牛劳心费力赚了一千万元,捐给了抗日部队,以此说明战争耗资巨大,劳民伤财;内战前期,马鸿逵部进攻三边时,抢劫了刘四牛的骡队;内战结束,刘四牛再度发展起来的骡队在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中分给了贫雇农;解放初期,在个体经济相对自由发展阶段,刘四牛重新发展壮大的骡队又被充公加入了合作社。一次次的社会巨变无情地打破了守财奴刘四牛的发财梦。小说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步入计划经济画上了句号。
创作手法上,我推崇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寻梦统万城》在运用这些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还对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都做了尝试;说明、议论、叙述有机结合,讽刺、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无所不用;既遵循中国明清小说的范式,又借鉴西方小说随意、灵活的创作手法,以期收到中西合璧的效果。
我既模仿各大作家的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也试图突破前人的藩篱,站在巨人的肩上,开辟自己的天地。一反过去作家将黄土地作为落后、愚昧、贫穷的传统意象,决心还原一个真实的陕北——文化陕北、富裕陕北、生态陕北、幸福陕北;力求将小说写成一部集民俗史、生态史、战争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于一体的史实性较强的文学著作;力图跳出爱恨情仇的窠臼,一反时下灯红酒绿、裙裾缩尺、袒胸露乳为主打的文艺、文学之怪现状,力争在文化界吹拂一股清风,将《寻梦统万城》打造成一部正统文学著作。即使小说无大成也要使之成为一本寓教于乐、老少皆宜,熔民俗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炉的文化普及读物。
为了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寻梦统万城》多视角审视社会事物,用一个外星人的眼光看生活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某个角落的芸芸众生,用外国人的眼光看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用千年以后人类的眼光看当今世界。由于视角的不同,很多人物看起来有些超越时代、超越生活,例如对刘家尽管作了帝室之胄、书香门第、商宦之家的铺垫,但仍然感觉有些人物高谈阔论的语言超越了时代和人物的身份。但我们不妨想一想《红楼梦》里的那群孩子,诗词书画,超然绝伦,仿佛他们成就了曹雪芹,并不是曹雪芹创造了那些可爱、可怜、可感、可叹、可恨的艺术形象。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人物无疑是生活的映射,不是生活的镜像。读者不要钻牛角,总是将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相比照。
笔者学浅识薄,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场景铺排等诸多方面必有粗陋之嫌,加之笔法拙劣,理论水平有限,未必能够起到既愉悦读者又荡涤人们心灵的作用,担心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在此表示真诚的歉意!敬请方家斧正,也诚心接受读者诸君的批评。
武国强著的长篇小说《寻梦统万城》通过一位视财如命的勤奋商人在抗战时期及国共内战期间辛苦经商的故事,以凝练生动的笔触书写了一幅壮阔瑰丽的陕北地域风俗画,全景展现了时代巨变下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性和感召力。
作品富有地方风格,将陕北地区的地理景观、民俗风情进行细致描绘,详细记述,显现了陕北独有的魅力。小说将人物个人命运置于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浪潮中,展现出大时代中普通百姓的浮沉起落,令人扼腕叹息,苦苦思索。
刘四牛出生于匈奴故都统万城,他的生活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襁褓中的刘四牛就被定了娃娃亲。在父辈的庇荫下,刘四牛在私塾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过着富家子弟的优裕生活。虽然刘四牛百般反对包办婚姻,最终还是和贺夏兰终成眷属。新婚燕尔,寒冬腊月,抗日战争腥风血雨,刘四牛就在父兄的逼迫和贺夏兰的鼓励下于一九三八年腊月十四迈上了漫漫商路,奔向茫茫商海。行商的路虽然艰辛,但也另有一番情趣。抗战时期,刘四牛带着商队,起早贪黑,沐风栉雨,筚路蓝缕,以统万城为中心奔波于茫茫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连绵的穷山恶水之间,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刘四牛劳心费力赚了一千万元,捐给了抗日部队;内战前期,马鸿逵部进攻三边时,抢劫了刘四牛的骡队;内战结束,刘四牛再度发展起来的骡队在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中分给了贫雇农;新中国成立后,在个体经济相对自由发展阶段,刘四牛重新发展壮大的骡队又被充公加入了合作社。一次次的社会巨变无情地打破了守财奴刘四牛的发财梦,小说《寻梦统万城》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步入计划经济画上了句号。
本书由武国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