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波塞冬之战马海马的故事--从神话到现实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美)海伦·斯凯尔斯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早期欧洲药学的罗经方位点经常是到处旋转——甚至一段时期人们相信恶魔是所有疾病的根源——显而易见的是,迪奥斯科里季斯的书撰写完之后,需求不断,持续了1500年。在那个时期,海马的普及悄悄地持续不败。1753年的一期《绅士杂志》报道,意大利上层社会的妇女用一服海马药作为她们的“增加泌乳”手段。然而,当欧洲进入到19世纪时,草药开始被推到了一旁。随着细菌是多数疾病原因的理念不断被接收,传统的药物最终被废弃,或多或少地,因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喜欢用涌现出来的新的合成药物。少数的天然疗法在现代的西方世界仍有其生存空间。一些人发现非正规使用诸如草本植物叶子能减轻荨麻疹;其他,像紫花洋地黄通过科学提取,发现含有强有力的分子物质,在现代药物宝库中发挥它们的全新作用。但即使是最近再度兴起对草药疗法和替换治疗的兴趣,海马是治疗斑秃或狂犬病的解药,没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继续保留。这些样子稀奇古怪鱼类的干体在西方药店的抽屉里已经不再能找到,或者被锁到了洗澡间的橱柜里了。

此外,进入21世纪之后,草药不能维持它们的影响有另一些大的差别把早期东西方医学教科书分开:迪奥斯科里季斯引导的医学思想很明显写进了任何一所学校的教科书中。相反,他的工作完全是根据他认为对每一种药物在人体内效果的无可争议的观察。你认为只要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胃痛,是什么病因并不重要。他并不做出精确的断言,即海马是怎样和为什么能治愈斑秃——而简单的就是在他旅行期间他遇到的民间治疗师们所见到的发生的一些事情。迪奥斯科里季斯的工作大概是风化和改变了古代和中世纪欧洲的医学气候,因为它真正地进入到每一个曾经有过但又消失了的医疗系统。

与欧洲的医学信仰转换相比而言,中医一直保持的更为恒定。从神农开始之后,每一部单一版本的中药教科书,都是基于同一核心哲理,解释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才能恢复良好的健康。

回到16世纪,李时珍描述的干海马药性为“温”和“甘”,具有增强“阳”和治疗“阴”过度的能力。这些话可能很古老,但它们既没有过时,也没有被废弃掉。相反,它们揭示了部分的思想框架,中药师仍然依靠这种思想了解人体是怎样得病的,怎样才能治愈它。根据现在称之为传统中医药学的医学学科,健康生命的秘诀就是维持体内的和谐平衡。平衡的关键基础就是“阴”和“阳”。

对许多人来讲,单词“阴”和“阳”会联想到黑和白色盘子的太极图像;其内是平整的一个白色和一个黑色蝌蚪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每个有单一的圆眼睛在窥视,与其身体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道教的象征——受到当今时代信仰的很大影响——它设计的寓意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理解宇宙的事物是如何工作的方式。最初阶段非常简单,“阴”指的是大山的有阴影一面, “阳”为有太阳的那一面。后来,这两个词汇代表任何成对的两个相对立的两极现象,但同时有互补的特点:夜间和白天,热和冷,快和慢,天和地,等等。

据说宇宙的所有事情都是由两方面联合组成:阴面,即暗、冷、低、内向或静止;阳面,即亮、暖、高、外向或运动。这两个方面根据一整套应用在宇宙的基本规律互相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规律同样也适应于人体:没有纯粹的阴或纯粹的阳,只是一方或另一方更为突出而已;没有彼方,此方就不能存在,于是一些事物是高的,只有与一些矮的事物相比较才能为高;阴和阳相互控制,并且互相制约;它们存在于一种不断流动的状态,它们之间相互转化。我们都见过季节变换所发生的事情。当冬天寒冷的季节过去,是温暖的春天和鲜花盛开的夏季,直到热天消失,季节再一次转换进入秋季,然后是冬季。

P64-65

书评(媒体评论)

编辑一部有关海马的书籍,这不仅是涉及这些奇怪鱼类的事情,而且是为了整个海洋……一种无微不至和颇有见地的分析……许多研究和细致的思考,一目了然,升华到了极致。

——《国家地理》

在这部令人陶醉的书籍中,海伦·史高斯,一位名副其实的海洋生物学家,将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称为“皇后鱼”的神话、生物学及生态学进行了诠释。

——《经济学家》

优美高雅,引人入胜。

——《自然历史杂志》

在这部令人愉悦的书籍中,史高斯追踪了海马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并把获得的宝贵财富用故事的形式出神入化地展现给读者,在文化层面上对海马进行描述,从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写到皮克特人和罗马人,是一部令人赏心悦目的水族馆史……这是一部关于迷人鱼的迷人书。

——《书目》

本书作者善于描写海马所谓的自愈能力,她在水族馆史和追溯皇后鱼(海马)方面展现了一些令人着迷的研究成果……为一种非常少见的、奇妙的生物提供了一个实例。

——《科克·斯评论》

一部真正的自然史书,涵盖了全球的海马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史高斯是一位海洋生物学家,她那令人着迷的话题(为了观察这种引人注目的生物而学习潜水)在熠熠生辉。

——《图书馆杂志》

这部书近乎完美:小巧,微妙,优雅,令人着迷,异乎寻常,使人陶醉,别具一格,难以忘怀,一种经典的方式。事实上,现在我想起来了,《波塞冬之战马》本身就是图书界的一种海马。

——Simon’Winchester。

这是一部书中的珍品,魅力、激情和恻隐之心样样具备,在阅读中你会找到美妙和轻松。海伦·史高斯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作者兼导游,你甚至不经意地感觉到从中能学到很多的知识。

——Carll Safina,《蓝色海洋之歌》《Albatross之眼》《海龟旅游》等书的作者

在这部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中,海伦·史高斯揭示了此前尘封多年、保存完好的秘密,这可能是大海里各种鱼类之中最令人着迷和高深莫测的故事,那就是Hippocampus(译者按,马头鱼尾怪,海马的拉丁语):微小的身躯,长着马头,垂直游动,口似圆筒,尾巴卷曲,雄性在腹袋中孵卵育子。

——Richard Ellis,《金枪鱼》(Tuna,爱情故事)的作者

后记

这本《波塞冬之战马》一书总算翻译完了,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和做完了其他的书籍一样,免不了要唠叨几句。

我是一个不太称职的集邮爱好者,高兴的时候乱攒一气,有时候好几年也不看上一眼。有一次我在国内的淘宝网上搜索“海马邮票”,因为一张小小的邮票,和买家来回讨价还价,主要原因是邮票本身不贵,但邮费太贵,超出邮票价格的好几十倍!我问贵店在哪里?他回答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好家伙,真够远的。最终他告诉我,你可以到国外的eBay网上搜索,问问价格。出于好奇,我到eBay网上搜索“海马邮票”,可巧,就找到了《波塞冬之战马》这本书。很别扭,怎么交款对方也不接受,因为中国不是他们邮寄的国家。没办法,我只能求助在日本工作的女儿,让她购买下来,然后再寄到中国。大有费两遍手续之感。因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女儿,没有她的支持,这本中文版的译著不可能这么快就问世了。

我对人脑般的海马并不陌生,20多年前在法国进修的时候就专门从事过人体海马结构的神经影像学研究,也写过一些与海马相关的文章。当时德国有一本叫做《人类海马图谱》的书籍,其中就有很多像波塞冬之类的希腊神话人物,几次想把它翻译过来,都因为种种借口而推脱,到现在也没有实现我的愿望。在这本书里就有好多关于马头鱼尾怪的神话故事,对了解海马一词的由来可见一斑。

位于大脑内部的海马结构(hippocampus、hippocampal structure、hippocampal fomation)非常复杂,使之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最神秘的区域之一。从上面的拉丁文和英文中不难看出,海马结构的命名学相当混乱,很容易与一些最早期学者描述的术语相混淆。

Hippocampus在医学上翻译为海马,但绝非完全等同于seahorse的海马!Hippocamprls从希腊语(hippokampos——sea horse,hippos horse+kampos——sea monster)演变而来。Kampos(Hippokampos)上半身是一种神话的马的形状,下半身是一个海怪鱼的形状。Hippokampos被称为马头鱼尾海怪,是原产希腊的大怪物。它长着马的脑袋和前身,尾巴和后身是鱼形。据说这种怪物在地中海可以经常见到,也见于一些卡通片中。

在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中,马为海神波塞冬所创造,他自己的坐骑就是金鬃铜蹄,而人类的驭马之术也是由他所传授的。还有赫里阿斯,此君驾着由四匹马拉的金车载着太阳巡天,每日早出晚归,人类方知晨昏作息,才有光明温暖。波塞冬是宙斯的弟弟,同时也是海洋的主宰,他也是希腊神话中地位最高的神之一。海神波塞冬经常手持三叉戟,这成了他的标志。当他愤怒时海底就会出现怪物,他挥动三叉戟就能引起海啸和地震,但象征他的圣兽马头鱼尾怪则显示出海的宁静和波塞冬亲切的神性。爱琴海附近的希腊海员和渔民对他极为崇拜,正因为他是海神,水手们在每次出航前都向波塞冬祈福,保佑航程顺利。波塞冬的三叉戟并非只用来当武器,它也被用来击碎岩石,从裂缝中流出的清泉浇灌大地,使农民五谷丰登,所以波塞冬又被称为丰收神。波塞冬给予了人类第一匹马,他乘坐的战车就是由金色的战马所拉的,当他的战车在大海上奔驰时,波浪会变得平静,并且周围有海豚跟随。波塞冬的神性广泛,有强烈的侵略性和极大的野心,时刻想夺取宙斯天帝的宝座,却被宙斯发觉,把他放逐到地上受刑,帮助劳梅顿王修建特洛伊城。此外他还常与诸神交战,在雅典和特罗森城就有过他和雅典娜的争霸战。

阿蒙(Ammon)是古埃及预言神Amun的希腊文名字,是埃及最重要的神之一。在埃及神话里阿蒙是隐藏的意思,因此他也被认为是隐藏神。他的主要圣殿位于非洲利比亚沙漠的Siwa。阿蒙是古埃及众神之王,后来又被叫做太阳神——Ammon Ra,成为古埃及法老的守护神。在世界的广博大地上都能见到后人对阿蒙的无比崇拜,诸如希腊大帝(Zeus-Ammon)、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自诩为阿蒙之子)和古罗马(Jupiter-Ammon)。阿蒙具有人身羊头或鹅型,他的头上长有两个大的公羊角,解剖学上海马的弯曲结构正是取之阿蒙头上的公羊角形状,因此,称为海马角或阿蒙角。

位于人类大脑脚两侧的海马结构在形态上就好像这种结构;如Ammon角、海马旁回及海马裂等。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对海马结构的命名做过研究,例如Tilney(1939年)、Benninghoff(1940年)、Klinger(1948年)、Clara(1959年)、Meyer(1971年);一般多采用里维斯(Lewis)(1923年)的观点。

对海马结构的命名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应用“海马”“柞蚕”和“公羊角”三种术语,所有都是依据海马结构在脑室内的形态而命名。1587年阿朗希乌斯(Arantius)第一次对海马结构进行描述,他将侧脑室颞角底的突起比喻成海马(sea-horse),但是他在采用术语“海马——sea-horse”和“柞蚕——silk worin”之间犹豫不决。1729年迪韦努瓦(J.G.Duvernoy)首次对海马结构用图说明,他也没有决定到底用“海马”还是“柞蚕”更好。1732年温斯洛(Winslow)建议采用“公羊角”(ram’s horn)。

第二个时期的特征是在解剖学者中涌现了许多的联想,他们把海马结构比成神的象征。术语公羊角变成阿蒙角(cornu ammoius,海马,海马本身),类似埃及神阿蒙(Ammun Kneph),这一命名可能由Garangeot(1742年)首次应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又出现了术语海马脚——pes hippocampi,由谁给海马加上了“脚”字尚不清楚。里维斯(1923年)的引证是Diemerbroeck(1672年),而其他人对此仍有争议。这一奇怪的术语可能源于海神波塞冬骑着坐骑的海战图,其坐骑是一种叫做Hippokampos的马头鱼尾怪兽,有两只脚蹼向后背折叠,每只脚就好比侧脑室颞角内部的隆起部分,于是出现了海马脚,脚的末端有蹼,很像脑室内海马结构前部的扩大部分(海马指状突起)。

比较复杂的是,后来海马结构又被描述为拥有两个脚,大海马脚为海马结构本身,小海马脚为距状隆起(禽距,calcar avis),后者为侧脑室枕角内部的突起部分,这两种结构被称做大海马结构(large hippocampus)和小海马结构(small hippocampus)。尽管海马脚经常代表发自海马结构前端的指状突起(Warwick和Williams,1973年),目前通常认为术语阿蒙角和海马脚是同义词(Kopsch,1940年)。

如今,经过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混淆,必须澄清最常用的一些解剖学术语。海马结构(hippocampus)指的是脑室内整个突起的部分,包括阿蒙角(海马、海马本身)和齿状回。海马结构由两个皮质层组成,一层卷入另一层之中,即阿蒙角和齿状回。下托(subiculum)是连接阿蒙角和颞叶其余部分之间的过渡皮质,有时与海马结构一起构成一个功能单位(Chronister和White,1975年),但有时海马结构和下托又不能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明确的局部解剖单位。

这本《波塞冬之战马》一书中有几段古希腊诗歌,对我来说好比天书一样难懂。在煞费苦心、山穷水尽及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想起了北京西城外国语学校的大师级别的蔚校长,是他在百忙之中大显身手,一挥而就,流畅的文笔体现了大师的风范,使我顿觉柳暗花明,大有醍醐灌顶之感,更使本书增色无限,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在此,我向蔚校长再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科学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与编辑,他们在联系企鹅出版集团和原文作者本人方面,几经周转,花费了不少心血,促成本书的出版发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这本书的宗旨是唤醒人们对海洋保护的意识,通过海马这么个小小的生物反映整个海洋成千上万年的变迁。人类对海洋的破坏已经达到了致使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程度,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呵护海洋,没有健康的海洋,地球也很难生存下去,赖以生存的人们就更是如此。

最后,在本书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敬请读者海涵,也欢迎读者指正。

高旭光

2016年06月于北京

目录

写在前面

第一章 强大的战马

第二章 海马轶事

第三章 海马治病

第四章 抓住波塞冬的战马

第五章 玻璃房中的海马

第六章 海马为什么成为问题

尾声

致谢

附录与海马相遇

注释

译后记

图版

序言

当手中握住一只海马在光线下乍一窥视,你将看到的是一种最不大可能像的动物,有时你真的不敢相信横卧在你手掌上的、在水中蠕动的是一个真实的生物。我们猜测着这些模样稀奇古怪的小动物竟是如何出自顽皮的上帝之手?上帝在贴着“零件”标签的箱子里翻找时发现了马头,感受到做实验的一种渴望,将其放在一只袋鼠袋状躯干的上部。这位爱玩的上帝加上了一对儿可以旋转的变色龙眼睛,并且安上了一条像猴子一样能攀住树干的尾巴加以装饰——接着,她向后退了一步,欣赏着自己的杰作。还不错,再来一副颜色神秘莫测、变化无穷的铠甲,真是完美无缺,从童话公主那里借来一顶皇冠,塑造成像人类手指那样的形状,繁琐杂乱,独具一格,这一套打扮如何?把整体再缩小到一枚棋子大小,新的生物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不管这一离奇古怪编制的故事可能是多么的诱人,海马确是真实的动物,一种自然选择的产物。它们居住在浩瀚无垠的大海,而不像我们遐想的那样,仅限于赤道附近的海岸线上那温暖宜人、蔚蓝色的水中。假如在浅海中你用脚趾缓慢地触探,几乎是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你就有机会可能见到海马,除非你站在把你的双脚冻得僵硬的冰冷的海域。坦诚地说,机会不是很大,但总有机会。

又是什么能使得海马看上去如此特别,就像是微型的海中之龙?它们的特殊外貌来自何处,为什么它们与地球上的其他生灵毫不相似?海马白天又是怎样的生活?它们又是怎样进化成世界上唯一能雄性产子的种系?

作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我的脑海中充满着杂乱的疑问,正是这些问题令我神魂颠倒,偶尔把我从睡梦中唤醒,当然,也驱使我去做我想要做的事业。

有一天,很倒霉,我站在英国中部、被水淹没的布满沙砾坑的海滩上,头上被低沉的暗灰色天空所笼罩,决定着我到底想要“做”什么。我刚刚从一片开阔的海面上第一次潜水活动——我首次水下冒险,在游泳池的氯化消毒后归来,这是经过数月训练后的一次实践机会。潜水最大的震惊是头30秒钟,当恐惧、冰冷的海水通过我的不雅、宽大“半干”套装的袖口爬遍全身——显然,对于海洋,丝毫没有干燥可言。一种单一、含糊不清的想法在我逐渐冻僵的脑海里盘绕: “人们做这样的活动真的有乐趣吗?”很快,我没有经验的双脚漂浮得太近,伸不到潮湿潜水衣的底部,搅拌起一团褐色的阴霾,使我的眼前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在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我的指导老师坚持要用一条塑料带子拴住我,就像带有链子的狗那样。我的眼前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更不用说几米远之外的其他潜水者啦。经过一番不懈的、坚持了数分钟的努力之后,希望这种完全令人恐惧的行当能够被克服和忘却,有些发生的事情能使人们立即感到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工作。通过在浑浊的水中用手分划,我看见了一条鱼。不是特别漂亮的鱼,坦率地说,只是一条很小、银白色的外表很正常的鱼。但即使如此,它是一条野生鱼,我在三维空间的水生王国中分享着这一切。尽管人工呼吸器喧嚣的气泡声不止,在令人麻木的冷水中我更加笨拙,我抓到了一条很短的、闪着光泽、很有可能是鱼的东西。就是这样一条单一、不太起眼的小鱼使我上了钩,把我彻底地,而且是义无反顾地打造成一位海洋生物学家。

之后接下来的8个月,我开始照相,当时我满脑子里没有别的内容,除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潜水员,并且猛然采取首次进行热带水域探查。伯利兹(Belize)海域温暖的像一个大浴盆,所以我能清楚地见到30米远、分散在我身体周围各个方向的珊瑚礁。我就像孩提时一样的快乐,嬉戏般地穿梭于充满生机的、万花筒式的糖果店。蓝色电光鱼在鲜艳的橙绿色海绵样塔状物之间飞快穿梭游动。成群的鳗鱼,身上带着香蕉黄色的条纹,在珊瑚礁边缘的上方蜂拥而出,又冲到深蓝色无底的深处。在我的潜水日记中写着这样的一行小字:“对我而言,蓝色从来没有像这样有意义过。”我在荒岛上扎营露宿,度过了充满喜悦的8个星期,学会了怎样去识别珊瑚和鱼类,花费数小时去探索和研究五彩斑斓的水下世界。我第一次遇到了鲨鱼和海龟,与比我个头还大的黄貂鱼一起游动,我观望着,吓得无言以对,就好像飞鱼从其水域中急剧地跳跃起来,掠过海浪之巅。这次旅行坚定了我在英国沙砾坑首次钓鱼归来时领悟到的天性:海洋生物学为我所开设。也是在伯利兹,我第一次满脑子都充满了想要观察一群特殊的水生动物这一念头。生活在海洋里边的鱼类有成千上万种之多,我很快认识到我最想要见到的是海马。对我来说,有关海马的一些事情让我感到有一种微妙的诱惑力在吸引着我,海马令人困惑的外表及关于它们模糊不清的生命等相关事宜,长期以来在我的脑海里萦绕,难以理解。从那时起,不管我在水下潜到哪里,也不论我在海底下想要做些什么,我都瞪大着眼睛四处张望,寻找一种外形长着向下弯曲长嘴巴的或有一双变色龙眼睛不停急速转动的家伙。但我必须要经过长期耐心地等待才能第一次亲眼见到野生的海马。

……

不论有关海马的故事是个什么样子,我肯定不是孤身一人对海马着迷。数千年来,它们就已静静地拖曳着人类的想象力,顽强地捕捉着我们的注意。我们的先祖对海马稀奇古怪的外貌感到迷惑不解,不晓得它们从哪里而来,期冀它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而得到灵感。在1672年的新大陆时期,当自然学家约翰·乔西(John Jossely)第一次见到海马的时候,他认为海马“除了它的腿和翅膀之外,最有可能,非常像圣乔治画像中之龙(Saint George his dragon)”。

过去的数个世纪,海马对于许多不同的人群来说意味着很多异样的事情。它们曾经是艺术家和神话的灵感之源:极妙的走兽模板,艺术杰作的基石,优美的首饰,文学及诗歌的题材;它们是扫除邪气的护身符,等待解开的科学之谜,或者仅仅是一件值得驻足观望的艺术品。今天,仍有人认为海马的价值超出其本身,胜过黄金。许多人质疑它们不是完全真正的动物,其实,这是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

当你读到这里,你的大脑灰质里也有一对儿属于你自己的海马,正在传递信息,主宰你的短时记忆和空间导航。16世纪,意大利的解剖学家阿朗希乌斯(Guilio Arantius)对人类大脑进行解剖时发现在每侧大脑半球的一个区域内,他认为就像是形状弯曲、美如海马的组织。他将每侧的结节命名为“海马”(Hippocampus),这是海马的古老术语。科学家们最近发现,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比其他人具有较大的神经海马;显而易见,伦敦的出租车司机脑子里的一对儿海马就特别大。这部分计程车司机的大脑似乎在伦敦中心迷宫样的街道形成复杂的脑地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通过一种叫做“知识”的测验,获得他们的全伦敦执照,司机们必须记住在6英里半径范围内两万五千个星罗棋布的车站的街道布局,包括每个公共场所、医院、警察局和餐馆的位置。并不单单是只有较大海马的人才更能够记住路线,才更有可能成为出租车司机,而是那些开出租车驾龄越长的人,他们的海马有较大个头儿的倾向。似乎我们脑内的海马能够被训练成具有应付完成任务的能力,帮助我们找到周围的道路。

遇见所有的海马种系,探索它们被带人我们人类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方式,涉及环球遨游:到印度尼西亚的珊瑚礁,到中国香港地区的后街,到土耳其的法庭和越南的捕鱼小舟上。我们还需要追溯过去的年代,观察我们古老的先祖刻在石头上的图画,听他们讲述长着马头和鱼尾海怪的故事,分享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自然的痴迷。

海马是大海的符号。它们是最小的、最懦弱的海洋寄居者之一,大部分的生命时间花费在藏匿状态。然而,我们的每一位都知道它们——甚至我们可能并不十分相信它们的真实存在——当我们见到其古怪的形状时就会露出笑容。它们提醒我们大家,我们依赖大海不仅仅是为了盛满我们的盘中之餐,而且还要去填饱我们的想象力。当我们把海马从它们的水上家园中窃取过来,充斥着我们的故事、梦想、水族馆和药店盛药的抽屉时,海马却能从蓝色、皱褶地毯式的海洋底下带来它们的信息。这种信息说明一个无与伦比的美丽的世界是多么的脆弱,这种永恒的神秘正在慢慢地被人类所拆散。

内容推荐

《波塞冬之战马海马的故事--从神话到现实》的作者海伦·斯凯尔斯以第一视角描述了自己在追寻海马过程中所经历的奇闻轶事,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全书将历史神话、古代西方对海马的理解、海马的中医功效及现代综合观点融合贯穿起来,讲述了海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历史变迁,旨在使人们了解、认识和接近海马,从而唤醒人们对海马的保护意识。

本书内容丰富多样,语言轻松活泼,适合热爱大众科普类图书的各类人群阅读。

编辑推荐

《波塞冬之战马海马的故事--从神话到现实》讲述的是关于海洋弱小生物海马的故事,从一位海洋潜水员的角度,观察海马的一生变化,从维多利亚时代人们对家庭养殖海马的狂热,写到现代水族馆对海马的饲养;从海马的进化,写到海马的治病药用,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令人大开眼界。本书从海马的祖先——希腊神话里的马头鱼尾怪,讲到现实中的海马,作者海伦·斯凯尔斯做了大量的走访、实地考察和仔细的科学研究,查阅了很多的自然历史文献,论证详实,展示了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画面,读者可从中了解到关于自然、地理和海洋生物等许多科普知识。本书的宗旨是通过小小的海马去窥视海底变化,唤醒人们对海洋及其海洋生物的保护意识,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