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被伤害的勇气(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韩)李承珉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和伤害我的人见面

入职两年的K先生最近因常有要辞职的想法而失眠。K先生认为自己一向工作勤奋,积极的工作态度不输给任何一个新员工,可自己部门的部长却总指责他做事慢、不机灵,甚至在同事面前大声斥责他。K先生为了挽回形象做了许多努力,但依然于事无补,反而情况比以前还糟。他甚至有些自暴自弃了。K先生发现不管自己怎么努力,上司都置若罔闻,而且这种状况短时间内看不到有任何改善的可能。辞职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事好做,人难处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有些人运气好,同事间和睦相处,互相鼓励、协作、激发灵感,但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没这么幸运。现代人的压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来自职场,二是来自家庭和个人。大部分上班族过的是朝九晚六的生活,当然还有不计其数的加班。因此,除了睡觉,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职场度过的。当我在我的工作单位——企业精神健康研究所和前来咨询的人进行面谈时发现,因工作压力大而苦恼的人远比因家庭琐事、经济或健康问题而苦恼的人多,就算两种压力同时存在,工作压力大也是主因。虽然每个人情况各不相同,但大体上来看,越是看重工作成果,对他人评价敏感的人,感受到的工作压力就越大。

工作压力的种类也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量大、难度高、没有休息时间、工作不适合我”等工作本身的属性问题,另一种则是“和同事难相处、同事讨厌我、和不对路的同事一起共事很痛苦”等人际关系问题,即归结为两个字:“事”和“人”。但从面谈结果来看,和人相关的问题更为突出。咨询者大都先从抱怨工作本身开始谈起,说着说着就会带出和自己有矛盾的人。很多人提出“就算工作繁重,如果能安心地专注于工作也行”的想法。正在看这段文字的你也许有着类似的想法吧?那么,是什么折磨着我们呢?其实就是——人。我的上司、同事、下属……我周围的所有人。

人际关系问题左右着职场生活的喜怒哀乐。即便是亲和力强的人也会有这方面的苦恼,就更甭提那些有意与其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人了。职场就是人们一边相互折磨一边做事的地方。人际关系问题有纵向和横向之分。应该怎样对待上司,和平辈同事怎样相处,下属如何看待自己等需要操心的事举不胜举。刚到一个新公司时,你无法选择即将和你共事的人。运气好会遇到“情投意合”的,运气不好就如同走在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上,举步维艰。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我们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但这种努力是能有所收获,还是付之东流,就不得而知了。

“讨厌寺庙就别当和尚”,有的人因为不喜欢某个同事就想辞职换公司,这个做法确实非常简单纯粹,但却是错误的。因为职场是一个和生存相关的地方,是获得我们生活所必须的财富收入的场所。不喜欢某个学校可以转学,不喜欢某个社团可以退出,但职场却是个“进退两难”的地方。偶然进入的某个职场、遇到的人,会决定我们生活的质量,而在这一过程中最难忍受的就是他人对我的伤害和仇视。

连接伤害与抑郁的莫比乌斯带

前文所提到的K先生的例子,是体现伤害的表现和结果的典型职场问题。A入职后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此时上司B出现了。他看不惯A所做的一切,抹杀他所有的业绩和努力,只要出一点错就揪着不放。A觉得只要和B相处一室就如坐针毡。每到周日晚上,一想到第二天又要见到B就痛苦得难以入睡。虽然有时候也想和他大吵一架,但一想到绩效考核等现实问题,就泄了气。

P2-5

后记

现在,请将目光投向爱你的人

因为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使得我们比其他人的人际交往圈要小很多。在医院这个有限的空间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医生似乎处在“甲方”的位置上。作为医院经济来源的主要贡献者,我们能获得相对不错的待遇,也一直受到大众的普遍尊重和认可,所以对一般上班族所遇到的苦恼做到感同身受并不太容易。虽然我们每天要面对大量形形色色的病人,工作起来并不轻松,但依然无法和那些因复杂的人际关系而饱受困扰的上班族相比较。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跟我一起从小长到大的朋友中有很多是上班族。也许是职业病吧,在和这些朋友一起出去喝酒或运动的时候,我总会问很多关于工作压力的问题。而朋友们的回答中,大部分都提到了“对同事不满”。“工作辛苦些是没办法的事,我可以接受,但有时候真是不知道对方想让我怎样做,也真不知道怎样和某些人相处。”这个回答非常具有共性,我也希望我能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答案,但事实上我却说出了不少不疼不痒的话,比如“放心,都会好起来的”或是“凡事要多往积极的方面想”这种。每次说出这样的话,作为精神科医生的我都觉得羞愧不已。有时候朋友向我倾诉的某件事听起来真是“四面楚歌”,连我都产生了绝望的感觉,就更不知道该如何给朋友中肯的建议了。

在酒席间和朋友们的这种对话对我后来的工作特别有帮助。因为间接的经验一样可贵,它很大程度地拉近了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事实上,比起那些未婚的精神科医生,有孩子的精神科医生在谈到养育子女的问题时更有发言权,治疗效果更好。不过间接经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与那些因与公司同事或上司发生矛盾前来咨询的患者聊天时,我不敢说我能做到百分之百地理解他。他们的痛苦往往比我预想的要深得多。现实比想象更残酷,作为医生提不出建设性的意见,一切都是徒劳,只是拍拍肩膀的安慰永远无法让患者满意。光开药就更加可笑了。此外,他们不希望自己被当成病人来看待,因为他们只是想找一个倾诉的对象。“其他地方不方便,医院相比之下还算是个能保密的地方。如果和同事谈论这些,也许用不了几天全公司的人就都知道了呢。”

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自己开医院,这期间我遇到了非常多的“上班族”患者。有的人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对公司的种种不满,也有人只关心开什么药,病什么时候能好。当然也有一些人对医生抱有偏见,不相信医生能理解一般上班族的苦衷。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我要花更多时间去钻研,要更有耐心地去倾听。我听到过让人无法理解的奇葩案例,也遇到过因公司内部体系太过混乱导致我完全听不懂患者在讲什么的情况。“上班族的斗争与烦恼”至少不是精神科医院里经常碰到的主题,婆媳矛盾、夫妻不和、子女问题才是我们熟悉的话题,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我相对会说得比较多。

我到现在这个单位工作已有三年。现在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帮助患者解决公司内部矛盾或缓解工作压力上了。虽然偶尔也有咨询家庭问题或其他个人问题的人,但大部分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公司。事实上,我对上班族是非常尊敬的。经常天不亮就要起床,打着哈欠去上班的你;从没体会过按时下班,每每回家总是披星戴月,但第二天依然打起精神努力工作的你;周末被叫回公司加班的你;即便晚归也要和家人坐下来聊聊天的你;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却一天天坚持下来的你,值得让人尊敬。“如果是我绝对坚持不下来”的想法不知在我脑海中出现了多少次。虽然我在上医科大学时也经历了不少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双重苦难,但至少现在比起大多数的上班族要轻松许多。不管是为了获得成功,还是为了糊口,目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坚持下来了,这本身就值得让人尊重。

带着对上班族的崇敬之心,我每天都在为如何解决他们的苦恼而努力着。最开始我关注到的是他们的巨大工作量和排得满满的时间表,这甚至让我认为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不可能没有压力。但后来我发现我想错了。工作是一方面,最难解决的问题其实是“人”。“身体累点没关系,只要能安心工作就好”是上班族们最真实的诉求。来咨询的人中,大部分人遇到的问题都和公司内部人际关系有关。有些人一开始也许是在发泄对工作量太大的不满,但说着说着就会说到人的问题上。所以归根到底,症结在“人”。

人与人之间产生的职场矛盾中,我最为关注的是与指责相关的部分。来自于上司和同事之间的流言蜚语,不知何时尽人皆知的我的负面新闻……非难与指责就像空气,可能存在于公司的任何一个角落。那些被伤害的人往往在遇到时束手无策,而争吵与抵抗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他们越来越没信心,甚至心生绝望。因此,我把指责与非难作为我关注的重点,是因为这是你我都可能遇到的情况。我自己也曾经因为无根据的诽谤而气得火冒三丈,相信正在读这本书的读者们也有过类似经历吧?当我确定了这个研究重点后,我开始有意收集相关的各种信息。在我写这本书时,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对于非难和指责这个“生活入侵者”,我们不要太过在意。那些与我的幸福安宁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所说出的话有那么重要吗?无论何时,最重要的都是我自己,我自己的幸福生活。

虽然非难与指责可能出现在任何时候,但我们不要总带着被害意识生活。决定这个世界是充满恶意还是鸟语花香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人们似乎总是对负面的内容更为关注。没有人觉得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每天都有饭吃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反而都在为晚饭不好吃而发着牢骚,这可能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普遍心理。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关注“正能量”。我周围有喜欢我的人,必然就有讨厌我的人。那又怎样?我光是和那些喜欢我的人好好相处还觉得时间不够呢。谢谢你们的存在。我也希望我成为你们的坚强后盾。

今天又该给那些我爱的人发个短信了。

目录

前言 被伤害的勇气

第一章 不被认可也没关系

 和伤害我的人见面

 为了得到认可,我每天都在努力

 在爱里中毒的人们

 摇篮与森林之间

 自尊心给我力量

 成为世界中心的勇气

第二章 每个人都在挨骂中生活

 “找骂”的人们

 没有人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

 其实我也时常中伤别人

 不被伤害击倒的方法

 我没那么软弱

 需要自信

第三章 别把受伤当回事

 不依赖的练习

 不必羡慕别人朋友多

 眼力见儿100段位的人,真的好累

 怎样对付这个充满是非的世界

 啃噬我内心的怒火和绝望

 情绪的列车终于也开走了

 不是我的错

 相信自己是个不错的人

第四章 心中有爱的人才会得到爱

 一个人的时候会越来越完美

 只有我存在,这个世界才会存在

 用自己把自己填满

 从内心接受自己的情绪

 让灵魂更强大的自我训练法

 寻找被伤害的勇气

跋 现在,请将目光投向爱你的人

序言

被伤害的勇气

大概去年这个时候,我看了一部名叫《狩猎》的丹麦电影,至今印象深刻。男主人公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幼儿园老师,却阴差阳错地被扣上了性侵女童的罪名。他努力为自己辩解,声明自己是清白的,却没人相信他。这种误解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他日渐憔悴,几近崩溃。看到主人公被冤枉却无处诉说,想为主人公鸣不平却无可奈何,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极大的代入感。直到影片最后,人们对主人公的误解和怨恨依然没有消除干净。一个人无心扔出的一块石头,却给被砸中的人带来了无以言说的苦痛。猎巫的后果是可怕的。

这部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就是主人公周围同事和朋友对他憎恶的眼神和冷漠的态度。他们对主人公的辩解置若罔闻,却在背后叽叽咕咕。他们觉得他肮脏,故意躲避他,就像在躲一个死人。可恰恰这些人昨天还和他一起在酒吧搂着肩膀喝酒、唱歌,还以朋友相称。他们因为一句没有任何根据的谣言就立刻抛弃了他,这似乎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种事情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有可能发生。

每当我遇到因别人的非难和指责而痛苦的人,就会想起这部电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似乎时刻在准备攻击别人。昨天是朋友,今天就有可能变成敌人。如果是不相识的人,攻击可能来得更猛烈些。我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相信的人。为了我能生活得更好,很多人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监督我,激励我。但人心易变,有时甚至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解释,这让人很郁闷,就像人们常问“你为什么不爱我了?”一样。从原本亲近的人的口中听到中伤自己的话,这种伤害是成倍增加的。最后造成的结果是,我们开始慢慢相信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开始有意躲避周围人。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因这种挫败感而变得异常艰难。

然而,我们不应该就这样消沉下去。冷漠的环境在今后的人生漫漫长路上是长期存在的,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来解释受到指责的原因,也无法解决被伤害的处境。如果你总是想“我怎么会来到这种公司工作?”“我怎么会和这种人共事?”,得到的结论很有可能趋向于悲观的宿命论。事实上,这种处境以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次,你离开了这个公司,满怀憧憬地踏入另一家新公司,也不能保证你不会遇到同样的处境。到时候你怎么办呢?再换一家公司吗?直到找到一家所有同事都很对你胃口的公司才罢休?可你觉得这可能吗?因与同事不和而频繁换公司的消息如果传开了可怎么办?要知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忍耐力。改变环境是自己能力以外的事,但保护自己的能力却是与自身努力息息相关的。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就像一只虫子飞到眼前我们会不自觉地闭上眼睛一样,避免受到伤害也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本能。我们不知道那些指责、伤害我们的话会在何时何地出现。我们需要自我防御,防御的理论是否充分、是否真实并不重要。我们不能轻易地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那些明目张胆来攻击你的人。无准备状态暴露在外是很危险的。内心一旦受挫,恢复起来就很难,就算恢复也会留下伤痕。

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就更不能轻易暴露自己,也不要偷看别人眼色,或是张开“触角”打探别人的口风。要相信这种遭遇总会过去的,我们总是会战胜它的。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磨难会让人变得更坚强。就像经历过几次失败感情经历的人,最后总能找到成熟的爱情一样,被指责、被诽谤后走出阴影,战胜自我的经历,会让你变得坚不可摧。我们不妨这样想:受到伤害时,恰恰是锻炼的好机会。可能第一次遇到这种处境时,你会觉得很难解决,受到很大打击,但当经历过几次之后,你的忍耐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你会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

为了能在危急时刻处变不惊,平时的锻炼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好比坚持运动会让身体变得强壮一样。大力士的身材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强大的内心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努力增强自信心的练习每天都要有。为了老有所依,我们努力工作赚钱,同样,为了对付他人的诽谤和攻击,我们也要坚实自己内心的“阵地”。为了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寻找那些能证明白己存在感的活动,并努力去实践。我们不要浑浑噩噩地度过一天,要给每一天赋予不同的意义。那么,我们怎样让生活变得有意义呢?其实你在提出并思考这个问题的时间,就是有意义的时间。这种自省,我们平时做得太少了。

这本书是我针对“被伤害”这一主题的思考和思考的结果。从狭义上来说,这本书主要在谈论“被伤害”,但从广义上来说,这也是一本介绍如何过上幸福满足的职场生活的建议书和报告书。少做事、多休息也许是最好的答案。但我思考的是,在同样的条件下,甚至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同样的事,你怎样比别人过得更有意义,怎样比别人收获更多。我提出的这些方法也许有的读者非常赞同,有的读者举手反对,但只要能让那些在这方面有苦恼的人通过我的书找到一些突破口,我就心满意足了。

内容推荐

作者李承珉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你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伤害”,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

人与人实在是太不一样了。

我们不能指望从所有人那里都得到爱。

《被伤害的勇气(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讲的“受伤的勇气”,是指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爱我们的人身上,而不是被伤害我们的人牵着鼻子走。

作为精神科医生的本书的作者建议读者,责骂与伤痛都是日常沟通的一小部分,就此产生的伤痛也应像对待离开的火车一样,挥手告别。在消耗性的人际关系中经受痛苦的人,通过本书会找到勇敢坚守自己的方向。

编辑推荐

用最智慧的方法抵御指责与非难的枪林弹雨。

《被伤害的勇气(不必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是一本帮助人们面对职场和人生中伤害和非难时调节心态的心理学著作。通过本书,作者李承珉想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你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伤害”,很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自身存在什么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与人实在是太不一样了。我们不能指望从所有人那里都能得到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