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草圣林散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昌祥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昌祥著的《草圣林散之》讲述了当代草圣林散之的传奇一生,让每位读者走进文学叙事中来,都会因奇异的新鲜发现而情不自禁。作者用豪气的笔触,血性的文词,多角度刻画了书法大家的形象,引领人们走进这个蕴藉民族文化情怀的书画世界,提供了一部令人振奋的中国故事。同时在厘清人们对书法的认识上,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容推荐

林散之是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大家,最后以草书驰骋文坛,被誉为“当代草圣”。长篇小说《草圣林散之》以洋洋洒洒的文字讲述了林散之的传奇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学者身影,让中国文学留住了一个孜孜不倦的艺术形象。

作者李昌祥用豪气的笔触,多角度刻画了书法大家的形象,引领人们走进这个蕴藉民族文化情怀的书画世界,提供了一部令人振奋的中国故事。同时在厘清人们对书法的认识上,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母爱如海

第二章 佳侣最贞

第三章 心骛八极

第四章 万里探幽

第五章 乱世尊严

第六章 何德何能

第七章 钩深致远

第八章 大器晚成

第九章 神秀大草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母爱如海

1

这是一个四季都不寂寥的宅院。即使在数九寒天,雪压冰封的时分,照样可见花影扶疏。虽不及春秋花季的繁花似锦,空气中的暗香浮动,已让窗口馥郁着芬芳的幽香。看这隆冬岁末,窗前仍有蓓蕾在结,有花在开。争妍的样子,让小孩子都养眼。这户农家大院的三岁孩童,天生一双熠熠生辉的眸子,当他一扫见寒冬里的绚丽,一下子目不转睛了来。他很有些手舞足蹈,小手儿合掌了却没有拍起来。回眸看了看妈妈,也是笑容可掬的,这才扬起童声,牙牙地数落开来:

“红,黄,红,黄。”

孩童似乎怕说得不准,回身用小手扯住了妈妈的裙摆。

妈妈知道孩子的欣喜,是小眸眼捕捉到了几拨儿红艳,又捕捉到了几拨儿花蕊嫩黄,说得不错,应该答应。为了让儿子有更具体的辨识力,她特别一字一顿,格外耐心地为儿子指认道:“那叫蜡梅花。一共是两株,一棵蜡梅开红花,一棵蜡梅开黄花,交错其间,同时开放了。本来不在一起,我见这两株花色各异,让你爸爸请人移栽到这儿,又靠着东窗,这冬季也能看到鲜艳,闻到芬芳了。”

妈妈说到这儿,特别强调地告诉儿子:“好让你在窗下读书,多好呀。”

“好好好!”孩子一连喊出三个脆脆的好,欣喜的童声开放了欢颜。

这三岁孩童的父亲,名称林成璋,为儿子取名叫林以霖。

林以霖的父亲林成璋年轻时没有参加过乡试,当然也没有什么功名。好在林家田产在乌江芝麻河口东岸算得上是一门大户,能够承继祖上田亩,也应该算做不错的守业之人。他忙于收租和穿梭商场,对文人墨客却很敬佩。林成璋无意于功名,也不是没有读书的向往。林成璋只是叹息自己小时候荒误了进学,这也成了他的一种后悔,便把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眼见小儿越长越伶俐,越长越可爱,那个已泯灭了的唯有读书高的朴素心理又炽热了。他平生出了一份有情后补的信心,执意让下一代求取功名。这个不错的想法,虽然如亡羊补牢,也可谓犹未为晚,仍不失为一种明智。

林成璋为了打造书香门第,在自家厢房辟了一隅里屋,摆上书桌,放上文房四宝,临窗遍植花木。几年下来,房内屋前,终有了一个书房的氛围。他想法不错,虽然自己没能挤进文人仕途之列,本也不该气馁,正如愚公,自己死了,还有儿子,儿子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若能把儿子培育成读书之人,也不枉自己为人之道。他的这些想法,虽然有一些过后而知的成分,但不失为一种补偿。正是中华百姓这种孜孜以求的意志,也才有文脉不息,代有流芳的情况。正所谓“文章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中国天下一直流传着“天子重英豪,文章交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眼下清朝被太平天国动摇了根基,慈禧坐镇,垂帘听政,企图还想回光返照。选人用人的科举制度虽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国学文理的颠扑不破,仍然统领着时世天下,属于民众的精神要素。其流传方式,也早已经细化到了家规家训的层面,潜移默化进了千家万户。乡镇局势还是以读书为风尚的。不管是达官要人,还是乡里百姓,善良的人家都以读书为荣。对书香的敬畏,确实扎进了故国人心的血脉之中。尽管林成璋自己已错失了读书年限,潜不下心来了,没那个耐性在书桌前坐上一坐了,但他可以娶妻生子。自林成璋娶了侯氏闺秀,生了一女一男,开始有心栽培儿子。他为此营造的书房,三四载下来,窗前培植的两株蜡梅,年年盛开,繁花似锦,成了好一个修身养性的书香门第。

林成璋营造了这厢书屋,文房四宝,济济一桌,临窗摆设,花团锦簇,这厢温馨,好让他沾沾自喜。小儿郎就是自己的代表。让小儿郎坐守墨砚,抓笔铺纸,求取功名,以慰平生。林成璋的这个想法也算不差。

林成璋深有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儿时的记性最好,最能吃书,大了就不行了,自己就是一面镜子,常常因为学识不够,靠山不牢,总被蚕食,难守家业。靠田收租,靠天收成,一着不到输全局,胀不死饿不昏。虽不穷困,却也潦倒。也只有让儿子自小读书写字,长大成人掌管家业,就不会像他常常受人掣肘,受制于人了。养儿强似父,赛如开当铺。不能再像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林成璋有了这份认识,崇尚读书的自觉,越是强烈。一心要让儿子肚子里灌满墨水。这是为人立世的基础。

林成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早早读书,守住家业,恢复祖上的阳气,不等儿子长大,即行敦促家人,加紧对幼儿进行认字习书的操练。

林以霖倒也乖巧,自三岁上便能听从家人安排,在牙牙学语中不断地认字成诵。到三周岁以后,也真的顺应了家人的指指点点,能够一本正经地独立背诗了。一天,林成璋回到家,已是黄昏时分,见到迎面的儿子又长高了一头。算算孩子已经四岁半了。林成璋兴冲冲将儿子抱到书桌前坐定,从书桌笔架上取下一支小字笔管,捧给儿子拿上。林以霖居然还真的抓住了小字笔管,还真的煞有介事,像模像样,举止爽快地在铺开的白纸上画了一个一字。因为毛笔上的狼毫早干硬了,白纸上没有留下太重的笔迹。林成璋赶紧让妻子倒水研墨,将干硬的狼毫浸泡后添上墨,再将毛笔交与小儿。林以霖似乎看到了笔头狼毫的水湿凝重,比较的迟疑了,但还是略略顺当地将水墨狼毫朝白纸上画下了一笔。这倒让林成璋夫妇俩屏住了气,轮起了专注的大眼。但见白纸上的涂鸦,竟然有横有竖,形成一个口字。林成璋夫妇俩一认出字形,都惊喜地不得了。但见小儿还在用笔,竟然画出了一个中字!“中。”夫妇俩几乎异口同声喊了出来。

小林以霖跟着应着,竟然说道:“这是中国的中。我要写忠。”

说着,又持着笔,往下边挥起狼毫。夫妇俩不敢眨眼,再屏呼吸,盯着了笔毫的移动。白纸上终于出现了稚嫩童气的一个忠字。

夫妇俩为儿子一教自成的天资,兴奋得不能自已。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