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拥有四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发展史的国家,文化积累之丰富,传统价值观念之持久稳定,都是世界文明史上少见的。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发生过两次重大的转变:一次是从列国并立的先秦时代,转变到秦汉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另一次是从晚清开始,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时代,向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的现代社会转变。这种重大的转变,既是社会形态的转变,也是文化形态的转变。耿云志著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研究近代文化转型,即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从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文化,转变到近现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这个过程至今仍在继续。本书比较清晰地描绘出近代文化转型的基本轨迹, 揭示出此次转型的外在条件及其内在机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耿云志著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导论(精)/文史哲研究系列/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是关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的讨论。书中提出许多中国学者前此未曾提出过的重大问题。例如,作者提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本质是由中古的,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相适应的崇尚儒家一尊的压抑个性的文化,转变到与近代的,与基于人民自治的民主制度相适应的崇尚自由的,高扬个性的新文化。研究这个转变过程,主要应客观地描述其转变的轨迹,同时揭示出转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又例如,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提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主要表现为世界化与个性主义化两大趋势。人们据以为理想的科学与民主,只是这两大趋势向前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出现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最终依赖于中国世界化的程度与个性的解放与个人的创造力所达到的程度。
近代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陷入文化的中西之间,古今之间,新旧之间的冲突与困惑之中,久久不能自拔。要摆脱困惑,重拾文化自信,同样也只能依赖于世界化与个性主义的发展,由此才能确立健全的文化心态,重建基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良性互动的基础上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