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上海工人文化宫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作者 胡霁荣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霁荣编著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上海工人文化宫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通过一个典型个案,综合微观、中观与宏观的视角,来回答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发展与转型的重大问题。该书所选取的个案研究对象是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从工人文化宫作为文化组织的变迁以及文化宫的文艺生产的变革的这两个方面来具体回答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与转型问题,并就改革开放以后工人文化宫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反思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

内容推荐

胡霁荣编著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转型(上海工人文化宫与当代中国文化政治)》独辟蹊径,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发展史为个案,通过对其在不同时代的荣辱兴衰和辉煌沉寂的历史描述,研究分析在这一个案上折射出的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演变轨迹。

目录

序言

导言:文化政策研究与文化政治经济学视角

 一、选题由来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1.文化经济学取向的文化政策研究

2.文化研究取向的政策研究

3.本书的研究视角:文化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社会学的综合

 三、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工人文化宫

2.嵌入式个案研究

3.档案分析

4.实地调查

5.采访与深度访谈

 四、研究目的

 五、研究结构

第一章 工人阶级的政治影响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起源

 一、工人阶级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与工人运动

 三、党的文化政策理论与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形成

1.党的文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与本土化发展

2.党的文艺意识形态的原则与标准

3.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与新中国文化格局的确立

 小结

第二章 崭新的缔造: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工人文化宫

 一、工人文化宫的建立

1.工会立法及政策文件出台

2.行政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

3.经济结构与经费资产管理

4.服务对象与主体

 二、工人文化官的定位与功能

1.文化启蒙

2.提供文化体育休闲服务

3.组织业余文艺活动与培养工人文艺人才

4.文化交流与对外展示

5.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工人文化宫功能的变动

 三、工人文化宫与城市空间生产

1.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建宫史

2.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集体记忆

 小结

第三章 时代的改革:市场经济语境下的工人文化宫

 一、体制基础与政策环境的变化

1.国家文化政策的市场化导向

2.工会对工人文化宫的政策导向

 二、工人文化官的市场化转型

1.经济结构转型与经费来源的改变

2.权力结构的变化与企业化自主发展

 三、工人文化官空间再造与工人主体性更新

1.被市场化了的工人文化宫

2.工人文化宫社会认同感的消逝

3.被遗忘和被取代的工人文化宫

 四、工人文化宫的职能失范及其动因

1.经济独立与重商主义

2.权力结构松散与体制资源匮乏

3.精英主义与形式主义

4.法律约束力薄弱与社会监管缺乏

 小结

第四章 主人翁与新主体精神表达:“工人文艺”生产

 一、“工人文艺”生产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体制保障

1.“工人文艺”的政策要求与发展

2.“工人文艺”生产的文化制度保障

 二、“工人文艺”的生产逻辑与文化景观:1958年至1960年上海工人话剧运动

1.由上而下的意识形态动员机制

2.“工人文艺”的生产机制与方法

3.作为意识形态审查机制的“工人文艺”

4.“工人文艺”生产中的矛盾与问题

 三、上海工人文艺经验的主体自述

 小结

第五章 《于无声处》:工人文化政治的转折与先声 134.

 一、话剧《于无声处》与国家转折

1.工人自发创作与演出的话剧

2.对中国文艺界的震动 :

3.对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

4.与党的文化治理思想转折的关系

 二、《于无声处》与“工人话剧”发展的关系 .

第六章 走向80年代:政策变动中的“工人文艺”蜕变

 一、两种文艺治理观的冲突与阶级话语的终结

 二、由计划到市场过渡时期的“工人话剧”生产

1.文艺生产机制的通变与守循

2.文艺意识形态的分歧与裂痕

 小结

第七章 从中心到边缘:“工人文艺”的市场化转向

 一、新的文艺政策环境

1.国家文艺政策的新目标

2.国家文艺资助方式的转变

3.国家对主流价值观的维护与引导机制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话剧”生产的边缘化

1.市文化宫话剧生产的新定位

2.“工人话剧”生产方式的变革

3.创作主体的转型与文化精神被颠覆

 小结

第八章 新的时代提问:工人文化宫如何走向现代?

 一、新的政策要求与工人文化官发展的新方向

1.走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工人文化宫发展的新政策要求

2.主体价值回归:上海市工人文化宫的新变化与新目标

 二、重新思考工人文化宫:走向以工人为主体的文化共治

1.工人文化宫应该去向何方?

2.新型工人文化宫的构建主体是谁?

第九章 讨论:当代中国文化政治的嬗变与创新

 一、研究发现

1.关于工人文化宫的性质与作用

2.工人文化宫与社会主义中国文化政策的关系

3.关于工人文化宫文化与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

 二、当代中国文化政策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治理逻辑

1.象限I:党的革命理念

2.象限Ⅱ:国家文化领导权

3.象限Ⅲ:市场经济理性

4.象限Ⅳ:公民权益理性

 三、解读当代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与转型

 四、走向“文化政策生产”的研究

附录:“工人剧作家”的个人口述史

 一、宗福先

 二、贾鸿源

 三、曲信先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