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云平著的《翻译学认识论》侧重学术性翻译学研究。书中指出,翻译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译者、读者、听众、观众等翻译现象中的认知主体,又包括语言文字、广义符号、意义、文体特征等认知客体。分别基于"翻译"和"translate"两个术语的中西方翻译理论对这些主客体的研究理路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的翻译学学理是人本主义的;西方的翻译学理是物本主义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翻译学认识论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 牛云平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牛云平著的《翻译学认识论》侧重学术性翻译学研究。书中指出,翻译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译者、读者、听众、观众等翻译现象中的认知主体,又包括语言文字、广义符号、意义、文体特征等认知客体。分别基于"翻译"和"translate"两个术语的中西方翻译理论对这些主客体的研究理路有着极大的差异:中国的翻译学学理是人本主义的;西方的翻译学理是物本主义的。 内容推荐 翻译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译者、读者、听众、观众等翻译现象中的认知主体,又包括语言文字、广义符号、意义、文体特征等认知客体。牛云平著的《翻译学认识论》基于“翻译”和“translate”两个术语,探讨中西方翻译理论对主客体的研究理路的差异:中国的翻译学学理是人本主义的;西方的翻译学学理是物本主义的。通过详细研讨翻译学的核心问题——意义,本书指出,翻译现象中不同的认知主体并不共享同一个经验世界;意义并不内在于语言文字,而发生在人与语言文本互动的中途,所以流变不居;加了引号的“原作”也是认知主体主观构建的产物。 本书适合从事翻译学、语言学、语言哲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教师和学生阅读参考。 目录 序:翻译实相溯源 绪论 第一章 语文诱导认知:殊途异归的中西翻译学理 第一节 为何要比较“翻译”和“translate/ttanslation”? 第二节 “翻译”与“translate/translation”的语义谱系对比 一、“翻译”之语义谱系 二、“translate/translation”之语义谱系 第三节 “翻译”与“translate/translation”概念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翻译学学科版图中的认识论 第一节 西方翻译学的学科版图 一、威尔斯之前的几种学科版图 二、威尔斯提出的学科版图 三、霍姆斯提出的学科版图 四、范德皮特提出的学科版图 第二节 中国翻译学的学科版图 一、董宗杰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二、桂乾元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三、方梦之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一 四、谭载喜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五、金陡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六、刘宓庆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七、徐盛桓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八、杨自俭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九、金文俊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十、陈福康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十一、范守义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十二、方梦之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二 十三、辜正坤先生提出的学科版图 第三节 中西方翻译学版图对比 第四节 认识论视角下的翻译学版图和翻译学认识论版图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类认知原理:从神经细胞到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 第一节 翻译学中的认知研究历史 第二节 人类生理与心理认知机制述要 一、认知与认知机制的概念界定 二、人类生理认知机制略论 三、人类心理认知机制:“心”理即“脑”理 第三节 哲学认识论中的两大传统 一、先验论认识论 二、经验论认识论 第四节 认知基因型与认知表现型 第五节 作为先验与经验之复合物的认知表现型 第六节 作为认知表现型的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及其特征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翻译现象中的认知主体:理解即创造 第一节 关于荷马风格的争论 一、荷马史诗英译小史 二、阿诺德等五人对荷马风格的判定 三、寻找答案:五种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 四、“真相”受造于认知者的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 第二节 译者的认知创造:对自然主义态度谬误的驳斥之一 一、译者与作者成竞赛对手关系 二、作者—译者的二位一体关系 三、作者对译者的主仆掌控关系 四、译者对作者的凌驾掌控关系 五、作者—译者平行关系 六、作者(意图)是译者建构的结果 第三节 译品意向对象的认知创造:对自然主义态度谬误的驳斥之二 一、意向对象的功能 二、意向对象的分类 三、意向对象是译品意义的创造者: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四节 从“接受者”到“创造者”:对自然主义态度谬误的驳斥之三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翻译现象中的认知客体:一与多 第一节 对文本的认知:一与多 一、文本的形成与威权的确立 二、文本在译学界的地位 三、从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理论看文本的性质 第二节 对语言的认知:一与多 一、从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理论看意义的所在问题 二、从贝壳形认知经验世界理论看语言的公私属性及其对于翻译学的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翻译作品理解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一 “翻译作品理解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二 “翻译作品理解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三 “翻译作品理解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四 “翻译作品理解的制约因素”调查问卷五 索引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