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孙立人全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洪文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全都出自庐江县。庐江县境内有一座金牛镇,该镇始建于三国时期,又名安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赤壁之战”时,曹操攻打东吴曾在此屯兵建城,至今该镇西北尚存有魏晋时代古城墙的遗址。

距离该镇4里路,有一座金牛山,此山海拔108米,方圆1000余亩,金牛山海拔虽然不高,但却平地兀起,孤峰瑞秀,树木郁葱,名传遐迩——相传此山是金牛自地而出,裂土面世而得名,《太平寰宇记》金牛山《图经》云:“昔有金牛从此山出,奔江,人逐之……在山顶的石岩的平台上,至今尚留有金牛腾空而去,留下的殷然蹄印。”

金牛山上,不仅有一块2.4米高的曹军旗杆石巍峨竖立,这里还是庐江八景之一“金牛晚眺”的所在地。每当夕阳西下,晚霞灿金,登峰西眺,此山便会融于暮色的苍茫之中。

1900年,庐江县金牛镇的金牛山山南,有一片鳞次栉比的大宅,此宅堂号“亦德堂”。这座白墙黛瓦马头墙,八字大门冲南开,宅门外配石鼓、石狮各一对的徽派大宅,共有1031间房屋,坐落在金牛山的山南,是庐江县富商孙炳炎建造,乡人多称其为“山南孙家”。

孙炳炎是晚清的一名秀才,其先祖曾定居皖南后迁于舒城,据光绪十一年(1885)《续修庐州府志》记载:“舒城孙氏,原出休宁县,迁舒城东乡三河镇南岸者,自贡生正仁始。其后子孙以科第起家,蔚为望族。”在清朝时,舒城共出进士13人,孙家就占了3人!因此,孙氏被称为书香门户、诗礼人家、文深海澜、祖荫繁茂。

孙家的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齐国有一大夫名叫田无宇(古人以地为姓,因为其祖封地在陈,故也称陈无宇),田无宇的后世子孙,曾经废除齐康公,并把其逐到东海海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事件。

田无宇有一长子名叫田书,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故又称孙书。孙书便是孙家的始祖。

如果提起孙书的名字,很多人都会不知道,孙书的儿子孙凭,也是寂寂无闻,可是孙凭的儿子,那就尽人皆知了,他就是“兵圣”——孙武。孙武著《孙子兵法》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13篇。这13篇兵法被后世称为“兵学圣典”备受推崇,名显于世。

孙氏家族,一脉相衍,其名人辈出,比如孙武之后人孙膑,曾做《孙膑兵法》。随着战争的影响、时代的变迁、生活的需要,相传了几十代孙氏家族,辗转居于皖南后迁舒城三河镇,而孙正仁也就成了“迁舒始祖”。

孙正仁是清代的贡生。而孙正仁之子孙有荣却对经商有独到之处,他在三河镇以经营布匹起家,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孙有荣曾经“积资百万,乃广置田产,岁收租息十五万九千余石……”孙氏有了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这才能广请名师,孙家子弟在私塾中捧经受教,孙家才得以成为书香之家,并名传乡里,阡陌有闻。

自太平天国运动后,孙氏在三河镇的宅子被毁,迁舒六世孙孙炳炎这才领着一家人,定居到了距离三河镇18公里之外的金牛山的山南。孙炳炎在金牛山落地生根后,他凭借自己的人脉以及不菲的家资,经过几年苦心经营,便成为了金牛镇的巨富。

孙炳炎生三子:泫泽、熙泽、春泽。在孙炳炎的严格管束和督导之下,他的三个儿子都熟读四书五经,才名闻达,乡里敬仰。26岁的孙熙泽为光绪甲午科乡魁,光绪二十六年(1900),孙熙泽进京参加进士大考时,却意外地名落孙山。孙熙泽一身的才学,得不到施展,落魄回乡后,神情郁闷,其长兄孙浤泽为了让弟弟移情,便邀请他一起共同编纂《续修舒城县志》。

孙熙泽续修县志,造福舒城,为家乡出力,为家族显功,为自己扬名,这本无可厚非,有个事儿需要重点提一下,孙熙泽在21岁时,他和定远县两淮盐谇通判方侯立的长女结婚了。(P10-11)

书评(媒体评论)

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他从小感受到外侮,立志要雪耻,清华、普渡两名校毕业之后,投笔从戎。自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成,回国后南征北讨,脱颖而出,但受制于蒋介石的嫡系,一再被黄埔军头排挤。蒋介石落魄到台湾之后,为争取美援,打出孙立人牌,然而当鸟尽弓藏之时,便以冤案软禁孙立人。

——李敖 评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土木报国,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1.青岛,少年立志驱列强

 2.清华,篮球称雄东南亚

第二章 异国留学,去弗吉尼亚军校

 1.留洋,适者生存要忍耐

 2.报国,路漫漫兮而修远

 3.参军,毅然加入税警团

第三章 入缅作战,取胜之路很迷茫

 1.困局,三十八师的由来

 2.大捷,一战成名仁安羌

第四章 转进印度,卧薪尝胆学勾践

 1.撤兵,败军亦是可言勇

 2.立足,整军经武蓝姆迦

第五章 铁血抗日,第二次入缅作战

 1.劲旅,诞生中国驻印军

 2.反攻,缅战枪声重打响

第六章 纵横驰骋,缅甸上空的蓝鹰

 1.奇谋,刀光剑影妙争先

 2.百战,穿插迂回神威显

第七章 胜利会师,北缅已尽归吾手

 1.重镇,血雨腥风密支那

 2.回国,班师齐唱凯歌还

第八章 落日夕阳,挥手萧萧班马鸣

 1.东北,内战毁掉新一军

 2.练兵,尽为他人作嫁衣

第九章 整饬被囚,遭遇人生“滑铁卢”

 1.坦荡,问心无愧对天地

 2.千古,十全九美在人间

参考书目

序言

在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消灭日寇最多的抗战将领,曾经被西方军事学家誉为“东方隆美尔”。他就是新一军的军长——孙立人。

1900年12月8日,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他的父亲孙熙泽是国内知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孙熙泽曾任青岛警察学堂总监、山东全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还曾经做过总统府咨议、北京中华大学校长。

月有云遮,花有风吹,孙立人寄人篱下的童年是在德国的殖民地青岛度过的。有一次他在海边玩耍之时,曾经捡到过一颗漂亮的小石子,可是这枚石子,却被一个德国小孩的父亲野蛮地抢去,蛮横的德国人,不仅打了孙立人耳光,而且还辱骂了中国人。委屈和无奈,让童年的孙立人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强盛,才能够让人民都活着有尊严。”孙立人幼承庭训,他在孙熙泽的督导下,发奋立志、受教报国。在1913年冬,孙立人报考清华学校,在近千人的考生中,孙立人一举夺魁,名列千人榜的榜首。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1914年,孙立人人学清华大学,他听从父亲的建议,开始就读土木工程系。在读书期间,孙立人为实现报国必先强健体魄的目标,他组织校篮球队,并担任队长,他率领清华大学篮球队,曾获得过华北大学联赛冠军。1921年,他还人选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并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击败菲律宾队和日本队,孙立人和他的队友们,用“剽悍”的成绩,彻底颠覆了国人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的观念。

孙立人在清华大学毕业后,便获得了公费留学的资格,他漂洋过海,到美国普渡大学,主修土木工程。在当时孙立人的思想中,也许这样认为,只有学好土木工程,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可是面对国内风起云涌的“五卅”大罢工,以及广州英军向中国老百姓开枪、放炮,酿成了“沙基惨案”的暴行,还有段祺瑞政府假爱国、真卖国的严苛形势——孙立人以土木建国的“空中楼阁”开始崩塌,孙立人经过思考,他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当作自己人生新的理想,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南方西点”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并开始努力学习军事。

1928年,孙立人在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回国,一开始,他游走权门,力图一酬壮志,但孙立人的军事才能并不被当权者赏识,只能委委屈屈地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军训队长之职,可是锥处囊中,其锋必现,金玉殊铁,光岂可埋?

1930年,孙立人在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他调入税警总团第二支队,任上校司令兼第四团团长。

孙立人曾经这样说过:所谓忍受,并不是被环境征服,而是抱定自己的志愿去忍受横逆之来侵。孙立人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任何恶劣环境,都不可征服他,孙立人却要将恶劣的环境、不利的因素,踩在脚下,将其当成台阶,并拾阶而上,以达更高的人生目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937年,让孙立人一战成名的淞沪会战爆发了,他率领税警总团开赴前线。税警总团作战顽强,即使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面对日军疯狂的进攻,亦奋勇作战,7次打退了利用橡皮艇强渡苏州河的精锐日军。

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1932年任财政部部长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在民国的军队建制中,其战力理应属于第三流,可是因为孙立人的缘故,这支在抗日战争初期,战力完全可以被忽视的部队,在孙立人带领下经过凤凰涅槃,浴血奋战,竞蜕变成为任何人都不可忽视的抗日的顶尖力量。

由于敌众我寡,苏州河一线被日军突破,孙立人在战斗中,被日军榴霰弹炸成重伤,他全身中弹片13处,曾重伤昏迷3天。日军渡过苏州河后,他们在孙立人率部坚守过的阵地上立起一块石碑,.上面大书:遇华军抵抗最激烈之处于此。

身受重伤,九死一生的孙立人还是顽强地站了起来,孙立人非凡的作战才能,以及独特的练兵手段,得到了当权者的肯定;孙立人还根据国内军队的情况,加上美国军校的训练大纲,制定出一套独特的练兵方法,被称之为“孙氏操典”,该操点循序渐进,而且系统科学,不仅能快速取得练兵的实效,而且对提高单兵和部队的战斗能力也有极大的裨益。

当年,南昌行营曾举行过一次全军大比武射击比赛,孙立人派队参赛,他手下的将士,不仅拿下团体第一,而个人前十有七个竟是税警团的官兵。故此,税警总团在淞沪会战被打散后,即使暂时不能作战的伤兵,也都被参战的其他部队,当成香饽饽一样瓜分掉了。

孙立人不久之后,便被授权以税警总团的班底,组建新编第38师,这支部队隶属于第66军,38师建成后,成为民国时期最能打的部队之一。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随后爆发。美国为了借助中国的力量,削弱和牵制日本在东南亚的军力,便开始利用滇缅公路,为国民党政府运送战备物资,侵华的日军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这条为国民政府输血的“生命线”,1942年春,日军向驻守仰光的英印军发起合围,企图拿下仰光,堵住滇缅公路出口。

孙立人等部临危受命,组织远征军入缅作战,抗击日寇,守住滇缅公路,保证重庆政府这唯一一条获取国际战备物资的“生命线”的安全。

1942年4月,孙立人率新38师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并以113团不满千人的兵力,击退7000名日军,解救7000名英军,并取得了轰动全球的仁安羌大捷。罗斯福授予孙立人“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将“帝国司令”勋章颁给了他,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该勋章的外籍将领。

美军王牌特种部队“麦支队”曾经在缅甸和新38师并肩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功卓著的麦支队被改编为美军第75步兵团,为了不忘孙立人部对他们的救命之恩,这支美军的王牌部队,他们至今仍佩戴着印有旧中国“青天白日”的军徽。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名将对于一支军队来说,那就是不败的军魂。1943年10月,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的日军大举反攻。孙立人指挥新38师,猛攻胡康河谷。这时,孙立人的主要对手就是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代号“菊”兵团。

菊花为日本皇室标记,以“菊”为号的日军,无疑代表着日军最强的战力,这支曾经参与南京大屠杀的军队,在孙立人师以及盟军部队的联合攻击之下,日军王牌中的王牌——“菊”兵团,伤亡过半,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菊”兵团的官方信印亦被孙立人的手下官兵缴获,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唯一被缴获的日军甲种师团信印,如今,该信印被保存在中国台北,每逢“九三军人节”时,都会拿出来对公众进行大展。

日方在战后也承认,缅甸战役中共有9万余日本军人,在孙立人等部队的枪口下阵亡。孙立人在军队的官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他成了新编第一军的军长,该军在缅甸击败日军次数最多,也因此被赋予了“天下第一军”的称号。

1945年第二次缅甸战役胜利后,中印缅战区总司令史迪威上将曾经这样说:“孙立人将军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中国将军。”

孙立人回国后,他在东北地区,曾经和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交过手;在解放金门的战斗中,他手下的军队,也曾让攻岛的解放军,没有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孙立人抗战有功,可是帮助蒋介石大搞独裁政治也有错。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复行视事”重任“总统”后,孙立人接任“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之职,但孙立人性格桀骜,完全就是一个“刺头”,他虽然爱兵如子,但却对大搞权谋的蒋介石并不买账,有一次,他竞指着蒋介石的鼻子大吼:“等共x再打来,你往哪里逃,你只能去跳太平洋!”

孙立人的才干,让蒋介石感到了深深的忌讳,1955年,蒋介石以孙立人“纵容部属武装叛乱,窝藏x匪,密谋犯上”为借口,将其革职,接着对他实行了“不杀、不审、不问、不判、不抓、不关、不放”的“七不”政策进行软禁。孙立人无辜被囚33年,直到1988年,才重新获得了自由。1990年,享年89岁的孙立人在台中寓所病逝。

2001年1月8日,“中华民国”“监察院”重新调查后,认为孙立人“兵变案”纯系遭诬陷。

孙立人将军的一生,正如李敖先生所说:孙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战功之高,无人可及;身上弹孔之多,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他从小感受到外侮,立志要雪耻,从清华、普渡两名校毕业之后,投笔从戎。自美国弗吉尼亚军校学成,回国后南征北讨,脱颖而出,但受制于蒋介石的嫡系,一再被黄埔军排挤。蒋介石落魄到台湾之后,为争取美援,打出孙立人牌,然而当鸟尽弓藏之时,便以冤案软禁孙立人。

孙立人将军的一生,是骁勇善战的一生,更是曲折坎坷的一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谁都做过错事,要知道,人为主观的评价必具偏颇,只有经过历史大浪的淘洗,才叫公正。

在宝岛的文坛,有“文写叶公超,武写孙立人”一说。孙立人经历传奇,确实有值得浓彩重书之处。正所谓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故此,得出的结论也是千差万别。现在两岸还未统一,对孙立人将军下一个公正的结论,可能为时尚早,后人站在我们前人研究的肩膀上,他们会看得更远,也许在并不久远的将来,会给孙立人将军一个更契合的评价。

内容推荐

李洪文著的《孙立人全传》从孙立人出生写起,按照事件前后发展的顺序,将孙立人参加抗日战争、缅甸战争、三年内战和溃守台湾、最后被囚病逝于台北寓所等事件,以浓笔重墨的笔法展现。本书稿以公正客观的角度,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当今的研究资料,塑造一位有血有肉,有功亦有过孙立人的形象,并力求知今谈古,以古鉴今,让他的成败得失,能够给我们以借鉴。该书稿也是研究抗日战争史的一本参考书。

编辑推荐

李洪文著的《孙立人全传》讲述了孙立人是国民革命军中,具备丰富现代化作战经验和高度指挥能力的将领,并拥有崇高的国际声望,是国民革命军中与众不同的一名将军,也是国民革命军当中极少数从美国军校毕业的高阶将领。反对意见则认为,孙立人孤高自傲,与作为国民革命军主流的黄埔系将领格格不入,也不擅协调各方面间之矛盾,使他在注重人脉的国民革命军中难有大作为。孙立人将军拥有出众的军事才能和骄人的战绩,善于指挥机械化部队,所以有人把他誉为“东方隆美尔”。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 15: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