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暨南中文本科文学作品精选(第1辑)/暨南大学赤子心文丛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暨南中文本科文学作品精选(第1辑)》是“暨南大学赤子心文丛”之一,是新一代中文学子的代表作,是赵春利在暨南大学本科生中实践“百篇写作”教学的成果体现,也是暨南大学强化中文系学生“能说会写”的一种努力。具体如何,就请读者您品鉴吧,相信您不会失望的。

内容推荐

为纪念暨南大学110周年校庆,暨南大学中文系师生献上自己优秀的文学作品集,以暨南大学中文系文学刊物《赤子心》取名,旨在激发暨南大学中文系广大师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以文学艺术方式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爱校爱家爱国之情怀。赵春利主编的这本《暨南中文本科文学作品精选(第1辑)》为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10级以来本科生的文学作品精选。本着原创性、时代性、进步性、优美性的原则,经过编委会成员多次审稿,从2000多篇征稿中选出了142篇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诗歌28首、散文74篇、小说36部、剧本4部,以年级先后和作者音序为排序原则编辑而成。作品讴歌祖国,热爱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青春韵味,充满艺术创新和积极向上的因素,可供大学生以及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诗歌

 围城

 致我的搭档

 麦田里的狮子

 澎湖看海

 幸福是你

 我的向日葵

 夜

 牧师与秘书

 债

 独角兽

 “?。!”——仿舒婷《?。!》而作

 高跟鞋

 墙上的舞者

 不期而遇

 夜

 无恙

 一线之遥

 天寒

 审判的公交车

 小诗两首

 满江红·平遥怀古

 破晓访山寺

 觉

 昨日的夏天

 童年

 力

 遥题苏小小墓致敬李昌谷

 有一年

散文

 离别

 给你的少年时代,我亲爱的女儿

 最温暖的阳光

 匣子里的回忆

 思

 野趣

 我的弟弟

 潮汕人的“吃茶”

 书褶

 行走

 关于进食

 春鸣

 我亲爱的人

 公交车上的青春

 最接近猪肝的方法

 在林中

 睡相

 清明时节

 早餐的记忆

 秋

 坐车去转转

 记开平采

 突然的感伤

 幸福姹紫嫣红开遍

 故乡

 秋印象

 秋之晨雨

 也说喝茶

 开一树美丽的四言

 幻

 拥食以读

 风·雅·味

 快乐乡秋

 辗转

 烟雨梦,湖南情

 一纸情深

 我需要说说话

 以歌寄情

 不老迷迭香

 常回家看看

 夜空·星光·梦

 观雨

 枫桥暮色

 落叶归根

 芙蓉锦——歌词《蜀绣》白话文版

 四季宁波

 上川,行走

 深秋的异木棉

 父亲

 三鲜伊面

 雨

 还好有你

 秋深霜初降

 同里真安静

 风月无边

 故城之春

 如果我爱你——to Sunkist

 致毛毛虫的小情书

 离家六千里

 在路上

 花事(扩写顾城诗歌《梦》)

 观雨

 乱中杂记

 雨中漫笔

 依旧

 花漾青春

 小巷

 冷了几个冬

 前世情人

 泰山的三种看法

 河滩

 谁解活之味

 最是温情潮汕粥

 种花留与后来人

小说

 石滚滚在路上

 破小孩

 春天末梢

 小岛奇遇记

 我的朋友死了

 一通电话

 沉潭

 我是一只被落在乡间的城市狗

 一只猫与人的故事

 奔月

 咫尺,天涯

 海的声音

 蝶恋花

 蝴蝶

 再嫁前夜

 一小时

 多脚猫

 绿衣

 酸枣树

 雨

 一百天

 烛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谁的药

 玻璃犬

 娑婆

 天命

 单车

 傻子

 白蛾

 塘乌记事

 弃儿

 第六块纱布

 惊变之夜

 房·坊

 木棉花

剧本

 故事

 幸福死了

 “冥币”有何错

 同床异梦

后记

试读章节

故乡

莫雅仪(2011级戏影班)

离开故乡五年后,我才开始后知后觉地念起故乡的好,频频回首张望。

忆起故乡时,最先跳出来的是一排一排的红砖红瓦的老屋,笼罩在薄薄的雾中,继而晨曦开始亮起,光是平直的,细工笔似的,勾出房子的轮廓。于是,老屋子在晨雾中显露出精致乖巧的模样,屋披上的红瓦细工细排,矮墙上的黄泥脱落,露出锈红色的砖,晒台上晾着随风摇摆的衣衫,前院的门一响,孩子们推着脚踏车熙熙攘攘地出门上学。这些精致极为日常,不过,在日复一日中缓缓踱着步子,静止着光和影,成为一幅永不褪色的工笔画。

当初父母是经过再三考虑才决定要搬迁。孩童总是贪新弃旧的,我对城市的憧憬每长一寸,对故乡的留恋就减一尺。当我满心期待要搬走的时候,父母忽然宣布因为舍不得所以还是决定不搬了。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哭闹了整整一天,最后父母拗不过我,依了我。

离开故乡,是带着一种解脱与逃离的侥幸,越是临近搬离之期,故乡越是变得面目可憎,我不敢对故乡有一丝丝的留恋,让这成为继续留下来的理由。最终便毫无留恋,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心安理得奔赴石头森林。

后来发现,石头森林鲜有情味,难得见着石头上会开出花来,而最可悲的是,开不出才是常态。

故乡则不同,总是带着温情脉脉的目光,盈盈地望向你。这目光不是阳刚凛冽的,而是委婉温柔的,是女人家的神色,是母亲打量儿女的神情。故乡是影影绰绰的,不同于城市擅长的高清像素,故乡的影像只是一片模糊的光影印象,譬如夏日午后透过窗帘看到的暖阳,譬如早晨呵欠后泪眼婆娑看到母亲准备的早餐,譬如小学路上捡到的一路细碎光斑,譬如有云的夜里婆娑的月光……

故乡是不喧嚣的,没有高声喇叭,没有尖声汽笛。城市总是虚张声势,而故乡是不动声色的。故乡有麻雀在梁间叽叽喳喳的叫声,有千家万户熄灯后门缝里传出一家人的低语声,有穿插在巷间的鹅毛换火柴的吆喝声。故乡人家里面用的是大摆钟,整点时分,摆钟便一下一下地敲响,数着年华似的。摆钟敲八下的时候,便是一家人准时收看粤语陈片的时候。这种电视剧总是一个套路,坏人一律叫“奸人坚”,最终都没有好下场,而正派的主角每每都是历尽坎坷最终迎来大团圆结局。小孩子都有英雄情结,看电视剧都是认认真真和断章取义的,放学后聚在一起,模仿电视剧主角的神情,正儿八经地念着对白,趣味无穷。年纪稍大点的孩子,自恃年长几年,不屑于玩这类游戏。他们之间时兴的是收音机里的情歌,还有报纸副刊的言情小说,他们听着收音机的歌调,把歌词仔仔细细地抄在本子上,自认为感同身受地哼唱,颇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故乡是有气味的,当然不是高贵优雅的香水味。故乡的味道甚至带着粗野的气息。有时是衣柜里的樟脑丸气味,有时是砧板上的气味,阁楼和厨房混淆的气味。男人的烟味,女人的皂香,孩子的汗气,故乡弥漫着烟火人间的气息。这气味最是没有野心,也没有什么抱负,它们弥漫在故乡的空中,像不拘形骸的浪人。气味是故乡的浪漫之一。

故乡是流动的。当太阳从连绵的屋瓦上喷薄而出时,故乡便开始一整天的流动。向阳的是光,背阳的是暗,整个故乡像一个海洋,向阳的光是海面上熠熠的波涛,背阳的暗是海底悄无声息的深渊。那么老屋子呢?老屋子就像是海上的浮标。少年们养的白鸽也出巢了,在连绵的红瓦上穿行不止,形成了海的低啸。光影交汇的那一排老屋,是比较锐利的一笔,揭开了帷幕,划开了光与暗。当夕阳西下,所有的金光都平息了,鸽群也回来了。故乡将白天的一切收进眼帘,然后心满意足地闭上眼睛迎接黑暗。

故乡和中国所有的故乡一样,都是有历史的。但她的历史不是气势磅礴的王侯将相史,也不是风花雪月式的唐诗宋词史,她既一无政见,对文化艺术也是一窍不通,她的历史都是寻常老百姓的历史,是一点一滴的柴米油盐堆砌起来的,带着油烟味。翻尽故乡的历史,你也找不到唐明皇和杨贵妃,更勿说楚霸王与虞姬;故乡也吟不出“大江东去”的诗句。故乡的历史就是每一个村民的历史,没有大的动作,细细碎碎的小故事汇成潺潺的江流,讲尽乡间田野的过往,童谣和顺口溜穿插其中,有情有义的,有血有肉的。故乡不是一个治学严谨的老学究,一板一眼地说教。相反的,故乡是一个无拘无束不求章法的街头说书人,不讲什么长篇大论,尽讲些小道细节、趣怪故事,好逗得你欢喜大笑。我们读故乡的历史,就是读我们自己的历史,从不按史学家的逻辑走,读到哪里算哪里,芝麻绿豆的小事也要在邻里讲述一番,遇到好事便嘎嘎大笑一通,遇到坏事便低低叹息一声。故乡那一排排的屋子,阳台上的窗户常常是半开的,有一股愉悦的表情,似乎是酝酿了几代人的愉悦。屋子里有时连个人影也没有,但屋子里满满的都是故事。窗户就这么半开半合,迫不及待要讲故事给你听似的。

故乡是我的故乡,故乡是所有人的故乡。从春到冬,故乡都是一派好景致,妙不可言,一幕接着一幕,永无止境,永不消散。

离开故乡五年后,我才开始后知后觉地想起故乡的好,频频回首张望。

P89-90

序言

到2016年为止,暨南大学中文系本科生已经有了两个专业三个方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师范班)、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了提高本科生的中文写作能力,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早自2010级开始,中文系要求本科生就文学体裁和应用文体进行为期一年的“百篇写作”训练。

为了纪念暨南大学建校110周年,彰显暨南大学中文本科生的理想追求,展现当代青年学子们的家国情怀,暨南大学中文系特此向2010级以来的全体本科生发出征稿函,要求每人以“百篇写作”为基础提交两篇文学体裁的满意作品。

本着原创性、时代性、进步性、优美性的原则,编委会经过多次审稿,从两千多篇征稿中选出了142篇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诗歌28首、散文74篇、小说36部、剧本4部,以年级先后和作者音序为排序原则。或许每篇作品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但它们都沉淀着大地的朴实,蓄积着青春的苦乐,彰显着灵魂的刚毅,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它们是指向豪迈的执著,是铺垫成熟的青涩,是收获硕果的耕耘,是走向未来的基石!

愿本书成为学子们扬帆起航的海风,心灵振翅飞翔!愿本书成为读者们灵魂休憩的港湾,栖居回归诗意!

赵春利

2016年5月5日于暨南园

后记

自2010级开始,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要求每级学生在大学二年级进行为期一年的百篇写作。百篇写作既有文学体裁创作,也有公文应用文体,每个学生都指派一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针对每篇习作进行点评。可以说,每位指导教师为每位同学写作能力的提高都付出了辛勤汗水。在此将指导2010级至2014级百篇写作的58位教师列出,以示谢意。

蔡亚平 陈林侠 陈义华 程刚 戴爱明

傅莹 付勇 甘于恩 高然 何志军

侯兴泉 胡伟 花宏艳 黄汉平 黄勇

李亚萍 梁建先 廖健琦 刘惠明 刘绍瑾

刘卫宁 刘新中 龙杨志 鲁承临 罗执廷

马莎 莫嘉丽 倪列怀 聂巧平 全秋菊

盛永生 宋剑华 宋小克 苏桂宁 唐礼兵

王进驹 温明明 熊焰 徐国荣 闫华

闫秋红 杨俊华 杨秋 姚新勇 喻群芳

曾昭聪 张春晓 张海沙 张家梅 张世君

张振谦 赵春利 赵静蓉 赵维江 郑焕钊

钟奇 周娟 朱巧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