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好口才的艺术和魅力无时无刻地存在着。随机应变的据理力争可以让你把话说得理直气壮;字斟句酌的温言和语可以助你跨过语言的“陷阱”;察言观色的不卑不亢可以让你把话说到别人“心坎”上;深思熟虑的口才艺术可以帮你把话说得滴水不漏。
通常情况下,好口才有如下几种。
1.表达立场、阐明观点或者对问题加以说明的好口才
这种好口才,通常是当一个问题、一件事情被人误解、曲解,听众不甚明白或不明真相时的一种解释。这种好口才既可以指出问题,也可以为自己或他人辩白,如和盘托出,以明真相,澄清事实。这种好口才是在道理上充分地加以阐述或说明,以抓住问题或事情的实质,但切忌使用“描绘”、“夸张”等发挥性言辞,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本来容易说明的问题复杂化,招致听众反感。
2.排疑解惑、说服动员、教育劝谏的好口才
这种好口才,通常是在会议上、法庭上或学术性的讨论、答辩会上的发言。这种发言受发问内容或发问主题的限定,因此,就发言范围来讲是容易把握的,只需要将所需回答的问题,做条理清楚、内容完整、是非曲直分明的阐述就可以了。如果被人质疑,那就对“疑点”所在,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做出符合事实和理由充分的回答。
3.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好口才
这种好口才,通常是表达美好的祝愿、希望等的发言,也就是说出打动人心的话。另外,发言的内容要能使听众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知识上的启迪;发言者要注意自我形象和语言的感染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要拥有好口才,除了要重视平时训练和理论修养外,还要掌握以下技巧。
1.克服紧张情绪
在一定场合下,说话前人免不了会紧张,我们应该正视这种紧张,并去努力克服。可以试一试如下方法调节情绪:眼睛微闭,全身放松,心里默默地数数,深呼吸,这样可以使血液循环减慢,心神就会安定下来,全身有一种放松感。
焦点的转移也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英国有个企业家叫詹姆斯,因怕在众人面前丢丑,每次演讲或说话时都特别紧张。有次演讲前他狠狠地拧了自己的大腿一把,突然变得出奇的镇定,结果讲得非常成功。
2.了解和掌握听众的反应
好口才是一种高水平的的说话,要根据听众的文化水平、职业、年龄、性别等决定说话内容和方式,也要从听众的立场来思考:哪些内容听众比较难理解,哪些内容会使听众感到烦琐。在稳定情绪的同时要厘清说话思路,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要注意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别人的缺陷,不要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发牢骚。
3.旁征博引,吸引听众
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最好旁征博引,加入一些小故事或奇闻轶事等来串联整个说话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增强说话内容对听众的吸引力。
4.恰当地使用熟语
歇后语、谚语、俗语等都是熟语。恰到好处地使用熟语会使讲话生动活泼,给听众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但是,熟语作为语言中的“调味品”,不可用得过多、过滥,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流于肤浅和滑稽,令人生厌。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