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留痕/凸凹文集
分类
作者 凸凹
出版社 北京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岁月留痕》为著名作家凸凹文集系列丛书中的第一本,杂著卷,系作者旧作、诗作、游记等多类作品的合集。旧作主要是乡土、女性题材的微型小说,传递着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消息;诗作表达作者诗心不死的意绪和对世道人心诗性的思考;游记立足于记下在天地间行走时的生命体验和被山水风光所激发的主观思考。全书内容自然清新,充满真趣,文字隽永,颇多回味。

内容推荐

《岁月留痕/凸凹文集》之所以定位为“杂著”,是因为它是多类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旧作、诗作和游记。

旧作主要是微型小说,无不传递着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消息,而且也不乏探索的痕迹,让人能看到来路,是“个人文学史”的序篇,自有珍贵的价值静静地呈现在那里。

所谓诗作,指的是诗,来自作者从文三十年的漫长积累,虽说是戏作,但也并非不端正的笔墨游戏,而是虔敬下的尝试、练笔,表达的是诗心不死的意绪和对世道人心诗性的思考。

至于游记,不注重山川颜色和大地景物的客观描写,而立足于记下在天地间行走时的生命体验和被山水风光所激发的主观思考。区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感情的依托、思想的容器。

目录

自序

叙事

 香儿和表姐

 风波

 良心

 邻居

 搓澡

 小筐秀

 涓流

 童心

 雨中

 同事

 雾河

 夕阳

 情动

 梅朵

 走窑女

 老婚

 山路斜斜

 寂寞

 灵芝

 夜路

 石棋恋

 分居记

 妹妹

 舅舅

 飘拂的纪念

 金菊

 老仇

 乡村一富人

 妇女主任

 老人与马

 哑叔和狐

 垭口老人

 垭口孩子王

 老桥、父亲和我

 雪劫

 城市之花

 两个人的故事

 飞蝗

 小叶檀

 青玉米,焦玉米

 心灵的空间

 梦醒时分

 不定的梦魂

 紫荆花与蜜蜂

 鸳鸯潭

抒情

 傍晚的苍幕

 生活

 有赠

 小鸟

 山村春景

 春和夏之交替

 给一朵小花

 老井

 夏夜,唱给我爱人的歌

 关于生活模式

 精灵

 山乡一束

 有一种情

 苦难中懂得了珍爱

 绿色的先导

 秋天的果园

 有一个青年

 说爱也无妨

 志

 秋韵

 爱

 玫瑰花园

 小镜

 水似的姑娘

 月光曲

 我如果是少女

 乡土诗谱

 十一楼的窗

 说给自己

游记

 文化边城—凤凰

 蜀行笔记

 鸢都夜游

 鄱阳三韵

 如花美眷在承德

 抚仙湖小语

 醉竹海

 巴西掠影

 塔里木感怀

 圆梦之乡

 禅意丹霞山

 土楼叹

 啊,我的刺苣

 看水最是漫雨时

 百花山小语

 山村夏夜

 路边的白杨

 初识泰山

 良乡漫笔

 怀柔山水,智性存焉

 南湾半岛的生命启示

 霍城,被托举在山水之间

 西河古镇之圩

试读章节

良心

卫汉青刚二十五岁就当上了清河乡农工商总公司榆树村分公司的第一任经理。也难怪,卫汉青是清河乡有数的几个能人之一:高中毕业,精明强干,并且还有满肚子的新名词、新道道。这次农村机构改革,由他掌握几百户头的经济命脉了,卫汉青踌躇满志,自信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集体所属的一直亏损严重的板房厂下放—让村里的有志之士承包。条件是承包者每年交利润五万元。榜已贴出三天了,仍不见人揭。卫汉青有些着急了:是价码太高了吗?那就落到三万五。他刚要换榜,有个叫李二楞的壮汉却一把撕下了红榜:“交五万就交五万,我包了。”卫汉青一阵欢喜,立刻和他签订合同,先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当要把处罚条例也写上合同时,李二楞一把将卫汉青握笔的手给攥住了:“吔!怕我完不成怎的?我老李,碟子不浅,又在外混过几天,见得多了,大可不必!再说,我老李的良心还不坏,也绝不会赖账!”卫汉青虽觉得有些不妥,可拗不开情面。再说,好不容易有人敢接这个烂摊子,太较真儿了,黄了可怎么办?他就坡下驴不再坚持,搁笔按章,一笑了事。李二楞走后,卫汉青拢了拢很有派头的青年式头发:就凭咱,还治不了个小厂子?再说,这榆树村上千口人还真没有昧良心做事的,没问题,出师必胜!

包出板房厂,就像甩掉个重包袱。卫汉青感到浑身轻快,就乘兴又搞了小饭店、小旅店、小卖部等几个小摊。虽说这样的小摊不来钱,但还有板房厂这个大户头背着呢!他仰在躺椅上暗忖:这乡镇企业没什么不好搞的,甭听报上说得那么玄。但刚过了半年平安日子,就有来报:板房厂仨月不发工资了,职工意见大啦。卫汉青想,板房厂和公司是承包关系,发不发工资是他们内部的事,管他呢!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报:板房厂用料费、做工粗,产品积压,再不管就要蚀本了!卫汉青又想:搞企业整顿是他李二楞自身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公司就等最后拿“干鱼儿”吧。又过了几天,几个陌生人来到经理室,张口要钱,卫汉青一愣:我不欠谁的情也不欠谁的债呀?等几个人纷纷拿出板房厂的借据,他才生出一丝不安,但还是说:“你们去找板房厂,这和公司没关系。”可几个人偏不买账:“这借据上不明明盖的是‘榆树村分公司板房厂’的大印吗?你不管谁管?”卫汉青哑然无语,只好答应催办。他再也不在躺椅上优哉游哉了。他倒不担心板房厂的外债,而是担心那五万利润。他急唤李二楞,李二楞拍着胸脯发誓:没问题!他李二楞是说一不二的,要不,就扒他的房好了!卫汉青觉得好笑,你老少八口才住三间破砖房,不为这,你才不斗胆包厂呢!不过,李二楞除了愣点外,人也还老实,心眼还厚道。这样,卫汉青怀着不放心的放心,又靠他的躺椅去了。

年终该较真儿了,李二楞却躲起来了。卫汉青发动全体干部找了半天,才好不容易把喝得醉醺醺的李二楞找回来。“李二楞,给钱吧!”“没钱!”“哪儿的话?”“不信你自己找!”李二楞把板房厂的账簿扔给卫汉青。一查,卫汉青愣了:板房厂一年收不抵支,未赚分文。卫汉青急了:“当初怎么说的?”“交利五万!”“不交咋办?”“合同没写!”“那你年中又怎么说的?”“扒房。”“那好,你就扒房卖料兑现吧!”“敢!谁扒我跟谁拼命!”卫汉青恼羞成怒:“你小子,不是人,还有没有良心?!”“嗐,论经济的事,讲什么狗屁良心,该怎么掰扯就怎么掰扯”“那你认罚吧!“不认罚。”“打官司去。”“打就打,不怕!不过,得说明白,让我讲良心,你们就不讲了?这一,怎么罚,合同上没写;这二,合同上明明写着公司要协助板房厂搞职工教育和企业整顿,帮助解决困难,可你们都死哪儿去了?谁过问过?!还跟我讲什么良心,问问你自己吧!”

“这……”精明的年轻经理一阵语塞,这时他才感到舌头尖上的良心是多么一钱不值,而对工作极端负责的那种良心,自己这一阵飘飘然的,的确是把它失落了。

1985年6月6日

P9-11

序言

这部文集之所以定位为“杂著”,是因为它是多类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旧作、诗作和游记。

旧作,即早期作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农职院(那时叫北京农业学校)开始文学创作,练笔之作写满了两个十六开的笔记本。我四处投稿,均如泥牛入海,直到1984年12月14日,才在《京郊日报》(当时叫《北京日报·郊区版》)上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微型小说《香儿和表姐》。从那时起到现在,我的创作生涯已三十余年了。

早期创作,主要是微型小说。从1984年到1990年,短短的五年内,写了近五十篇作品,主要发表在报纸副刊上,几乎每份带“中”字头的报纸副刊上都能见到我的作品。由于“悔其少作”,我从未认真对待这些文字,因而也就没有集中编入自己的作品集。因为这些旧作被“湮没”,故给别人的印象,好像我的创作起点很高,从一开始就写出了成熟的作品。

现在翻检,发现自己的早期作品虽然稚拙,但不乏认真的态度,无不传递着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真实消息,读来亲切、自然、清新,颇多回昧。而且也不乏探索的痕迹,让人能看到来路,是“个人文学史”的序篇,自有珍贵的价值静静地呈现在那里,是大可以敝帚自珍的。

从旧作可以看出,一开始,我就注重选材,注重形象的描绘和语言的磨炼,努力写得精致,不放任笔墨。突出的一点,是我特别喜欢女性题材的书写,且笔下充满了感情,可谓善解人意,处处体贴。女性的善良、妩媚、可爱,均娓娓道来,让人感到欢悦和温暖,这一点,与孙犁和汪曾祺差相仿佛。

所谓诗作,指的是诗,来自我从文三十年的漫长积累,虽数量不多,且样貌参差,但也爱若珍宝。

我对诗歌作品有强烈的阅读嗜好,在我的藏书中,古今中外,只要是以汉译形式出版的诗集,均悉数收藏。虽然我主要从事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写作,但每要动笔之前,都要找一部喜欢的诗集耽读一番,以邀灵感和激情。久而久之,自然技痒,有了写诗的冲动。我自知不备诗才,不敢妄称创作,平时提及,言之为戏作。虽说是戏作,但也并非不端正的笔墨游戏,而是虔敬下的尝试、练笔,表达的是诗心不死的意绪和对世道人心诗性的思考。

至于游记,那更是特别的存在。由于耽于书写,常年待在书斋里,便胖大了身子,懒了心性,惰于游,因而很少远行,对四时不敏,没有写游记的冲动。即便是写,也是身心受到了触动,有了强烈的内在感觉之后不得不写。所以我的游记文字,不注重山川颜色和大地景物的客观描写,而立足于记下在天地间行走时的生命体验和被山水风光所激发的主观思考。这正如王国维的“境界”说,是“有我的境界”。“我”之情与“客”之景相依相融,浑然一体,“景语”即是“人语”。

既然是“景词皆我”的文字,便区别于一般的游记,它是感情的依托、思想的容器,在“个人精神史”上,它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总之,这是一部颇有来路的文字,效仿沈从文的雅意,分别署以“叙事”“抒情”“游记”的雅号,合集付梓。

是为序。

2016年3月30日草

9月9日修订于北京石板宅

书评(媒体评论)

凸凹的小说打破了田园牧歌式、阶级斗争式等传统的乡土文学写作模式,创作了一种立足于大地本真的新的乡土文学范式,具有划时代的文本意义。

——解玺璋

这个坐在故乡土地上思考祖父的中年人,打通了与土地的最深刻的关系,成为土地道德与土地哲学的代言人。

——宁肯

凸凹的文字,有很深的情理,然而却是家常的。正因为是家常的,便有了质朴而准确的价值趣味,即人性之真。

——邱华栋

凸凹的乡村散文是土地上长出来的文字,自然、蓬勃、温暖、野性,是一种原生态创作。

——刘江滨

凸凹的小说,有乡土的东西,也有学问的东西,九曲回肠,大概是王小波说的:小说具有无限可能。凸凹就确确实实地具备了这种品质——像诗,像随笔,像风情绘,又像戏剧。

——孙郁

凸凹并非一涉写作就很惯性地匍匐在“乡土”上,醉倒在“村俗”中。他的作品,有的是研磨历史,有的是冶炼哲理,有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多工序蒸馏,有的是对人生真谛的多层面思考。

——毛志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