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105辑)》为第105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照片(第105辑)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冯克力主编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目。通过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并辅以生动活泼的文字,以独特的视角回望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可看、可读的历史读本。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105辑)》为第105辑。 内容推荐 这辑冯克力主编的《老照片(第105辑)》中展示了美国传奇街拍女王薇薇安·迈尔的系列老照片、刊登了《父亲李俊民的“文革”劫难》、《家族里的空军抗日烈士》《外祖父程修兹从教五十年》《末代王爷汪鹏程》等等。 目录 冬冬 父亲李俊民的“文革”劫难 曾毅 街拍女王薇薇安。迈尔 王秋杭 1989年:大西北采风记(下) 马庆芳 家族里的空军抗日烈士 胡其伟 外祖父程修兹从教五十年 邓海南 外公题诗的童年照片 赵 淳 难忘的岁月 贺捷新 孟家有女 阎宗玲 丈夫、儿子与京剧 朱赓荪 由旧照片勾起的往事 史耀增 九十年前的植树节 刘善文 老照片里的“年味” 杨廷华 末代王爷汪鹏程 叶建功 我国桥梁界先驱李文骥 张忠 1938年:女教师从军记 张晶 修改《丰收之后》前后 赵伟力 给梅兰芳先生献花 谭安利 一张布满时代印痕的照片 李荣欣 穿梭喜马拉雅山的采访 胡启江 我看《老照片》 任静 干嘛要拍照 冯克力 薇薇安与老照片 试读章节 父亲李俊民的“文革”劫难 冬冬 生活在太平盛世是一种幸福,但非常时期的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尽管那段记忆是痛苦的,令人不堪回首,但它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是我们共同的昨天。 张春桥的“钓鱼”行动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文汇报》全文发表,批判京剧《海瑞罢官》的作者、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说他借古讽今,借海瑞的“退田”“平冤狱”,与1961年社会上的“单干风”“翻案风”相呼应,是“资产阶级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反应。姚文发表后,各大报纸陆续转载,号召大家展开自由讨论。 父亲李俊民时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简称“中华上编”)副主任兼总编辑,专门从事古籍出版。姚文元的文章发表之前,《文汇报》将清样拿给父亲征求意见,父亲说:“最后一部分最好删去。”父亲本着对历史、对今人以及对作者本人负责的态度,用红笔勾出姚文最后一部分中对吴晗上纲上线的那一段,写上了“学术问题应与政治分开”的意见。 不久,《解放军报》也转载了姚文,编者按语很尖锐,讲《海瑞罢官》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大毒草,必须进行批判。来自军方的声音让人们有种不同寻常的感觉。 临近年底时,父亲接到文汇报社通知,要他去参加“上海史学界、文艺界部分人士座谈会”,讨论吴晗的《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那天是1965年12月31日,只见父亲回来时一脸沮丧,连声道:“老天亡我。”说是他正准备发言时,忽然平地一阵冷风,将他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吹走了,他只好脱稿发言,跟着其他老先生一起讨论“清官好还是贪官好”。比较起来,这个议题虽然荒谬,但总要比“借古讽今”好说些。 来自高校的教授说,有学生提出“贪官比清官好”,于是大家展开讨论。大多数人都用“说不清楚”“还可以讨论”“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等模棱两可的说法,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周予同干脆提出另一个议题:“在蒋匪帮时代,是否做坏教授比做好教授要好?”父亲实在不能苟同“贪官比清官好”的说法,特别是这种说法出自青年学生之口,那是要影响下一代的大问题。他忍不住脱口而出:“清官和贪官有区别,历史人物的好坏还是要有区别的。”但想起会议主题就是要批判清官海瑞,父亲又进一步说明:“贪官实际上是糟粕,不在话下,而清官是封建时代的精华,影响也大,这种影响并不好,所以越是精华越要批判。” 第二天,《文汇报》的清样就送来了。父亲的目光停留在这段话上,犹豫了半天,最后一咬牙:“我既然说过的话,就不用再修改了。”就这样,开会前说好是“不登报、不算账”的内部讨论,会后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公开发表了。后来,父亲的那段话被断章取义地冠以“清官精华论”而横加批判。座谈会上随便一句话,就被上升到什么“论”,这真是理论的悲哀! 早在1959年全国文化工作会议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就对如何继承古代文化遗产提出了“愈是精华,愈要批判”的口号,父亲发言中所说的“清官是封建时代的精华,越是精华越要批判”只不过是将“清官”归到“精华”一类罢了。开座谈会的时候,陆定一还没有出问题,还是文化界的最高领导,谁能想到他一夜之间就成了“彭、罗、陆、杨”反党集团了呢?其实,父亲讲的这句话也没错,如果清官不是精华,难道贪官是精华?正像座谈会上蒋星煜所说“清官不光是指经济上的清,而有清正(有正义)、清廉(不贪污)、清明(不糊涂)等涵义,清官的对称包括酷吏、贪官、糊涂官”。至于说“越是精华越要批判”,封建社会的清官维护的是皇帝老儿的天下,莫说是在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20世纪60年代,即使拿到现在来说,几千年封建社会留下的落后影响,恐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应该进行有批判地继承。 参加这个座谈会的大多是各个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来自出版系统的只有父亲和他单位的两位同事。“文革”后,主持那次座谈会的原《文汇报》总编辑陈虞孙告诉父亲,是张春桥点名叫他参加座谈会的。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