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途客圈创业记(不疯魔不成活)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陈天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合伙组建公司

iWeekend之后,我和A1ex各奔东西。他回到中东,我继续我每天的工作。我们通过Gmail热切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并彼此鼓励。他想做一个类似于oDesk那样的服务,将国内的IOS开发者介绍给海外的客户,帮他们达成外包,网站从中抽取佣金;我继续着我的旅游网站想法,并计划在之前Demo的基础上做出一个产品,然后辞职创业。有一天,A1ex突然在邮件里说我们一起实现你的想法吧,你的想法有更广阔的市场,做成并做大的机会更大。我一阵激动,两个人一起做成一件事的机会肯定更大,而且我们两人充分互补:他销售出身,可以管市场和运营,而我可以完全聚焦于工程和产品。我们聊了很久这个产品的未来,并大致商议了辞职创业的可行性。

我很兴奋地将我的想法告诉了家里人。家里人非常支持我的决定,尤其是我妻子,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们计算了一下我们能拿出来创业的积蓄,以及后续的生活成本。当时妻子收入一万出头,而我们每月的房贷要九千五。还好公积金还款自由度比较大,就干脆把公积金月还款降到几乎最低标准,让每个月的房贷压力不至于影响我们的基本生活。我俩本身就是很节俭的人,但为了创业,我们打算更加量人为出地生活。我们取消了当时正在准备的澳大利亚大环游,放弃换车的念头,并推迟了生孩子的计划(可小宝还是着急提前一年出来了)。妻子是一个很有爱的人,一直憧憬着开一个小花店,就像我们在旅途中遇见的那些小店一样,充满浪漫和温馨的气息。在2010年下半年我们曾将此事提上日程,为此还跑过不少地方了解租金行情和开店细节。但为了我的梦想,她不合地放弃了这个想法,专心“养”我。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们继续前进。Alex打算3月辞职回国,而我跟老板申请后,定在了3月底辞职。

3月Alex回来了,为了更便于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展开工作,我和妻子把自己的卧室借给Alex住,而我俩则住在给丈母娘准备的卧室。我们敲定了如下的合伙协议:

(1)每人出资25万元,共计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2)我跟Alex的股份比例为60/40。虽然我们出资额相同,但他很认可我是这个想法的发起人,且在实现这个想法的过程中,我的贡献更大一些。

(3)我们的股份以股份兑现(vesting)的方式获得,分4年行使。干满第一年得1/4,以后每干满一个季度获得1/16(后来在正式投资协议中定为每年才能得1/4,未满一年中途离开没有相应股份)。这是为了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至少4年。因为我们相信做公司就像马拉松,没有坚持就没有收获。这一条当时是用来制约A1ex的,因为他虽然有承诺,但他又拿到了MBA的录取通知书,很可能中途离开一年去剑桥读书,然后再回来。一年会发生很多事,万一他有了其他想法不回来怎么办?所以我们约定通过股份兑现来约束股东。没想到最终我成了这场马拉松中先退赛的人,股份兑现让我只得到我自己1/4的股份。这是后话。(P6-7)

书评(媒体评论)

读完《途客圈创业记》后,掩卷深思了很久。即使作为一个亲历了部分事件的见证者,熟悉其中一些故事和细节,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仍然很大……这本书代表了这种深入到具体细节又抽象和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深刻思考。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看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和反思:从产品开发到用户运营,从招募员工到裁剪团队,从融资成功到跌入谷底。这里也有可以推演到不同情形下的通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看通透市场、商业和人性的本质……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投资人,或者你对创业感兴趣,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来源于实战的深邃思考不容错过!

——徐薇/创业者,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

这是一个技术人用文字和代码书写的创业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们因为一个共同的创业目标走在一起,缘起,缘灭,梦醒,梦碎。欢笑、悲伤和成长的喜悦贯穿始终,读来让人难以释卷,又有诸多启发……书的内容是真诚的、真实的、残酷的、不加修饰的,也正因为如此,书才有了阅读的价值。每个有创业梦想的技术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

——池建强/锤子科技研发总监,MacTalk出品人

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最详细、最完整、最接地气的“事后检讨报告”(Post Mortem),涉及技术、运营、融资、管理各个方面。既是一个技术合伙人的创业记录,也是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成长反思。本书细节丰富、描述生动、态度诚恳,让你身临其境,一个创业者走过的难忘的两年。

——阮一峰/《黑客与画家》译者,《ECMAScript 6入门》作者

很难想象技术出身的陈天竟能以如此幽默流畅的语言,把创业过程中的得失起伏、坚持和成长娓娓道来,不知又会点燃多少人心中的创业梦。书中陈天畅谈了团队合作,产品和技术方向,战略和商业模式等创业者必须了解的重要话题,建议移动互联网创业者都找机会研读。创业不是冲动,全民创业的大潮下,更应该细心谨慎,他山之石,可以帮助想要创业的朋友们判断形势、了解自己。

——程小雨/“路书”创始人及CEO

后记

途客圈最终没有做起来的原因有很多,读完本书,你也许会得到各种角度的答案。这里,我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旅行计划是个好的创业方向吗?

也许是,也许不是。尽管2011年至2013年在这个方向上倒闭了一大批公司,2014年依然有人前仆后继地在此方向上创业。而且我相信,这个问题会一直困扰对此有所憧憬的创业者。在hacker news上,曾经有人翻出来Garry Tan的一篇2012年的博文,题目一针见血——“Travel planning software:The most commonbad startup idea”(旅行计划软件:最常见的不好的创业想法)。Gerry认为旅行计划工具的问题在于使用频次,一年一次甚至两年一次的服务带来了黯淡的前景:

这指向了存在在每个产品里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晦涩。我的大脑里只有有限的存储空间。如果我记不住一个产品,那么我不会使用它。同时,我只会记得我经常使用的东西。好比每次我点了奶酪汉堡,总会加杯可乐一样……我个人使用的消费级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只会是那些我总在使用的东西。

使用频次确实是途客圈遇到的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但这不足以说明旅行计划工具就不能成功吧?要论频次,低频次的产品/服务很多,有携程、搜狐焦点、世纪佳缘、LinkedIn等。所有在线旅游相关的服务,所有在线房屋租赁/买卖的服务,所有求职/招聘的网站,几乎都会有频次的问题。你一年买几张机票?换几套房子?谈几个对象?炒几次老板的鱿鱼?不管是一次两次还是几次,频次上肯定都和旅游在一个量级。那为什么这些服务都做起来并且规模化了?

使用频次带来的主要影响是用户获取(重新获取)的成本。SEO、SEM、媒体曝光、自媒体(公众号/服务号)、App上的推送通知,都是有效地获取新老用户的方法。

所以只要做足各种免费和收费渠道上的功课,认真核算用户获取成本并有效投放关键字,建立口碑,不断累积粉丝并保持足够曝光,频次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

那究竟什么阻碍了旅行计划这个市场前景巨大,有足够需求,看似美好的方向却无法产生非常成功的公司或产品呢?让我们回到创业的原点:对此做个简单商业计划(business plan)来纸上谈兵,验证一下。我们使用《精益创业》(Leanstartup)中所提及的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来做这件事。

(1)问题(最重要的3个问题)/客户区隔(目标客户)。

(2)独特价值主张(为什么你与众不同)。

(3)解决方案(最重要的3个功能)。

(4)渠道(获取客户的路径)。

(5)支出构成/收入来源。  (6)关键指标(要度量的关键性行为)。

(7)排他的竞争优势(无法被轻易复制或者购买)。

如果你尝试填写这7个部分,你会发现,第二部分“独特价值主张”是最不好填写的——旅行计划工具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独到价值?更省钱?更省时间?更高效的玩法?更好的旅行体验?还是什么?

把省钱作为产品价值所在的话,就应该朝着Kayak、去哪儿网那样的比价系统发展,为用户在多种方案中搜寻高性价比的既有产品;当累积足够的历史数据后来预测价格走势,帮助用户做更好的出行决策。这似乎不是旅行计划工具所想解决的问题。

把省时间,这里主要说尽可能省去完全自己手工制订旅行计划的时间。这似乎是包括途客圈在内的大多数旅行计划工具希望达到的目标,因为大多数旅行者都在抱怨:

为了一次十天左右的出国旅行,自己花了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去计划,这痛点戳得我生疼!如果有工具能够减轻我的工作量,该多好!”

然而,旅行计划的整个过程不是做个Excel表填个行程,做个预算那么简单,它包含大量的旅行欲望的激发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一个为了玩得尽兴而做计划的旅者,查阅和整理信息可能占据了959/0的时间,制作和不断修正Excel表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当一个一年可能只用一次的旅行计划工具为用户省却这5%的时间,却需要用户额外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适应产品,产品的价值本身就有问题。至于省却查阅和整理信息的时间(途客圈2.0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孤独星球”是最佳选择?所以,旅行计划工具省时间基本是个伪命题。

对于更高效的玩法,短短数天如何不走冤枉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具价值的旅行体验可能是很多旅者的心愿。比如说,当两个交通工具接驳时,能让我花的时间尽可能少。人们恨不得地铁出来,恰好公交车就停在那里蓄势待发,而不希望二者中间需要等待30分钟。或者,即使要等30分钟,旅行计划工具能够推荐给我周边的一个有格调的书店或者咖啡厅,让我可以不必干等,更优地消遣时间。然而,这样的工具在技术上以及数据层面上实现的难度远非一个融资规模一般的创业公司可及。最终,大家都实现成在Google地图上,利用Google API做的一系列围绕地图的,既不精准也并未满足用户需要的半成品。

至于更好的旅行体验,难道你会认为机器的算法会优于资深的旅行顾问?难道你对一次美妙旅行的要求仅仅是网页上几个选择框就能涵盖的?举个例子:

我有7天的假期,想带我两岁的女儿来一次亲子游,随便去哪个有山或者有水的地方都成,我需要居住的五星级酒店能提供婴儿床,酒店要有儿童活动中心,供孩子们玩耍,我大部分时间都和孩子一起玩,但可能偶尔外出,所以希望酒店提供临时日托服务。请问我该去哪儿玩?

一个拥有再多数据的系统面对这样的要求也无能为力,但一个旅行顾问会和你探讨各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旅行顾问会问:酒店没有儿童活动中心,但酒店附近有游乐场,可以吗?

这就是旅行计划工具在提供更好旅行体验方面的先天不足:算法只能提供能力范围内较优的结果,但旅者需要的是不断逼近他/她理想中的完美体验。这服务如果由人来提供,再好不过,但当由人力完成这样的工作时,规模化便成为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如果一个旅行计划工具在独特价值定位上没有太大作为的话,失败似乎在一开始就注定了——一个产品或者服务无法提供足够的价值,那用户使用的意义又在何处?

一些愚见,并不构成操作建议。

结束本书前,不得不说句心里话:本书所总结的一些经验都是完美的废话。看一百本书,参加一千次创业分享会,都不如开始行动。写下第一行Helloworld,约谈第一个潜在客户,做出第一个毛毛糙糙的东西,拿给你认为符合你的细分市场的人群看看,如家人、朋友、同事、Meetup①上认识的陌生人等,获得反馈,不断修改,尽量让其变得对这群人有用,这些具体的工作才是正途。一个系统最美妙的地方在于其反馈。一台计算机,你在键盘上敲一个字符,屏幕上就会出现这个字符。你可以立刻知晓自己心中所想与手中所做是否一致。如果有问题,你有机会马上修正这个错误。创业就是这样(或简单,或复杂):构建,测量,学习,反复循环,直至成功或者失败。

目录

梦想

 途我睿的由来

 Alex和剑桥MBA

 iWeekend创业周末

 合伙组建公司

 依依辞别Juniper

 申请助跑计划

助跑计划

 创新工场初印象

 种子融资

 融资的目的

 投资协议

 等待进入创新工场

 早期产品

 概念

 技术选型

 开发

 与iWeekend再续前缘

 完善拼图

 组建团队

 愿景和使命

 发布Alpha版本

 正式上线

 UX再造

 天使投资

 工具和社交之争

 Demo Day

 途客圈旅行助手

 Nanfang 离职

加速计划

 新一轮招聘

 结束编外身份

 重铸产品

 苦中求乐——飞盘

 复盘

 敏捷实践

 可爱的实习生

 VIE和75号文

 通宵上线

 永定河峡谷徒步

 产品经理之痛

 Tao 神出走

 途客圈旅行助手正式上线

 旅行计划大赛

 破局的尝试

 矛盾爆发

 风云再起

 密云会议

 裁人风波

踽踽独行

 搬离创新工场

 项目代号:Cayman

 开辟收入

 分歧再起

 产品代号:Ireland

 有爱的夫妻档组合

 项目管理工具:teamspark

 小宝降临

 最后的尝试

和平分手

 现金流告急

 艰难抉择

 再度裁人

 告别团队

 结束使命

新的思考

 团队

 选择合伙人

 选择技术合伙人(成为技术合伙人)

 招募团队

 建立自我提高的团队

 方向/市场

 市场区隔

 市场容量

 产品之外的技术工具箱

 流程

写在最后的话

序言

读完《途客圈创业记》后,掩卷深思了很久。即使作为一个亲历了部分事件的见证者,熟悉其中一些故事和细节,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仍然很大。

陈天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创业者。创业是从零开始创造一个事业,理所当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所以除了信仰和勤奋这两种特质是创业者身上必不可少的素质,系统和深入地思考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陈天身上兼具这些品质。

近几年创业圈里最流行的一本书是《三体》。在我看来,黑暗森林法则和降维打击思路在创业这件事上进行演绎运用的话,其实是形成一种更有高度的和更基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在这种更具有本质意义的方法论指导下,就能在自身面对生存困境和市场挑战时相对游刃有余。陈天的这本书代表了这种深入到具体细节又抽象和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看到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和反思:从产品开发到用户运营,从招募员工到裁剪团队,从融资成功到跌入谷底。这里也有可以推演到不同情形下的通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看通透市场、商业和人性的本质。创业艰难百战多。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投资人,或者你对创业感兴趣,强烈推荐你读这本书,来源于实战的深邃思考不容错过!

徐薇

创业者,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

内容推荐

《途客圈创业记(不疯魔不成活)》记载了“途客圈”最真实、最细腻的创业历程。一群人,因为一个共同的事业的感召,聚在了一起。两年的时光,从梦起到梦碎,陈天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创业磨难?如何打造一个互联网创业团队?如何获取投资?团队和产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起起伏伏?本书作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途客圈”这个独特的创业团队的故事。其中,有欢乐,有悲伤;有天堂,有地狱;有经验,有反思,但更多的是成长的喜悦……创业是没有门槛的,本书的很多经验对计划创业或正在创业途中的人来说都是可以借鉴的。

本书适合对互联网创业感兴趣的读者,打算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大学生和各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产品人员、运营人员,以及有创业梦想的人。

编辑推荐

途客圈成立于2011年4月,是一家社交旅游网站,2011年5月成功加入创新工场助跑计划,2011年9月第一版网站正式上线,2011年10月拿到创新工场和金沙江的联合投资,加入创新工场加速计划,2012年2月新版网站全新上线,荣获ChinaBang创业大赛第一名,2014年以资金链断裂被世界邦收购而告终。

陈天是途客圈的创始人之一。他以自己创业两年的亲身经历,讲述途客圈这样一家获得过创新工场等著名投资机构投资的创业公司是如何一步步发展,然后又一点点衰落的。

《途客圈创业记(不疯魔不成活)》完整如实地记录了途客圈的创业历程,犹如一次复盘,作者除了讲述自己的整个创业历程中的种种经历外,还在书中提供了很多个人的思考。本书最吸引人的正在于翔实生动的创业故事和作者个人的创业反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