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治军著的《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3)》为历史通俗读物。日俄战争对大清最后十年的“新政”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李鸿章、荣禄的先后去世,袁世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政治手段和表演,竟然同时继承了李鸿章和荣禄的权力衣钵,一跃成为清廷头号权臣。而随着慈禧开始新的权力布局,同样举世瞩目的“清末新政”就在庆袁集团与慈禧刻意扶植的大臣之间拉开了序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3)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黄治军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黄治军著的《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3)》为历史通俗读物。日俄战争对大清最后十年的“新政”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李鸿章、荣禄的先后去世,袁世凯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政治手段和表演,竟然同时继承了李鸿章和荣禄的权力衣钵,一跃成为清廷头号权臣。而随着慈禧开始新的权力布局,同样举世瞩目的“清末新政”就在庆袁集团与慈禧刻意扶植的大臣之间拉开了序幕…… 内容推荐 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变法派,保守派还是改革派,立宪派还是革命派,只要踏入权力中心,都将毫无例外地转变成一种势力一一既得利益集团。 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一一改革是共识,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角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在八国联军隆隆炮声中,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而当改革最终不得不被推上快车道,满清皇族与实权派袁世凯对改革主导权的争夺又成焦点;随着武昌城中的一声枪响,革命者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踏入权力中心,袁世凯、宋教仁和孙中山之间新一轮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又揭开了序幕……一起起看似荒诞诡异的史事背后,是无比清晰的利益选择和权力博弈、 翻开黄治军著的《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3)》,读懂戊戌变法为何沦为戊戌政变、慈禧为何先炮击大使馆再屠杀义和团、袁世凯为何既是改革推手又是亡清关键……看透层层诡异的历史迷雾背后无比清晰的权力逻辑。 目录 第一章 日俄争霸满洲,睦仁为何敢“抗俄援清”? 日俄十年满洲争霸 实力对比:日本毫无胜算 睦仁决定开战的底牌 第二章 一日之内数倍子甲午战争总伤亡:日军陷入生死局 奥保巩惨烈攻下金州古城 旅顺俄军的恐怖实力 睦仁及时调整战略,乃木希典临危出征 第三章 乃木希典的破局:失败中的艰唯战术创新 带电铁丝网:日军又遭集体残杀 乃木希典的战术创新 乃木希典的正攻法得到实战检验 乃木希典第三次总攻又失败 第四章 乃木希典为何坚持不主攻易攻的203高地? 东乡平八郎的危局与请求 坚持不打203高地:乃木希典的两难 睦仁再一次支持乃木希典 第五章 人肉挡机枪!乃木希典惨烈攻下203高地和旅顺 第一次拼刺刀:日军遭受毁灭性打击 日军以“肉弹”突击! 儿玉源太郎下令同时炮轰俄军和日军 日军惨烈攻下旅顺 乃木希典攻占旅顺,大山岩即将决战奉天战场 第六章 大山岩的智勇:与俄军总司令的大兵团对决 睦仁选用大山岩的秘密 大山岩占据辽阳,却伤亡更多的兵力 库罗帕特金被迫放弃战略 第七章 大山岩陆战战略失败:日军再次陷入生死局 秋山好古战胜世界最强骑兵的秘密 日本再一次被逼人绝境 第八章 东乡平八郎第一战:海上格杀俄军司令! 东乡平八郎出征 驱逐舰夜袭旅顺 闭塞作战:东乡平八郎连续三次失败 茫茫大海中格杀马卡洛夫 第九章 东乡平八郎第二战:运用“T”字战术失败 太平洋舰队出航 东乡平八郎尝试“T”字战法失败 太平洋舰队覆灭,东乡平八郎即将迎战波罗的海舰队 第十章 知行合一的真谛:东乡平八郎如何判断波罗的海舰队航向 日本千年危机:尼古拉二世的绝地反击 东乡平八郎的选择性难题 东乡平八郎的心学之路 东乡平八郎的最终判断 第十一章 知行合一的境界:东乡平八郎的最强接敌 东乡平八郎将没有成功的“T”字战法上升为战略 东乡平八郎在极度煎熬中知行合一 决战即将打响! 第十二章 “东乡T”:东乡平八郎全歼波罗的海舰队 波罗的海舰队临战变阵 东乡平八郎为何能最终打出“T”字战法? 波罗的海舰队被全歼 幕后人物即将出场l 第十三章 睦仁的战略:从方向上打败俄国 日本“特工之王”明石元二郎 罗斯福调停,日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 “一生俯首拜阳明”,乃木希典的最后提醒 第十四章 立宪改革的起点:慈檀亲自提拔袁世凯 李鸿章去世,接班人成各派争夺焦点 慈禧的考虑 钻营和逢迎:袁世凯为改革打下“皇室靠山” 第十五章 努力学习明治维新:袁世凱最终将大清引向立宪改革 袁世凯用实干成为大清改革“第一人” 袁世凯推动五大臣出洋 袁世凯的立宪思想 第十六章 袁世凯为何反对立宪学习明治维新? 袁世凯开始主导立宪改革 军机处的秘密 袁世凯设立责任内阁的设想 第十七章 慈禧紧急叫停立宪改革.新一轮党争即将开始 袁世凯为何反对立宪简单“学日”? 慈禧决定召见瞿鸿機 慈禧紧急叫停立宪改革,各方势力蓄势待发 试读章节 完美,十分完美,有采光能通风,有复式有跃层,俄军躲在里面开火的心情一定很好。 驻扎在金州地区的是俄军第四师,总兵力接近2万人,但他们只派出了约4000人驻守金州古城和南山,看来他们对自己的工事很有信心。之前不断溃退的秘密也揭开了一一哪里最有利于杀人,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多年以来,俄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悍,除了我们前面说的体格、勇猛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善于利用天气、地形等自然条件。当年在莫斯科冻得瑟瑟发抖的拿破仑一定很同意这一点,对于俄军来说,天气是要靠碰的,地形却是可以随便加以改造的,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先把周围挖个稀烂,修建起强大的工事,依靠工事来消灭敌人,这哪里是一支一般的军队,简直是一支“土木工程师”队伍! 所以,当日军渡过鸭绿江和在金州海边登陆时,他们并不需要去阻止,他们只需要躲在这里,躲在已经挖好的世界最强工事里.,等着送上门的日军被全歼。 奥保巩不祥的预感变为了不寒而栗的感觉,’他立即召开参谋会议,下令:以十倍于俄军的兵力,第二军全军近4万人全部投入进攻!而战术还是那个老战术:包抄。 包抄战术是日军干部(中文“干部”一词源自日本,在军中指各级指挥官)从小在教科书学到的战术,被奉为铁律,只要一上了战场,首先想到的肯定就是包抄,方法是先以少部分兵力从正面实施最坚决的攻击吸引住敌军主力,好让自己主力迂回到侧面或者后路攻击。奥保巩的计划就是,以一路曰军包围和拖住南山工事里的俄军,主力绕过恐怖的南山阵地,攻打背后的金州城,在拿下金州城之后,就在城墙上架设大炮轰击南山阵地的后路,前后两路包抄南山! 奥保巩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在过去几乎无往而不胜的战术,在这里即将失灵。 5月25日午夜,总攻开始,第四师团(大阪师团)绕过俄军南山工事,首先向金州城南门承恩门发起进攻,在炮兵的掩护之下,步兵开始向城墙下挺进.行进在最前面的是工兵敢死队,他们的任务是趁着炮战和夜色冲到金州城墙底下,先在墙脚挖个坑,然后在坑里埋下巨型炸药包,一举炸开城墙,这也是曰军在攻城时頃用的招数。 见到日军竟然挖他们的墙脚,城墙上的俄军简直狂怒不已,他们打开了强光探照灯,这不仅是为了给俄军照明,更是为了迷盲远处的日军炮兵,强光射过去,日军炮兵就睁不开眼,炮弹就打不到城墙上,十分管用。“来吧,黄皮猴子们!”城墙上的俄军号叫着,炮兵用大炮和远处的日军炮兵对轰,而机枪手用马克沁重机枪朝城墙下的日军工兵和步兵扫射,机枪的子弹在城墙下形成了令人恐怖的弹雨!日军一排一排地倒下,虽然前仆后继,但只是增加倒在地上的人数,看来挖墙脚的活实在是不好干啊. 此时,南山工事里的俄军也发现了奥保巩原来主攻的是金州城。有强大的工事,这里的俄军自然不需要从工事里跑出来袭击日军后路,但是人不跑出来,炮弹却是可以跑出来的。他们掉转部分小口径炮,在南山上朝正在攻城的曰军发炮。如此一来,攻城的日军不得不享受来自前后两个方向的炮火,原本是想包抄俄军的,没想到却先被俄军给包抄了,真是不太走运啊。 金州城墙和南山上的俄军都是居高临下地发炮和扫射,而曰军却是暴露在没有任何掩体的平地上。再这样下去,别说攻城,只怕人都要全部被炸光。必须先想想办法。于是大家先在阵地上找到一些斜坡作为简易的掩体,前线干部一声令下,日军猫着腰,握着步枪靠在这些斜坡上躲起来。挤是挤了点,好歹能先躲一躲。看来对于这个状况他们还是还比较满意的,而此时不知有谁眼尖,突然指着众人的头顶上方,大叫了一声:“看!” 所有的日军不约而同地抬起头,顿时被头顶上一幕吸引了:只见半空中正在落下一批长得很奇怪的东西,它们看上去像一个个圆乎乎的铁球,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麻绳尾巴,在探照灯光中显得十分诡异。很显然,这是城墙上的俄军扔下来的。正在日军抬头看的当口,俄军还在一个劲儿地朝这边扔,看上去扔得十分过瘾。 P17-1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