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分类
作者 冯文开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中国史诗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书写中国史诗学术史的思考

 第三节 西方文论语境中史诗观念和研究范式的演进与转换

 第四节 中国文论视野中的史诗与叙事诗的关系

第一章 晚清至新文化运动前中国学者的史诗观念

 第一节 艾约瑟:“唐杜甫作诗关系国事谓之诗史,西国则真有诗史也。”

 第二节 梁启超:“数诗才而至词曲,则古代之屈、宋,岂让荷马、但丁?”

 第三节 王国维:“史诗”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

 第四节 章 太炎:“韵文完备而后有笔语,史诗功善而后有舞诗”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中国文学“史诗问题”的诸家论:鲁迅、胡适、闻一多及其他学者

 第一节 鲁迅:“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

 第二节 胡适:“故事诗(Epic)在中国起来的很迟”

 第三节 闻一多:“古本《五子之歌》或即史诗的残骸”

 第四节 陆侃如:“作者也许有意组织一个大规模的‘周的史诗’”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50年代前史诗与弹词、鼓词比较之种种:吴宓、郑振铎、陈寅恪及其他学者

 第一节 吴宓:“以其大体精神及作成之法论之,弹词与荷马史诗极相类似”

 第二节 郑振铎:“弹词可真不能不算是中国的史诗”

 第三节 陈寅恪:就文体立论弹词与史诗“实未有差异”

 第四节 茅盾:“荷马的史诗”“跟我们的鼓词实在差不多”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学者的国外史诗研究

 第一节 季羡林:《罗摩衍那》及其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研究

 第二节 黄宝生:《摩诃婆罗多》的翻译和史诗理论的探讨

 第三节 罗念生、王焕生、陈中梅等学者对荷马史诗的翻译与研究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格局形成和拓展

 第一节 钟敬文: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

 第二节 降边嘉措、杨恩洪、王沂暖等学者的《格萨尔》研究

 第三节 仁钦道尔吉、陈岗龙、斯钦巴图等学者的蒙古英雄史诗研究

 第四节 郎樱、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等学者的《玛纳斯》研究

 第五节 陶阳、梁庭望、刘亚虎等学者的南方史诗研究

第六章 中国史诗研究的新趋势与学术范式的转换

 第一节 巴·布林贝赫对蒙古英雄史诗诗学的建构

 第二节 “活形态”史诗观的确立与学术中心的转换

 第三节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与其他学者的学术新范式及其影响

第七章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政治变革

 第二节 19世纪后期至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 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期中国史诗学术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冯文开著的《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以在中国史诗研究这一领域内得到普遍认同的、见解独特且影响力持久的学者为个案,分析他们持有的史诗观念、学术旨趣、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式,以勾勒出近百年来中国史诗学术史的某一个侧面,阐述了中国史诗研究者在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上的继承和创新,反思中国史诗学的学术转向与新格局,总结中国史诗学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编辑推荐

冯文开著的这本《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回顾从晚清到21世纪中国史诗学术的发展历程,细致爬梳材料,小心归纳各位前贤的论见,从学术史的角度做出客观科学的述评,在若干重大学术关捩点的思考上,提供了有价值的论断;将中国从事史诗研究的学者,分为三代,分别加以辨析,找出历史的时代的烙印和他们各自的研究特长,评述他们在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