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最佩服的人就是那些意志最坚定的人。
如果你认真地审视过自己,对自己的体格、学识、专长、才华和兴趣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同时你也已经找到“性之相近、力之所能”的职业了,就不要再犹豫不决、彷徨失措了,更不要想尽办法去找比当前的工作更好的职业。你应该做的是坚定意志,对自己的选择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但是如果你真的认为目前的工作是错误的选择,并且坚定地相信,如果换其他的工作一定会比目前的处境更好,那么就不要等待,当机立断,马上去寻找新的适合你的岗位。
只有具备坚定不拔的决心才能战胜艰难险阻。一个有决心的人,人们都会相信他,会对他充满信任;一个有决心的人,别人也乐意对他施以帮助。而那种做事不一心一意,没有干劲和毅力的人,是得不到信任和支持的。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不可靠,随时都有失败的危险。
许多无缘触及成功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力和诚心或者是没有对成功的渴望,而是他们缺乏足够坚强的决心。这种人对待问题的时候经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起事来也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他们总是怀疑他们目前所做的事情是否能取得成功,永远都在考虑到底要从事哪一种职业,有的时候他们认定某种职业一定能取得成功,但做到一半他们又觉得还是另一个职业比较保险,他们偶尔对现状心满意足,但偶尔又怨天尤人。这种人最终必定失败,对于这种人所做的事情,肯定不会有人担保,因为连他自己也常常毫无把握。
在事业的道路上,你只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就无形中发现了一条迈向成功的光明大道,否则,你永远不会取得成功。一个人一旦有了钢铁一样的决心与毅力。无形中就能给他人一种信用的保证,使别人觉得他做事一定会负责,成功一定就在他左右。
举个例子,一位建筑师打好图纸后,如能完全按照图样,按部就班地去施工,一座理想的建筑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拔地而起。但如果这位建筑师一边施工,一边不断地改动图纸,那么这座建筑还能盖成吗?
从这里我们也应该知道无论做任何事情,下决心时固然应该认真思考周到,但一旦主意打定后就不能有所动摇了,而应该依照预先拟定的计划,踏踏实实去实施,一步一个脚印,不达目的决不放弃。
世界上遇事迟疑不决的人没有一个能够成功。成功者的共同特点是:他们不会因任何困难而垂头丧气,只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勇往直前不放弃。
当然意志坚定的人也会遇到障碍,碰到困难和挫折,但即使他失败,也不会被摧毁。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这样问;“那个人还在努力吗?”这也就是说:“那个人的前途还有希望吧?”只要坚定自己的意志,即使资质平平的人也会有成功的一天。相反,即使是一个能力非凡才识超群的人,只要优柔寡断也将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一家举世闻名的保险公司总经理说,在实际工作中,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选择值得信任的职员。这位总经理说,每次经过严格的招聘考试后,难得有一两位候选人是令人满意的。
原来他的考试很特别,目的在于应试者是不是一个有坚韧不拔决心的人。当他对应试者进行面试时,就用各种消极的话语来考查应试者的意志,提醒他们保险业的各种危机和实际工作中的巨大困难,用这种方法来试探他们的决心。P7-8
企业的最终竞争力来自员工,作为企业的领导,只有不断培养出有自信的、优秀的员工才能保证企业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并把这种创新转化成新的竞争力,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造就优秀企业和出色员工最根本准则是什么?而又是什么让员工更优秀?
有人将公司比喻成一艘船,但公司更像一棵大树,看看下面这个非常形象的故事:
企业就像一棵树,树上攀爬着许多猴子,上面的猴子往下看,看到的都是笑脸,下面的猴子往上看,看到的都是屁股。如果有果子,总是最高处的猴子先吃到,它们吃了就要排出来,下面的猴子得到的总是上面猴子的粪便。当树上的果子快吃没时,上面的猴子就会用枝条打下面的猴子,以便赶走一些。在挥打中,猴子们往下一层掉,你挤我,我压他,一片混乱。树木的枝条弄断不少,树干也几乎被折断,最后大都纷纷掉在地上。至于它们的赔偿,就是摇落在树下的一些果子。
猴子掉下去后,树的负担轻了,生活又开始恢复正常。
故事中的这些“猴子”,没有忠诚可言,无论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都各怀私心,都只想到让自己吃到果子,而没有考虑怎样使树多长果子。这样的“猴子”,理所当然要掉到“树”下去,被“树”抛弃。
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企业的利润就是树上的果子。分析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只想自己吃到果子,不能与公司共命运同成长的员工,心中普遍存在两个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是对立的:错误地认为个人前途与组织前途没有关系。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认为我为公司工作,公司发给我薪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公司如何发展,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哪一天一旦公司走向衰落,我换个公司就可以了。持这种观念的人实在可悲。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公司与自己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不知道公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老板,更有利于自己。然而那些从破产的公司里出来的求职者总是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而一位从一家优秀的公司退休的职员却会成为人人希望获得的人才。这其中的缘故也在于此。
如果每一个员工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今天少索取一点,让企业发展更快,明天获取的就不会是这一点了,而是许多倍。很多人就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冲突引申出老板剥削员工的理论。更有人说:“我不可能长久地呆在这个企业里,我不可能看那么长远,我就看现在,我不能容忍属于我的不给我。”
老板雇用一个人,即使不支付一分钱薪水,他也得为这个人付出高昂的办公成本。假如你是一个老板,一个不能为你创造价值的人对你说:“让我为你工作,我一分钱工资也不要。”你会接受吗?
经常问一问你自己,你给公司带来了什么?不要时刻想着自己被老板剥削了多少价值,而应该想想自己为老板创造了多少价值。如果换成别人,我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不要时刻想着自己是在为老板打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
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格兰仕是这样,海尔是这样,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沃尔玛更是这样,所有企业都是这样。
本书提出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想帮助在职场中打拼的青年人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重新找回自信,从而提升工作业绩,最终成为公司最赚钱的员工。本书会引导你为公司做更多的贡献,让你在工作中收益更多。
尹丽丽主编的《做最好的员工》提出的建议很简单,就是想帮助在职场中打拼的青年人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重新找回自信,从而提升工作业绩,最终成为公司最赚钱的员工。《做最好的员工》会引导你为公司做更多的贡献,让你在工作中收益更多。
尹丽丽主编的《做最好的员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了上班族应具备的99项基本能力,是白领员工走向金领员工的一本宝典。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风险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员工的成长来实现;员工的成长,又要依靠企业这个平台。企业兴,员工兴;企业衰,员工衰。格兰仕是这样,海尔是这样,微软是这样,IBM是这样,沃尔玛更是这样,所有企业都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