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一部是一部有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中国优秀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倍受文人的称赞,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有人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既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水浒传》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其形状,人有其声口。”《水浒传》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在书中至少出现了几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而《水浒传》的主题就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施耐庵著的《水浒传》是我国首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全书以“官逼民反”这一主题作为线索,描写了一群不堪暴政压迫的“好汉”揭竿而起的故事。小说讲述了聚义水泊梁山、接受招安并最终失败的整个过程。《水浒传》思想上闪光点是,它对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进行了充分肯定,歌颂了各个阶层敢于反抗腐朽官僚、维护自身利益、不向权贵低头的精神。小说还深刻地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它告诉读者:农民之所以起义,是因为上至皇帝与高俅这样的昏庸大臣,下至大大小小、横行霸道的官吏,导致民不聊生。
引首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宫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两打祝家庄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真人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苑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计出乐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第九十五回 来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术窘五龙山 入云龙兵围百谷岭
第九十七回 陈璀谏官升安抚 琼英处女做先锋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瓘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谋坟地阴险产逆 蹈春阳妖艳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庆因奸吃官司 龚端被打师军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张管营因妾弟丧身 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庄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双并旧强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疗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零六回 书生谈笑却强敌 水军汩没破坚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零八回 乔道清兴雾取城 小旋风藏炮击贼
第一百零九回 王庆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一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一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一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一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一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作者故事
心怀正义,潜心著书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名人评价
主要人物介绍
读书笔记
活出自己的精彩
知识点汇总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现在)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宽恩,省刑薄税,祈禳(qírǎng,祈祷求消灾)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
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愚臣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jiào,祭祀、祈祷),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皇帝用红笔写的诏书)付与(交给)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洪信领了圣敕,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于路上但见: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jīqíng,捧持)御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fān)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
青松屈曲,翠柏阴森。门悬敕额金书,户列灵符玉篆。虚皇坛畔,依稀垂柳名花;炼药炉边,掩映苍松老桧。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拥护)定紫微大帝。披发仗剑,北方真武踏龟蛇;靸履(拖着鞋)顶冠,南极老人伏龙虎。前排二十八宿星君,后列三十二帝天子。阶砌下流水潺湲,墙院后好山环绕。鹤生丹顶,龟长绿毛。树梢头献果苍猿,莎草内衔芝白鹿。三清殿上鸣金钟,道士步虚;四圣堂前敲玉磬,真人礼斗(礼拜北斗星)。献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将瑶坛,赤日影摇红玛瑙。早来门外祥云见,疑是天师送老君。
当下上至住持真人,下及道童侍从,前迎后引,接至三清殿上,请将诏书居中供养着。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道:“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向前禀道:“好教太尉得知,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太尉道:“目今天子宣诏,如何得见?”真人答道:“容禀:诏敕(诏书)权供在殿上,贫道等亦不敢开读。且请太尉到方丈献茶,再烦计议。”当时将丹诏养在三清殿上,与众官都到方丈。太尉居中坐下,执事人等献茶,就进斋供,水陆俱备。斋罢,太尉再问真人道:“既然天师在山顶庵中,何不着人请将下来相见,开宣丹诏?”真人禀道:“这代祖师,虽在山顶,其实道行非常,能驾雾兴云,踪迹不定。贫道等如常亦难得见,怎生教人请得下来?”太尉道:“似此如何得见?目今京师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赍捧御书丹诏,亲奉龙香,来请天师,要做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以禳天灾,救济万民。似此怎生奈何?”真人禀道:“天子要救万民,只除是太尉办一点志诚心,斋戒沐浴,更换布衣,休带从人,自背诏书,焚烧御香,步行上山礼拜,叩请天师,方许得见。如若心不志诚,空走一遭,亦难得见。”太尉听说,便道:“俺从京师食素到此,如何心不志诚?既然恁地,依着你说,明日绝早上山。”当晚各自权歇(暂时休息)。
次日五更时分,众道士起来,备下香汤斋供,请太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鲜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包袱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降降地烧着御香。许多道众人等,送到后山,指与路径。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众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将至半山,望见大顶直侵霄汉,果然好座大山。正是: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岫(xiù),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极平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涧,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像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蜡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生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染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P3-5
英雄传奇巅峰之作《水浒传》
马瑞芳
《水浒传》是在世代相传的话本、杂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是民间艺人共同劳动的结晶,更靠施耐庵、罗贯中的天才,创造出一流故事、一流人物、一流语言,成为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巅峰之作。
一、误走妖魔“楔子”和高俅发迹
《水浒传》开头的“楔子”借鉴自元杂剧,所起作用是交待故事来历,交待主要人物间的恩怨来源。宋仁宗时太尉洪信奉旨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在伏魔大殿掘开石碣、石龟、青石板,露出个万丈地穴,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到半空,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原来伏魔殿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这“一百单八个魔君”就是几十年后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误走妖魔的神话框架,来自古代小说传统模式。洪太尉误走妖魔与后来宋江拿到天书一致,说明水浒义军产生是“天意”。
误走妖魔给习惯迷信观点的中国读者准备了一个容易接受的思路,但宋江等人起义还得有合理的社会背景。《水浒传》的背景是黑暗的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无知,不理朝政;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祸国殃民。满朝文武、州县官员、差拨衙役、土豪劣绅横行无忌,人民生活水深火热。《水浒传》描写宋徽宗时代尖锐社会矛盾时,并没叙述政治事件和上层社会斗争,而把“高俅发迹”安排在小说开端。帮闲破落户高俅在浮浪子弟皇帝“赏识”下,成为台阁重臣。高俅发迹后就作为封建高层引出王进、林冲、杨志等。林冲等都因为直接受到他的迫害逼上梁山。然后,高俅和蔡京、童贯等勾结镇压梁山义军。高俅发迹的作用是说明“乱自上作”。
二、“逼上梁山”的主题丝线
高俅发迹之后,“逼上梁山”的丝线串联起一个一个英雄故事。不同地方、不同阶级、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被逼上梁山,说明水浒义军的社会广泛性。他们有的是受尽欺压的劳动人民如猎户解珍解宝、阮氏三雄,有自发造反要求;有的是正直下层小吏如鲁达,因打抱不平上梁山;有的是中下层官员如林冲、杨志、武松、戴宗等,因秉性正直触犯恶势力,被奸恶逼上梁山;有的是二流子小混混如小偷时迁,也乐得上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有的是家境富裕、生活条件优裕却不甘寂寞,参加“非法”活动,如晁盖劫生辰纲,是对奸恶主动出击上梁山;有的是大贵族大地主,如柴进、卢俊义、高级将领关胜等,虎落平阳遭犬欺,被历史潮流卷入梁山义军。
“逼上梁山”是水浒人物的共同途径,也是《水浒传》小说构思手段。西门庆、郑屠、殷天锡、毛太公、蒋门神、陆虞候、董超、薛霸等充斥在社会中下层的恶人,则形成丰富多彩的市井氛围,在水浒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中起着助推力作用。 三、主角宋江
宋江是个复杂的悲剧形象。他既是水浒义军的杰出领袖,又是导致水泊梁山事业失败的罪魁。宋江一生可分成两段:作为押司的宋江和作为梁山泊寨主的宋江。作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有两方面特点:一方面是封建社会的顺民;另一方面济困扶危,仗义疏财。宋江杀惜外逃并不就此上梁山,而是想躲过风头,再回来做官。他在躲风头的过程中又吃尽苦头,发配江州,因题反诗几乎被杀,被水泊梁山英雄救上山。
宋江逼上梁山的过程对《水浒传》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宋江一出场,就为朋友义气救了晁盖,为水泊梁山“小聚义”立首功。在杀惜逃难和江州流放中,又把水浒英雄一个一个串联起来:杀惜逃难联结清风山,花荣、黄信造反并拉上对影山的吕方、郭盛;流放江州,联结童威、童猛、张横、张顺、李俊、戴宗、李逵。没有宋江的牵线,就没有各路英雄啸聚上山。而宋江上梁山,“逼”字比其他水浒英雄更充分、更明显。宋江上梁山,就把他性格中的一切矛盾都带到义军队伍中,且将会起风向标和定盘星作用。宋江既是水泊梁山的功臣也是水泊梁山的罪人。他为发展壮大义军做了很大贡献,亲自指挥一系列战斗,打高唐,打青州,打北京,三打祝家庄,两败童贯,三败高俅,与封建王朝分庭抗礼,在横扫宋朝州府的战斗中,攻城掠池,所向披靡,打出梁山义军的威风。飘扬着“替天行道”旗帜的乐土上,创造出水泊梁山“乌托邦”乐园,成为古代小说奇观。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自信、勇敢、乐于奉献的宋江。另一方面宋江主张招安,不断将降将招入义军队伍,投降派占了上风,终于将义军领入“招安”末路。鲁迅先生《三闲集·流氓的变迁》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宋江的悲剧就是这种“奴才”悲剧,因为他的性格悲剧,又带来众多英雄的悲剧。对他最忠心的李逵由他亲手毒死。宋江招安所导致的悲剧,对于引发青少年对国民劣根性的思考有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应以此为鉴,努力培养自身独立、坚韧的品格。
四、“某十回”和人物衔接
《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几个精彩人物性格传记,中国学者习惯把它们叫“某十回”,如“武十回”(武松)、“宋十回”(宋江)、“石十回”(石秀)。个别人物笔墨非常集中,如武松故事紧密相连出现在第二十二回至三十一回,形成完整的“武十回”且回回精彩,独立出来可以构成精彩的中篇小说。
施耐庵创造的水浒英雄人物,或爽朗坦荡如鲁达,或深沉成熟如林冲,或刚烈威武如武松,或风神秀彻如柴进,或粗疏并到处惹祸如李逵,或精明且随时出招如石秀……每出一人,都令人过目不忘;每叙一事,都有可能成戏剧舞台百演不衰的剧目。这些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不仅形成一百单八将水浒英雄画廊,其中有些典型如鲁达、武松、宋江、李逵,如果将其放到整个古代小说人物画廊里,非但毫不逊色,还会使之熠熠生辉。
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又彼此关联,靠什么?靠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如高俅引出王进→王进引出史进→史进引出少华山三雄和鲁智深。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人物出场一个接一个。读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主要人物故事用“某十回”一个一个写完,主要角色上了梁山,《水浒传》从数人周旋的“折子戏”,转入多人登场的“大制作”。如第四十六回至四十九回三打祝家庄。登场人物众多,故事迂回曲折、变化多端。石秀探庄、杨林被俘;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家结盟,各怀心思;梁山泊调兵遣将、反间攻心;穿插解珍解宝大越狱、孙立孙新大劫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说情节生动曲折、气势恢宏,描写得心应手、丝毫不乱。
五、水浒人物的传奇性
施耐庵写水浒英雄人物时,突出描写他们共同的重要特点:传奇。这些传奇英雄,各有各的传奇路数,各有各的传奇绝招。有时候这些英雄的传奇特点介于现实人与神仙之间,如戴宗是神行太保,靠拴在腿上的两个马甲,一天能行五百里,拴上四个马甲,一天能行八百里。这样的人物被因材使用,成为水泊梁山通风报信的特使。公孙胜能呼风唤雨,当水泊梁山在高唐州为高廉的魔法所阻时,公孙胜人到、奇计到、奇兵到,困局迎刃而解。张顺是浪里白跳,“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能在水中伏七天七夜。常在水中擒敌,成为张顺的天职。水泊梁山人才济济,妙手书生和神偷也物尽其用。
武松算得上水浒英雄中的最杰出的超人,他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超人的力、勇、气势。武松一举一动充满传奇色彩。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大闹飞云浦、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全方位表现他与恶势力殊死搏斗的大无畏精神、刚强个性、致强敌死命的奇招、绝地反击的奇才、绝境取胜的奇能。其二,超人的智慧。在斗杀西门庆和杀嫂过程中,武松采取机警周密的复仇手段。他告状被县令拒绝,知道银子起作用了,不与县官争,不动声色,暗地行事,自己把检察官、法官、刽子手任务承揽起来,留下“审案记录”和活证据王婆,光明磊落投案自首。武松既能手刃仇敌,又因为审案审得明明白白、人证物证俱全,堵了贪官的嘴。
六、杰出的语言成就
《水浒传》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丰富、通俗的小说语言。其叙述语言是明快洗练的北方官话,人物语言往往带有点儿地方口语特点。鲁迅先生认为,《水浒传》语言之成功和传神,是可以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水浒传》的语言口语化,是经过提练后的口语,词汇丰富,富有生命力和表达力。《水浒传》还恰当地采用许多民间谚语、俗语、成语,如“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远亲不如近邻”“灯蛾扑火,惹祸烧身”“急来抱佛脚,闲时不烧香”“瓮中捉鳖”“打草惊蛇”等,丰富了小说的语言,使得内容更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
《水浒传》出版几百年来,争议不断,有的人认为宋江接受招安是“忠君”行为;有的人则能发现梁山好汉那种急公好义、见义勇为、慷慨大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行为,等等。商务印书馆推出的“价值阅读”《水浒传》,发扬它好的一面,摒弃它坏的一面,不失为一种阅读名著的方法。总之,《水浒传》能列入四大名著之一,就有它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地方。
(马瑞芳,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