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扬州运河世界遗产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王虎华主编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大运河区别于一般遗产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它仍在使用当中,它最初的基本功能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因此被称为“活态遗产”。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原主席刘枫指出:“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积淀丰富的文化遗产长廊,更是一条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的文化经济黄金通道。”(《切实做好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发言)其中,“活着的、流动的、发展的”三大特征,很好地体现了运河的“动态和活态”特性。大运河跨越不同的自然区、水系和文化区、行政区,沿途又与大大小小的自然河流以及原有的城市、村镇密切关联。运河遗产既包括运河河道本体及水工建筑,也包括附属的管理以及因运河而兴的各类事务;既包括运河物质文化遗存,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存;既包括地上遗产,也包括地下遗存;既包括人文遗产,也包括开凿运河对自然环境的改变。罗哲文先生也指出了大运河遗产的复杂性特征:“大运河的本身躯体就由自然与人工组成,集自然与文化于一体,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结合,又是还在流淌着、活着并且还要继续活着发挥其本身功能的遗产,可以说集现在所有遗产形式之大成。”

扬州是大运河的发祥地,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挖了沟通江淮的三百里邗沟,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此后近2500年里,扬州以运河促进了大江南北多元文化的交流,沿运河地区形成了众多底蕴深厚、文化璀璨的特色古镇,其遗存在全国沿大运河地区中是最丰富的。大运河扬州段是水运作用最为长久的“活文物”,作为历史上漕运和盐运最早、最重要的河段,其航运功能一直没有中断,河道通畅,是展现大运河全部运输历史的真实写照。

大运河自公元前486年开凿邗沟算起,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时间跨越18个世纪。在24()0多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地开凿、完善和维护,大运河先后形成了两个全国统一性的水上交通体系,即隋唐宋时期的南北大运河与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成就了完整的中国大运河格局。在这跨越近2500年的两个全国统一性的水上交通体系中,扬州都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清代运河统计,大运河扬州段最东端位于今江都区仙女镇东的褚山坝,最西端位于今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林业庄,大运河扬州段最南端位于今邗江区的六圩渡口(或者瓜洲古渡),最北端位于今宝应县北小涵洞,大运河扬州段全长174公里。

扬州运河航道遗存主要有古邗沟故道、淮扬运河主线(扬州段)、高邮明清运河故道、邵伯明清运河故道、宝应宋泾河、平津堰、子婴河等。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和白马湖为扬州运河航道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扬州运河的堤坝遗存主要有高邮东西运堤、宝应古堤等。古运河上有很多节制闸坝,如瓜洲船闸、扬州船闸、邵伯船闸、宝应减水闸等。津渡遗址主要有瓜洲古渡、扬子津(高昱寺)渡口、宝塔湾(鉴真东渡码头)、东关古渡、茱萸湾、邵伯镇的“大马头”、高邮御码头、高邮马棚湾等。运河沿岸古城遗址有隋至宋扬州城遗址、明清扬州古城、高邮明清古城等。文化名镇有射阳湖镇、安宜镇、汜水镇、界首镇、高邮镇、车逻镇、邵伯镇、湾头镇、大桥镇、瓜洲镇、真州镇、十二圩镇等。古建筑和园林及其遗址包括瘦西湖、文昌阁、个园、何园、大明寺、卢氏盐商住宅、逸圃、吴道台宅第、汪氏小苑、观音山等。古墓葬包括沈家山春秋战国时期古墓葬、以神居山汉墓为代表的西汉刘氏王族墓、杨庙五代砖室墓、西湖曹庄隋炀帝陵、普哈丁墓和火宾卿墓石刻等。庙宇道观包括大明寺、欧阳公祠、旌忠寺、仙鹤寺、西方寺、平山堂、重宁寺、文峰寺、宝应圆通寺、高邮镇国寺、邵伯法华寺(来鹤寺)、凤凰岛护国禅寺、湾头山光寺、高邮泰山庙、孚佑宫、琼花观、天宝观、露筋祠、都天庙等。

运河扬州段保存了大量与运河相关的神话及民间传说,主要有常遇春巧对联姻、隋炀帝凿河看琼花、史可法柳巷听琴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黄滇画媒人图、凤凰歇脚遗羽成岛、隋炀帝泰安寻妹、露筋祠与三十六湖楼、一块玉石的“感恩”传奇、龙梗传说、一盘棋谱一卷梦、瘦西湖的传说等。特色民俗主要有维扬灯会、观音山庙会、六月六晒伏、送灶老头升天、老风俗“扬州奶奶经”等。在运河文明与民间艺术结合的历史过程中,运河两岸的劳动人民为后人创造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深厚感染力的、富有艺术张力的、享誉海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雕版印刷技艺、扬派剪纸和广陵派古琴艺术,还有扬州玉雕、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木偶、扬派盆景、扬州民歌、扬州弹词、木偶戏、竹西谜语、扬州炒饭、扬州竹刻、傩舞(跳娘娘)、江都漆画、平绣(扬州刺绣)、灯彩(扬州灯彩)以及宝应捶藕和鹅毛雪片制作技艺等。与运河相关的传统技艺主要有淮扬菜制作技艺、雕版印刷技艺、扬州漆器髹饰技艺、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盆景技艺(扬派盆景技艺)、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绒花制作技艺、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扬州“三把刀”等。

大运河的贯通一方面使运河沿线区域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为运河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广泛交流的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源于齐鲁地区和中原地区,大运河的贯通为传统文化向江淮地区、江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扬州的繁荣和大运河息息相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开启了扬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扬州古为春秋邗国,汉代发展为一方区域中心。隋朝南北大运河开凿以后,扬州成为江南漕运和盐运中心。盛唐时,扬州富甲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美誉;唐代中晚期,扬州是沟通南北交通的咽喉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成为富裕、繁荣的象征,是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的魅力之城,有着“淮左名都”的美誉,更是一座人们憧憬的富庶城市。清代扬州,因河而兴,再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食盐集散基地和南北漕运要冲,并因此而达到了当时中国城市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上八大都会城市之一。

P44-46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扬州运河概述

 一、扬州运河历史演变

 (一)扬州运河的早期演变

1.邗沟的开凿

2.吴王刘濞开茱萸沟

3.陈登开邗沟西道

4.绕湖而行的晋时邗沟,

5.最早的入江通道仪扬运河

 (二)隋唐时期扬州运河的演变

1.隋文帝开山阳渎

2.隋炀帝拓宽改凿邗沟西道

3.开元年间齐浣开伊娄河

4.杜亚疏浚城内官河和王播开七里港河

 (三)宋元时期扬州运河的演变

1.宋代关注运河堤防

2.引领世界的船闸技术

3.黄河夺淮对后来漕运的影响

4.元代扬州运河的演变

 (四)明清时期扬州运河的演变

1.河湖分隔工程的早期尝试

2.里运河的全面形成

3.瓜洲港的整治

4.靳辅的精品工程

5.导淮人江始末

 (五)近现代扬州运河的治理

1.民国年间对运河的治理

2.扬州里运河的新生

3.扬州里运河的振兴

4.里运河“三改二”工程的实施

 二、大运河扬州段的时空特征

 (一)作为活态遗产的大运河扬州段

 (二)拥有最复杂水系和最丰富景观的大运河扬州段

 (三)治水理念最前沿、治水科技最先进的大运河扬州段

第二章 扬州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中的贡献

 一、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

 二、大运河世界遗产简介

 三、扬州的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

 四、扬州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中的贡献

 附录

应当重视扬州古运河文化的展示研究与弘扬王虎华

关于加强扬州古运河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扬州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政协扬州市委员会关于加强扬州古运河保护与利用的建议案

关于加快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的信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

《扬州古运河》序徐益民

在《扬州古运河》首发式上的讲话钱玉荣

应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刘枫等58位全国政协委员

扬州:中国运河第一城——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考察扬州古运河文化纪略王虎华

弘扬扬州运河文化打造扬州“运河之旅”王克胜

千秋风韵古运河王虎华

扬州古运河概况及保护与“申遗”的建议政协江苏省扬州市委员会

延续历史传承文明王燕文

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研讨会概况扬州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关于加强沿运河古镇保护的建议扬州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2007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综述王虎华

《运河名城·扬州》序王燕文

我所经历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王虎华

扬州对大运河申遗成功的贡献及其深远影响洪锦华

关于大运河遗产保护和利用情况的汇报扬州市人民政府

第三章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扬州段点

 一、大运河扬州段的世界遗产段点

1.淮扬运河扬州段

2.古邗沟故道

3.里运河(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

4.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

5.扬州古运河

6.瓜洲运河

7.刘家堡减水闸

8.盂城驿

9.邵伯古堤

10.邵伯码头

11.瘦西湖

12.天宁寺行官(含重宁寺)

13.个园

14.汪鲁门住宅

15.卢绍绪盐商住宅

16.盐宗庙

 二、大运河扬州段世界遗产的特性

第四章 扬州运河其他重要段点

 一、运河水工遗产

1.宝应明清运河故道

2.宝应古堤

3.宋泾河及跃龙关

4.界首小闸

5.清水潭

6.子婴河及闸

7.康济河故道

8.里运河东西堤

9.万家塘

10.高邮御码头

11.高邮御码头水则

12.耿庙石柱

13.平津堰

14.茱萸湾古闸

15.运盐河(通扬运河湾头至宜陵段)

16.白塔河

17.仪扬河

18.乌塔沟

19.龙河

20.珠金沙河(沙河)

21.七河八岛

 二、运河相关遗存

1.马棚湾铁犀

2.邵伯铁犀

3.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署

4.隋炀帝陵

5.文峰塔(文峰寺)

6.大明寺

7.仙鹤寺

8.普哈丁墓园

9.镇国寺塔

10.净土寺塔

 三、运河聚居群落

1.何园

2.小盘谷

3.岭南会馆

4.贾氏盐商住宅

5.许榕楫盐商住宅

6.廖可亭盐商住宅

7.汪氏小苑

8.刘庄

 四、运河城池遗址

1.唐子城遗址

2.宋夹城遗址

3.南门遗址

4.北门遗址

5.东门遗址

6.西门遗址

7.高邮古城

8.高邮南、北门大街

第五章 扬州运河世界遗产的保护

 一、世界遗产保护要求及理念

(一)世界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遗产保护样本之一:雅典卫城的跨世纪修缮

 2.遗产保护样本之二:江南名楼的遗憾

(二)扬州运河遗产段点的特征和遗产建筑保护修缮的国际规范

(三)遗产保护的“中国式道路”

 二、扬州运河世界遗产段点的现状及其与保护要求的差距

(一)保护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落实

(二)遗产本体及环境、景观保护与研究

(三)运河遗产的展示利用

(四)运河遗产的管理服务

(五)运河遗产的监测预警

(六)运河遗产的档案工作

(七)关注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扬州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的努力方向

(一)呼唤专业遗产保护工作者

(二)细节决定遗产保护的品质感

(三)扬州大运河遗产河道保护利用设想之一:独一无二的古城景观

 1.以遗产河道为依托,建设城市交通的步道系统

 2.整治遗产河道水质和环境,建立水上公交系统

 3.以大运河为依托,建立环城敞开型城市文化空间

(四)扬州大运河遗产河道保护利用设想之二:前景无量的水上游览

 1.创意策划游船上的活动

 2.打破体制藩篱做大投资平台

 3.打造“水上美食街”凸显扬州优势

 4.大运河扬州段水上游览线的整体创意衔接

第六章 扬州运河世界遗产大事年表

 一、扬州运河大事年表

 二、扬州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大事年表

序言

当地时间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表决,正式宣布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扬州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坚定了扬州人的文化自信。

中国大运河是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的伟大工程,是足以激起民族自豪感的超大文物,完全有资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邗沟是千里运河的起始河段。在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的伟大工程中,邗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追寻大运河的滥觞之地,便会来到扬州。

扬州在大运河的辉煌历史上有着无比的荣耀,因而在大运河保护中也理应承担更重的历史责任。回顾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过程,扬州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直面挑战,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扎实工作,写就了作为牵头城市为大运河申遗成功贡献智慧与心血的光辉篇章。让我们感到欣慰和荣耀的是,在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这一伟大事业中,扬州市政协发挥了重要作用,扮演了重要角色。

从2003年起,市政协文史委就开始致力于保护扬州古运河的一系列实际工作,为之呼吁、宣介、建议、编辑出版资料书籍。2003年底,我们在扬州市政协论坛上呼吁重视对运河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并建议将“加强扬州古运河保护和利用”作为次年主席会议协商课题,获得通过。2004年7月,课题调研正在进行期间,传来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中国大运河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消息。10月,市政协五届二十五次主席会议就加强扬州古运河保护和利用议题与市委、市政府协商,并提交了建议案,指出要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充分认识古运河的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于古运河的重要性、广大市民对它了解的缺乏,以及相关专著的缺失,2005年我们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编撰《扬州古运河》一书。该书于2006年1月出版,填补了古运河史料专著的空白,成为宣传扬州古运河的重要载体。调研协商和文史专辑的紧密结合,既提升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古运河重要性的认识,又推动了政府决策和我市运河保护工作的实际开展,从而使关于古运河保护调研成果的落实达到了最佳状态。

2005年12月。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专家致信沿运河城市市长,呼吁重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这封信引发全国“大运河申遗热”的直线升温。2006年3月,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了《应当高度重视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启动“申遗”工作》的提案。5月,全国政协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考察活动。5月18日,全国政协考察团来扬州考察调研,扬州市政协考察团提交了由文史委负责起草的《扬州古运河概况及保护与“申遗”的建议》,从确定申遗牵头单位、统一对申遗意义的认识、用创新思路加快申遗工作进程、尽快制定申遗技术规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2006年5月22日全国政协会同有关部委召开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研讨会”上,以市政协文史委为主起草的扬州市政府市长在会上的发言,产生了良好反响。

2006年,市政协文史委又联合建设局、文化局、规划局和各县(市、区)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沿运河古镇进行了调查考察。7月,向市政协五届四十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强沿运河古镇保护的建议》,与市政府协商,指出要从大运河申遗的高度充分认识沿运河古镇保护的重要性,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媒体的关注。

全国政协文史委在推动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该委决定与运河沿线城市政协协作,编纂一套“运河名城”丛书。市政协文史委积极呼应,立即组织了《运河名城·扬州》一书的编写。该书于2009年9月出版,成为“运河名城”丛书的第一本,被全国政协文史委分送给大运河沿线城市政协作为“样书”。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传来,扬州人民欢欣鼓舞。7月4日,市政协文史委专门组织文史委员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畅谈申遗成功以后如何加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会后,我们根据会议纪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打响“中国大运河第一城”品牌》的“社情民意”。7月20日,扬州市政协主席洪锦华接受《公共外交季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要总结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经验,使之延续和放大,扩展到整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上。”

回顾以往,扬州市政协为大运河扬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国、省、市政协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肯定与公认。展望未来,怎样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大运河的文化精神,培育新的属于运河城市的文化生产力,在努力建设“中国大运河第一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还需要各方面更加发奋有为的努力。有鉴于此,我们编写出版了这本《扬州运河世界遗产》,从阐释大运河扬州段重要文化遗产点段物理空间和文化内涵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大运河扬州段的历史变迁,系统介绍了大运河扬州段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16个段点,并且系统介绍了大运河扬州段还没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其他重要段点。重新整理大运河固有的文化资源,研究运河文化的历史内涵,还原与阐释扬州文化的深层结构,并通过这些介绍、研究和阐释,以期加强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扬州段点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加强对大运河扬州段尚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段点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确定编写本书的主旨所在,也是我们将本书奉献给各位读者的初衷,期望藉此与社会各界进行探讨切磋。

扬州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15年11月

内容推荐

王虎华主编的这本《扬州运河世界遗产》从阐释大运河扬州段重要文化遗产点段物理空间和文化内涵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大运河扬州段的历史变迁、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16个段点及尚未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段点,并通过这些介绍、研究和阐释,以期加强对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扬州段点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加强对大运河扬州段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段的保护和利用。

编辑推荐

大运河扬州世界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所拥有的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由王虎华主编的《扬州运河世界遗产》一书旨在汇集大运河扬州世界遗产段点(包括后备段点)的相关文史资料,以资料的全面丰富、真实可靠见长,成为展示扬州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基础性著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