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包公案/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明)佚名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是一套写给儿童的通俗文学读物,涵盖四大名著及其他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以简洁有趣的文字讲述耳熟能详的故事,以精美的插图及历史般的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培养孩子们的文学胃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艺术滋养。

这本佚名著的《包公案》是其中一册。

内容推荐

佚名著的《包公案》讲的是清官包拯利用种种蛛丝马迹,为百姓断冤案、奇案,替无辜受害者主持公道的故事。包拯就像是中国的福尔摩斯,他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爱民如命,令人佩服。在漫长的专制社会中,百姓们喘息在深重的经济和政治压迫下,有冤难申,包公的形象折射出他们内心对公平和正义的强烈渴望。

目录

公堂上的石灰圈儿

蝴蝶梦

石狮子的眼睛

黄菜叶

大龟告状

盆儿鬼

鼻子里的铁钉

会说话的仙音盒

包大人牵驴儿

穿红衣的姑娘

香罗帕与绣花鞋

碧油潭里的千年金鲤精

安住认亲记

五鼠大闹公堂

奇冤报

神奴儿

画轴里的秘密

狸猫换太子

试读章节

海棠泣不成声,抽抽搭搭地说:“姐姐,我会走的!员外的家产我一分也不要,单单让我带寿郎孩儿走吧!”

不料马大奶奶却说:“哼!寿郎是我马大奶奶的儿子,不是你的!”

海棠惊出一身冷汗,叫道:“我原不曾毒死员外,你说我毒死的;我怀胎十个月生的孩儿,你说不是我的儿!姐姐,你未免也太狠毒了呀!今天你不让我带走寿郎,我断断不离开马家一步。”

“你不滚?也罢,我们就一起到衙门见青天大老爷去!”

“我不曾做亏心事,宁可同你打官司!”

俗话说:“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马大奶奶为了想和赵令史长久在一起,不惜用计毒死马员外,侵占马家家产;她又怕寿郎如果跟着海棠走,长大以后免不了会回来争马家财产,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连别人的孩儿也要强占。

马大奶奶拉着海棠的手来到郑州衙门。她胸有成竹,知道这场官司一定会打赢。因为郑州太守苏顺是个见钱眼开的昏官,马大奶奶早就暗中嘱咐赵令史送上许多白花花的银子,接着又买通替寿郎接生的刘四婶以及街坊邻居,上公堂做假证。

人的黑眼珠子,见了白银子,哪个不要呢?可怜海棠在酷刑的拷问下,终于委屈招认,被押送开封府定罪。

开封府的主审大老爷包公一接到海棠的案子,立刻起了疑心,暗想:“毒死亲夫也是常有的事,却不曾听过要抢人家儿子的,这其中恐怕有冤情。”于是,立刻派手下访察案情,而后点鼓升堂,重新审案。

包公一入座,便问马大奶奶:“马寿郎果真是你的孩儿?”

马大奶奶回道:“马寿郎的确是我的孩儿,接生的刘四婶和街坊邻居都可以作证。”

包公不作声,推想了一会儿,令左右拿了一碗石灰,在地上撒成一个圆圈,唤马寿郎站在圈内。然后对马大奶奶和海棠说:“听着,你们二人各站一边,谁能把孩子拉出石灰圈外,谁就是孩子的亲娘。”

一声喝令,那边的马大奶奶使尽浑身力气拉扯孩子;这边的张海棠眼眶里充满泪水,虽然也抓着孩子的胳膊,却不曾出些力气拽拉。一眨眼工夫,孩子跌跌撞撞地被拉到马大奶奶那边。

包公喝道:“张海棠,这孩儿分明不是你的,你竟敢强夺!左右,拉下去重重打!”

海棠吃了几板子后,包公又命她和马大奶奶再拽拉一次。结果情形仍然一样。包公大声问道:“张海棠,为什么你三番两次都不肯用些气力?”

海棠挂着两行泪,悲痛地说:“请大人息怒。民妇自从嫁给马员外,经过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以及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才将寿郎这孩儿拉扯长到五岁。他是我的骨、我的肉长成的。我宁可被大人的棍子打死,也不忍看着孩子细小的胳膊被扭折!”

谁是孩子的亲娘终于明白了。要观察一个人就要先看他的动机,包公果然厉害,只画了一个小小的石灰圈儿,便辨出真假亲娘。他拿起惊堂木一拍,对马大奶奶喝道:“好个狠毒的妇人,不但毒死亲夫,嫁祸别人,还想夺人儿子,强占家产!左右,听着,拘拿赵令史到案听审!”

马大奶奶没有料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吓得胆飞魂丧。而赵令史一到公堂,为了推卸罪名,一五一十地将马大奶奶的阴谋全部供了出来。马大奶奶听得张口结舌,无话可说,只好乖乖画供。

包公看了供状,立刻宣判:“郑州太守苏顺贪赃枉法,免去官职,永不任用;刘四婶及街坊邻人受贿作假,各罚八十大板;马大娘及赵令史合谋毒死马均卿,强夺别人孩儿,并贿赂官府,收买证人,罪大恶极,明日午时推到东市处斩;张海棠无罪获释,马家所有家产都归张海棠与马寿郎所有。”

张海棠听罢,满心欢喜,拉着寿郎跪到堂上,再三向包公叩谢。围在衙门前观看的百姓,见到作恶的人终于自食其果,不禁鼓掌称好;对包大人高妙的断案本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称颂不已。P24-26

序言

华一书局的负责人纪斌雄先生、总编辑郑昆先生一起来看我,将新近出版完成的《儿童启蒙文学》。摊在桌上。纪先生说:“华一专门出版儿童读物,所抱的宗旨是全心全力为儿童教育服务。曾先生!请看看我们这套书是否够格!”

这套《儿童启蒙文学》包含十二种,它们是《三十六孝》《唐诗》《成语故事》《三字经》《千家诗》《论语》《朱子治家格言》《千字文》《宋词》《幼学琼林》《诗经》《菜根谭》。我一本一本地翻阅,觉得改写或说明的文字非常生动活泼,美工设计尤其引人入胜,加上装订精美,不要说儿童,就是青少年,乃至于成年人,也都要爱不释手,难怪“文工会”要颁予“优良读物奖”。

郑先生说:“这两年来,我们有一个构想,那就是如何为儿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我们认为以最谨严审慎的态度来改写编辑历代名著,使之适合儿童的脾胃,是使文学往下扎根的重要法门,我们期望引发儿童将来阅读原著的兴趣。这也是我们为文化薪传所要尽的一份心意。”

由于《启蒙文学》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评价已一天高似一天,纪先生和郑先生对于“为儿童打文学底子”增加了无比的信心,紧接着筹划了另一套《儿童通俗文学》,几经研讨,终于决定了这样的书目:《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封神传》《老残游记》《聊斋志异》《济公传》《包公案》《儿女英雄传》《唐人传奇》《隋唐演义》《征东征西记》《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施公案》《郑和下西洋》《儒林外史》《镜花缘》《今古奇观》。

所以把这二十种小说合称“通俗文学”的缘故,是因为它们一向家喻户晓,流传既久且远。无论它们的原始是出自民间说唱或是文士笔墨,而以其广播各阶层,历久弥新,则其所蕴涵的民族意识、思想与情感必然极为深厚,其间不止有共鸣的心声,而且有赖以生生不绝的脉息。也因此,里面的许多故事,好似是人们亲身经历而津津乐道的事迹;其间的许多人物,宛然是人们耳闻目睹而可资殷鉴的典型。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对它们一无所知,便似乎短缺了最起码的根源。

然而今日我们所处的是突飞猛进的科学时代,所过的是熙来攘往的匆遽生活,许多人已深深感受到似乎短缺了什么;于是政府也有了文化复兴的呼吁和文化建设的倡导。华一书局既然以文化薪传自期许,以儿童教育为旨归,那么在《启蒙文学》之后,进而推出《通俗文学》,可以说是积极而正确的路途。文学的打底与文化的扎根,取诸传统、始自孩提,如此方能不失本然,易于培植。倘若孩子自小即能接受传统文学和文化的熏染陶冶,那么长大以后定然可以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这二十种《通俗文学》,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在编写上第一考虑的是,务使儿童一书在手即兴会盎然,从盎然的兴会中循循善诱,使之感染文化的气息,使之遨游文学的园林。因此,故事的选择与安排极尽经营,文字的运用与斟酌颇费苦心,插图的构思与配合相得益彰,而版本的依据讲求古老与通行,此外更辟有特栏,取名“你知道吗”,以最简洁的文字介绍书中提到的地名、人名、器物,或一些比较专门的知识。凡此都是为了使儿童赏心悦目,欣欣然、陶陶然地奉作良师、结为益友。所以华一书局为儿童所献上的这二十道“佳肴”,不只是色香味俱臻善美,而且营养丰富,吸收容易,其为贤家长用作佳子弟的“滋补”,必是很自然的事。而佳子弟从小经过此番“滋补”,也必然可以打下良好的文学底子。

近年我由感觉而肯定学术反哺社会的重要,所以主张专门或艰深的学术,应当适时地予以通俗化,使更多的人能够共同地享有它的好处;也因此在了解华一书局的旨趣之后,乐为参与其事,担任这二十种《通俗文学》的校订人,竭尽一己之力,使之在原有的良好基础上,庶几趋于完善。我相信“为儿童教育而服务”的宗旨,是可以一直得到喝彩的。

曾永义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中文系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1: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