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涛编著的这本《装甲与法兰西--战后法国的坦克装甲战斗车辆》以五篇的篇幅,再现了二战后法国坦克工业的发展历程。具体包括:战前的试验型号、艰难的复兴——ARL-44重型坦克、重装甲荣耀——AMX-50重型坦克、最经典的“后来者”——AMX-30主战坦克、高卢重锤——AUF-1自行榴弹炮。
在工业时代,坦克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工业体系大协作产物。换句话说,坦克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工业实力和国际威望。这或许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1944年8月27日,刚刚进入巴黎两天的戴高乐将军会急匆匆地对法国工业界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迅速恢复法国坦克的研制和生产,自由法国军队将用它们参加最后的对德作战。”这句话中包含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邓涛编著的这本《装甲与法兰西--战后法国的坦克装甲战斗车辆》的立意也正在于此。事实上,战后的法国坦克工业,可以认为是法国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一个缩影。本书以战后法国研制的AMX-13、ARL-44、AMX-50、AMX-30、AMX-32、AMX-40、AMX-56以及其他装甲战斗车辆的研制背景、设计意图、技术特点、生产服役情况、作战使用历程为主轴,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战后法国坦克工业是如何从一片瓦砾中走向复兴和辉煌的。
前言
第一篇 战前的试验型号
一、背景
二、ARL V39
三、SOMUA S40/SAu 40
四、FCM F1
五、雷诺GIR
六、潘哈德AM40P
七、本篇小结
第二篇 艰难的复兴——ARL-44重型坦克
一、背景
二、研制
三、研制结构特点
四、装备与使用情况
五、本篇小结
第三篇 重装甲荣耀——AMX-50重型坦克
一、背景
二、AMX-M4与德式思维的死胡同
三、变革与抉择
四、主要技术特点
五、选型与改进
六、AMX-50B与T-10的对比
七、政治困境与技术缺陷
八、主战坦克与反坦克导弹的挑战
九、本篇小结
第四篇 最经典的“后来者”——AMX-30主战坦克
一、背景
AMX-13研制背景的链接
会议背景链接
戴高乐与“谢尔曼”链接
马其诺式军事陷阱链接
AMX-50补充说明
法国陷印支战争泥潭链接
二、“欧洲联合坦克”——AMX-30的“原点”
“欧洲军”计划破产链接
三、“欧洲联合坦克”的破产与AMX-30的单干
“欧洲联合坦克”计划破产的政治背景链接
四、设计理念与技术特点
五、AMX—30B的定型与结构解析
法国退出北约的原因链接
戴高乐访苏链接
六、烧死异端?——对AMX-30B的简单评价
法国与北约关系链接
七、本篇小结
第五篇 高卢重锤——AUF-1自行榴弹炮
一、背景
二、研制动因
三、“拿来主义”的底盘
AMX-30链接
四、时代先进性的标杆——极具特色的火炮/炮塔系统
五、毁誉参半——对AUF-1155mm自行火炮系统的整体评价
六、生产、装备和服役情况
七、后续改进
八、本篇小结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