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席德强、汪立春编著的《迷人的生物学(第2版)/牛顿科学馆》结合多年生物教学的体验和积累的丰富资料,立足于激发中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和欣赏自然,着眼于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为中心,以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为着眼点,以生命科学的奥秘为主线,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迷人的生物学(第2版)/牛顿科学馆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席德强、汪立春编著的《迷人的生物学(第2版)/牛顿科学馆》结合多年生物教学的体验和积累的丰富资料,立足于激发中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和欣赏自然,着眼于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唤醒学生学习热情为中心,以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为着眼点,以生命科学的奥秘为主线,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科普读物。 内容推荐 由席德强、汪立春编著的《迷人的生物学(第2版)/牛顿科学馆》对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生物界分门别类的进行了介绍。全书分七篇,分别为迷人的植物学、迷人的动物学、迷人的人类生物学、迷人的微生物学、迷人的生态学、我们不能忘记的人物——近代著名生物学家简介、生命科学进步的风向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趣闻。 纹理细密、如真如幻的硅化木是怎样形成的?植物也能为人供血吗?恐龙、猛马象为什么会灭绝?它们灭绝的原因一样吗?自己挠自己为什么不会觉得痒?大脑是越大越聪明吗?我们的大脑空间还有多少潜能未被开发?……相信广大学生读过这本书后,会对生命科学产生浓厚兴趣,了解些许探索生命奥秘的途径和方法,为继续学习和发展给予有益的帮助。 目录 第一篇 迷人的植物学 第一章 关于植物的趣闻 一、路边的神秘植物——曼陀罗 二、北方的一种寄生植物——槲寄生 三、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四、香蕉的遗传型及繁殖 五、你了解食虫植物吗 六、植物之最 第二章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植物的传粉谋略 二、渴不死的植物——植物对于旱的适应 三、冻不死的植物——植物对寒冷的适应 四、成不死的植物——植物对盐碱环境的适应 第三章 植物的进化 一、为什么花是红的,果是圆的 二、植物的进化历程 三、硅化木——一树木也能变成石头 第四章 植物的利用与保护 一、杂交育种的过去与现在 二、植物有望为人供血 三、沙棘的生物学特性与开发利用 四、我国珍稀植物简介 第二篇 迷人的动物学 第一章 关于动物的趣闻 一、昆虫趣闻 二、鱼类趣闻 三、鸟类趣闻 四、哺乳动物趣闻 五、动物之最 第二章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一、动物的捕食 二、动物的逃生 三、沙漠动物的觅水妙法 四、动物间的信息传递 五、秃鹫是怎样炼成的 六、哺乳动物为什么是最高等的动物 第三章 动物的进化 一、已经灭绝的动物 二、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内在因素 三、动物的现在与过去 四、沧海桑田的演化——化石浅谈 第四章 动物的利用与保护 一、狗一——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二、生物防治 三、仿生学——动物带来的启发 四、我国的珍稀动物简介 第三篇 迷人的人类生物学 第一章 人体的秘密 一、几种人体必需金属元素 二、输血的知识 三、关于人脑的一些有趣的秘密 第二章 人类的衰老与疾病 一、我们为什么会慢慢变老 二、糖尿病 三、你对癌症了解多少 四、常见的遗传病简介 第三章 人类生物学的进步与争鸣 一、试管婴儿 二、克隆人——我们的福音还是噩梦 三、科学进步的双刃剑 第四章 人类进化的历程 第四篇 迷人的微生物学 第一章 关于微生物的趣闻 一、大肠杆菌 二、猴头菇 三、奇妙的冬虫夏草 第二章 微生物的致病性 一、感冒 二、艾滋病 第三章 微生物的利用 一、疫苗 二、酿酒 三、制醋 第五篇 迷人的生态学 第一章 草原上的明珠——达里诺尔 第二章 日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 一、水葫芦 二、加拿大一枝黄花 第三章 蝗灾的原因和防治 第四章 我们不在了的未来 第六篇 我们不能忘记的人物——近代著名生物学家简介 一、达尔文小传 二、遗传学的先驱——孟德尔 三、遗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 四、现代生物分类学的奠基人——林奈 五、微生物学的创始人——巴斯德 六、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 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第七篇 生命科学进步的风向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趣闻 一、条件反射学说 二、磺胺药的发现 三、青霉素的问世 四、笑病之谜 五、神奇的生物导弹 试读章节 一、路边的神秘植物——曼陀罗 有一幅埃及的壁画告诉我们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这是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产生欣快感。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也是曼陀罗。古代的武士还将它制成“蒙汗药”,使敌人全身瘫软无力甚至失去知觉。曼陀罗因为有这些独特的作用而受到多方面的关注。既有人用它来造福社会,也有人用它来为非作歹。 在温带,曼陀罗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主茎常木质化,株高50~150cm,全株光滑无毛,有时幼叶上有疏毛。上部常呈二叉状分枝。单叶互生,叶片为宽卵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在叶腋或枝杈处;两性花,花冠喇叭状,白色至紫色,五裂,有重瓣者;雄蕊5,全部发育,插生于花冠筒;花萼5齿裂筒状(图1~1、图1~2)。蒴果直立,表面有硬刺,卵圆形。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通常采用播种法繁殖。 误食曼陀罗中毒的临床表现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一般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潮红、发烧等。食后2~6小时可出现谵妄、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曼陀罗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3枚或种子3~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儿童较敏感,剂量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且伴有嗜睡现象。此外,外敷曼陀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比口服者更快。 曼陀罗的药用价值 曼陀罗,中药名洋金花、山茄子、醉人草、闹阳花、透骨草、喇叭花、风茄或野麻子等,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其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外,还作治疗癫痫、蛇伤、狂犬病的药物,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及风湿、跌打损伤等,但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二、北方的一种寄生植物——槲寄生 1.槲寄生的生物学特性 在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成片的树林里,经常能看到一种寄生在榆树、杨树上的常绿半寄生植物——槲寄生(图1~3)。 槲寄生属于槲寄生科(Viscaceae)槲寄生属(Viscum),学名榆树寄生、白杨寄生(mistletoe)。当地百姓因其冬天也是绿色的,称之为“冬青”。槲寄生为小灌木,高30~60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叶肥厚,单叶对生,生于枝端,无柄,近肉质,椭圆状披针形,主脉5出,中间3条显著。果为圆形,橙红色,富有黏液质。花期为每年4~5月,果期通常在9月。 2.槲寄生与宿主的关系 槲寄生其实是一种半寄生植物,它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特化为寄生根,导管直接与宿主植物相连,主要从宿主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图1~4)。但它的寄生也绝不是简单地吸收一点营养,它还通过自己的一些分泌物抑制榆、杨的生长,引起树叶早落,次年发芽迟缓。寄生得多了,它还会引起宿主的顶枝枯死,叶片缩小,这会对宿主造成伤害,但对槲寄生是有利的,使它有机会接触到充足的阳光。一般情况下,寄生生物对宿主的危害都是不太严重的、轻微的、不致命的,这样有利于它持续地获得营养,长久地寄生下去。但如果寄生的冬青太多了,超过了宿主能承受的限度,将会导致一棵大树枯死的现象(图1~5、图1~6)。 3.槲寄生的药用价值 当然,槲寄生也不是完全没用的,它可作药用。《中国药典》、《中华本草》都有记载,槲寄生性平,味甘、苦。归肺、肝、肾、脾经。败毒抗癌,祛风除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胎动不安。有些地方的百姓还常用开水浸泡了槲寄生的枝叶泡脚,以此治疗冻伤。在我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把其列为上品,它也是近年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 有专家预测槲寄生有望成为继紫杉醇之后又一种神奇的天然抗癌药。近年来,槲寄生提取物的免疫调节活性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已成为体外研究的重要课题。采集新鲜槲寄生全株植物用水提取,其水提物具有多种抗癌效果,可以治疗乳腺癌、胃癌与结肠癌等常见肿瘤疾病,对肺癌也有一定治疗作用。由于槲寄生为民间常用药用植物,对人体十分安全,现在很多国家都有专家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傅炜昕,于笑难,梁再赋等《槲寄生Lectin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P3-7 序言 2009年,席德强老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科普书《迷人的生物学》。在这本小册子里,他对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生物界分门别类地进行了介绍。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用生物学领域的种种奇妙迷人的现象阐明生物体的一些基本规律,用一本书将生物学知识有机地串联了起来。我认为,作者从自己积累的丰富资料当中汲取精华,立足于激发中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研究自然和欣赏自然,着眼于生物学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中心,以大自然的神奇秀丽为着眼点,以生命科学的奥秘为主线,写出的这本科普读物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虽然比较单薄,但内容很系统,是作者多年积累、研究、感悟的成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而被很多大学和中小学图书馆收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培养孩子成才,首先应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然后再培养他对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兴趣。最成功的人生是将兴趣与事业结合起来。《迷人的生物学》第一版面世以来,受到了多方面的好评。有的学校将此书定为校本教材,有很多学校将此书推荐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由于此书语言精练,趣味性较强,小朋友们非常爱读。有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曾把《沧海桑田的演化一一化石浅谈》一节在班级里背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学习《化石》一节的课文有了比较翔实的课外资料。还有一名初中生读了这本书之后,对植物观察产生了浓厚兴趣,课外时间经常到野外去采集植物标本,立志长大成为植物学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如果有一部分学生在阅读本书之后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那么本书的再版就非常有意义。 转眼之间,六年过去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决定推出《迷人的生物学>>第二版。席德强老师对书中的内容进行了较多的修改和完善,希望本书能带给更多同学阅读的乐趣和学习的快乐。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 郑春和 2015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