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看出了我的犹疑。脸上浮现出惶恐的表情。罢罢罢,别人开得,我也开得,有什么好怕的。军心不可动摇。我深吸一口气,挤出一丝微笑,跨上驾驶座,扣好安全带,点火,松手刹,挂挡。“都上来了吗?”“都上了。”“那好,走起……”我松开脚刹,踩下油门,房车慢慢挪出了租车公司的大门。
6个月前,Lellv在一个旅行专业网站上发了个召集帖,要去澳大利亚大洋路房车自驾,立即获得了一片响应。小时候,看电影《叶塞尼亚》,对那种开着大篷车一路流浪、四海为家的生活十分羡慕——无所谓始终,无所谓追求,心无羁绊,歌舞相伴,满眼都是新鲜,车停便是故乡.那是多么艺术的生活,多么精彩的人生啊!从那个时候起,我心里就种下了流浪的情结。现在看起来,有这种情结的不止我一个。开着房车去旅行,也许就是对这种情结的小小释放吧。
明天就是十一了,澳洲还在春天,依然春光烂漫。阳光正好,温暖的光线透过驾驶窗洒在身上,舒适而惬意。小伙伴们都没有说话.他们知道,开头的路程必须让我集中精力,以百倍的精神去应付。他们是一群有素养的小白领,温文尔雅,理性自制。这里,请允许我把我的小伙伴们介绍一下(以出场先后为序):Kellv,上海外企白领,网上召集人,英语达人;Lilv,杭州国企HR,英语达人;那马,安徽媒体资深记者,摄影师;小吴,杭州某外资银行IT,浙大计算机硕士;蓝心.杭州某民营企业建筑设计师,此行的后勤总厨。
开车上路才晓得,这房车真重。我不是说它体量大,我是说它的方向盘重、离合器重。而且看起来这辆福特房车三档比较难挂,有时要挂两三次才能挂上,要弄顺溜还需要点技巧。澳洲公路是靠右行的,我之所以敢把恁大的房车开上路,不完全是凭着阿0式的“别人摸得,我也摸得”的莽勇,还因为之前我们5个已经租了一辆SUV从悉尼开到了墨尔本。那一路,小吴、蓝心都当过我的副驾驶,一人开了一段。但现在,小吴不敢开了,他没开过手动挡车;蓝心也不敢开了,她纤细的胳膊实在扳不动沉重的转盘。只剩下我“独撑危局”。
好在,20公里之后,我就慢慢适应了。已经适应的标志就是“忘我”,就是说,忘记了自己是在国外,忘记了自己驾驶的是右舵车.忘记了这个车除了乘客和车架,后面还拉着饭桌、餐具、床板、冰箱、炉灶、被褥和厕所。小伙伴们也都放松下来.浙江籍的蓝心大声唱起了《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优美的歌声在空间里回荡,引来大伙儿的齐声直和。无限风情扑面来
大洋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澳洲退伍老兵修筑的。彼时一些老兵退役后找不到工作,经常在街头闹事。政府为解决他们吃饭,把他们组织起来沿海岸线修路。谁知,修成的大洋路因风光旖旎,被人赋予了“世界著名海景大道”的称谓,这条双向两车道遂成为世界各地人们趋之若鹜的自驾热线。“澳洲一战退伍老兵”群体也因此荣登史册,并在大洋路人口处被塑像纪念。
我们设计的大洋路房车自驾,往返4天,墨尔本是起点和终点。前三天是去程,沿大洋路开到瓦南布尔,第四天是回程,从内陆开回墨尔本。时间充裕,路程不太赶,我们且走且停,充分享受着澳大利亚的阳光海风,领略着大洋彼岸的壮美风光和异域风情。
Bell beach,是我们第一个观景点。这是一个冲浪海滩,2米多高的海浪.不大不小,正是冲浪爱好者喜欢的图形。站在岸边陡峭的悬崖边,我们欣赏着远处的无限蓝,看澳洲的帅男靓女在波诡云谲的海面上弄潮。一次次迎着潮头站立.矫健地在波峰前滑行,又一次次被海水扑倒,淹没在浪花之间。我们很羡慕,但又觉得这样的生活离我们很远。有人说,澳洲人的生活观念与我们不同.他们工作是为了休闲玩乐,我们休闲度假则是为了给自己充电,更加精神抖擞地投入工作。很难说谁的生活观念更加科学和正确。我们有我们的情况——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命运,我们尚须奋斗,目前还不能把玩乐视为生活的主流。
攻略上说,在Anglesea小镇有一个高尔夫球场,球场边生活着一群慵懒的袋鼠。球场是开放的,不收门票,这让我们很兴奋。凡是不收门票的景点都让我们兴奋。一专业旅游网站说,澳洲的旅行标签就是珊瑚、袋鼠、大石头,珊瑚,我在大堡礁已经看过了;大石头是指乌鲁鲁巨岩,在澳洲内陆,我们看不到:袋鼠作为澳洲特有的可爱动物.我们一定要去看看。
P53-54
在行走中倾听内心的声音(代前言)
作者近年旅行足迹
尼泊尔:混在喜马拉雅南麓
菲律宾:那片美得令人心颤的海
澳大利亚:房车自驾大洋路
泰国:美女带我潜入深海
芬兰、瑞典:八千里外守候极光 四天四夜如痴如狂
印度:去印度跳探戈
欧洲:欧罗巴穷游散记
激情行摄
西藏:雪山下的激情探戈
滇川:我就一旅游疯子
丽江古城:时光柔软,我心流连
环泸沽湖骑行:遭遇大雨,终生难忘
稻城、亚丁:从冲古寺出来,我才知道,我就一旅游疯子……
新都桥:我走入天堂……
香港:夜蒲兰桂坊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那一抹温柔
贵州:多彩贵州,原来可以这样玩
新疆:路到痴绝处,强闯唐布拉
西塘:如果不得不堕落我选择在西塘
滇西北:自驾误人丙察线
驴行旅记
库布齐沙漠:不一样的穿越
牛背山:独狼激情牛背山:
东北:我在雪乡撒个欢儿:
驿路亲情
厦门:厦门海的恋情
山西:流浪日记
领队手记
川西:登顶四姑娘山二峰,故事连着故事
大西北:一半是风花雪月,一半是历练修行
边走边想
两位驴友关于河南郭亮村的对话
旅途拾翠
在行走中倾听内心的声音
是什么促使我一走再走?
我是个喜欢穷究事理的人,常常会思考一些虚无缥缈的问题。比如“人活着有什么意义”“上帝派我降临这个世界,到底给我分派的是什么角色”,等等。在答案弄清楚之前,我会很郁闷、很苦恼。年少的时候,我遵照亲人的叮咛,一直在奋斗、追求,忙碌和责任暂时掩盖了苦恼。40岁以后,当迷烟散去,尘埃落定.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并不幸福。一门心思争取的,并非自己想要的。或者说,并非完全与自己想要的相贴合。都说四十而不惑,可我依然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户外行走,跟着驴友去徒步,回归山林,释放压力,化解郁闷。后来渐行渐远,发觉在旅行中可以想明白很多事情。
2012年10月,我在尼泊尔遇到一群来自中国沿海地区的年轻人,他们有男有女,均风尘仆仆,黝黑精壮,身背70L的大背包,灿烂地笑着,露出一口白牙。我那时已在外面旅行20多天,自认为时间已经够长了,一交谈,才知道他们在尼泊尔、印度、中国西藏一带已经漂泊了6个月。只要看他们一眼,就会被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所感染。我心里在问:难道你们不工作吗?不担心这样玩会影响前程吗?但我终没问出口。我感觉,在他们眼中,我所谓的前程,无非功名利禄,那是他们不屑的。他们要把握的,是做回自己。他们用他们真实的快乐毫不痛惜地颠覆了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2013年春节,在菲律宾,我在飞机上遇到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马尼拉夫妇。聊天中,感觉他们对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统治并无刻骨仇恨,相反,还有点欣慰。他们认为,殖民时代给菲律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教育体系,结束了菲律宾的蛮荒和蒙昧。我当时听了这些话很是震惊,久久没有说话。虽然我完全不能苟同他们的观点,但我突然明白了一件事: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同的价值观,你千万不能以你的价值模式去忖度别人,那样不仅十分荒唐,而且非常可笑。
随着远行的次数增加,我心里渐变敞亮。我慢慢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我其实要的是——像风一样自由。在行走中,我听清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说:庸人,你必得有一个自由的灵魂,你方快乐!
现在,我知道我该做些什么了。为了灵魂的自由,我要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许暂时还做不到完全自由,但至少我不再困惑。我心明朗。我以什么方式与世界“艳遇”?
在无可救药地爱上旅行之后,我一度想要辞职去周游世界。但经反复思量,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有家有爱有欧派”,不是无根的浮萍,不能抛开责任担当,不顾一切地出走。我选择了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假期去旅行。这样,虽然我走得慢一点,但有资金保障,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长。
近几年,几乎每个节假日,我都与世界在不同的地点“约会”。短假期,我用来走国内;长假期,我用来出境游。除了单位组织的旅行,我几乎不跟团,都是自由行。很多人不明白,我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旅行,其实我工作也干得挺好(呵呵,自我表扬一下),关键是要科学利用假期。
举例来说,2010年中秋节,我用9天时间去了新疆的北疆,用了一天中秋假、两个双休日,只请了4天年休假。2012年10月,我去了西藏和尼泊尔,用的是7天国庆长假和15天公休假。在干好工作的基础上去旅行,心里是踏实的。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夫人的理解和支持。她是个心胸宽广的女人,有她的理解,我才能走到现在。
我旅行时大多是独行,一人,一背包,一单反,天马行空,自得其乐。并不是我偏爱孤独,只是怕结到无趣的游伴,一个无趣的游伴会毁掉整个行程。如果结伴能降低费用,或者路途危险需要联手,我尽量在旅行过程中结伴,而不是出发时。旅途中结伴,如果发现气场不合,找个借口就可以开溜;出发时结伴,有时你还对他担着一份责任,不太好临时甩人。
作为工薪一族,经济条件决定我只能做一个穷游者,旅行中尽量节省开支,睡青年旅舍,订打折机票,吃简单食品,用尽可能小的成本游尽可能多的地方。我睡过机场,为节省7块钱车票走过5公里山路,有一次为省掉中午一顿饭,把免费早餐吃到吐。我不认为这很囿,而是乐在其中。感谢我爹我娘,他们给我遗传了一个好胃口.草根都能吃成珍馐。边工作、边旅行,你也可以
读者诸君,当你看到我这篇文章时,我不在远行的路上,就在准备远行。我不在高位,也没有高薪,但我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他们说:“我理想中的生活,就是你现在的状态。”呵呵,我很荣幸被你们视为标杆。但是我想说:“边工作边旅行,你也可以。”有句话说得好:走不开的理由有一千个,走开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走!我的体会是,你真的走了,你就进入状态了,原来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至少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如果你总想等将来情况好一点再去旅行,那永远也迈不开脚步。当你一切都能放下的时候,你已经老了,已经失去了“走”的冲动,或许连“走”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趁着你还年轻,趁你还有梦.还在分泌荷尔蒙.赶紧去远行吧。不去走世界,哪里会有世界观。
由那马所著的《一个人和世界的艳遇》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国内外游历的游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他在尼泊尔、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和国内的西藏、贵州、新疆等地的旅程,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充满情趣而又丰富多彩的画卷。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有句话说得好:走不开的理由有一千个,走开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走!我的体会是,你真的走了,你就进入状态了,原来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至少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问题。如果你总想等将来情况好一点再去旅行,那永远也迈不开脚步。当你一切都能放下的时候,你已经老了,已经失去了“走”的冲动,或许连“走”的力气都没有了。那马所著的《一个人和世界的艳遇》告诉我们趁着你还年轻,趁你还有梦.还在分泌荷尔蒙.赶紧去远行吧。不去走世界,哪里会有世界观。
由那马所著的《一个人和世界的艳遇》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