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动物小说王子袁博旷野系列》四册出版后,“动物小说王子袁博非洲系列”讲述非洲动物的故事,为读者生动展现了狮子、野犬、花豹、狒狒、野牛等动物个体的生存、情感、争斗故事,展现动物种群的繁衍、发展,以及希望。情节波澜壮阔,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作家曹文轩评价说,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评论家李东华说,袁博是一位非常值得期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
《豹的世仇》讲述地球上最富饶的动物避难所——非洲大草原上惊心动魄的动物狒狒和花豹之间的故事。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吸引人一口气读完。语言洗练、极具美感,培养孩子的文学审美力和感受力。生动描摹动物习性、特点,引领孩子了解动物,亲近自然。
《豹的世仇》是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袁博新动物小说。
狒狒家族是花豹家族的世仇。
十八年前,狒狒杰瑞德和花豹卡罗莎是在同一片土地上长大的伙伴。长大后,狩猎的冲突使它们疏远了彼此,唯恐对方侵入自己的领地。一个旱季的夜晚,为了采摘可以救命的猴面包树叶,狒狒杰瑞德爬上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巨大的猴面包树,不慎撞落了卡罗莎储藏在树上的猎物……为了报复狒狒杰瑞德,卡罗莎偷袭了杰瑞德狒狒家族,却惨败而归。杰瑞德率领庞大的狒狒家族,趁机抢占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猴面包树。
有一种冲突无法随着世代的更迭而消失,有一种仇恨无法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解。为了争夺巨大的猴面包树,花豹家族和狒狒家族爆发了一次次血战。几年之后,花豹卡罗莎的女儿卡米尔杀死了杰瑞德的妻子,夺走了杰瑞德刚刚出世的小儿子杰克。在花豹卡米尔即将咬碎小狒狒杰克的头颅时,一个绝妙的计划在它的脑海中产生:它要让小狒狒杰克和它的女儿卡拉一起长大,把小狒狒杰克训练成一个捕杀狒狒的高手……
第一章 家族世仇
难缠的小狒狒
花豹卡米尔在猴面包树上经过一整夜的潜伏,终于成功捕杀了一只成年雌狒狒。
凌晨时分,黎明的曙光仍未遍布博茨瓦纳的丛林和沼泽。
这是雌豹卡米尔产后的第一次狩猎,它前天刚刚分娩,身体还很虚弱。卡米尔微微喘息着,费力地将狒狒的尸体拖下猴面包树。猴面包树巨大无比,即使三十个人手拉手都不能将树干合围住。猴面包树遮天蔽日的树冠上,曾经是花豹家族的家园。而现在,这里被狒狒家族占据了。卡米尔趁狒狒家族黎明集体外出,猎杀了这只留守在猴面包树上的雌狒狒。
卡米尔刚刚将它的猎物拖上靠近它的幼崽巢穴的乌木树,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从雌狒狒尸体的皮毛中,爬出了一只小狒狒。
这只小狒狒十分幼小,昨天夜里刚刚出生。它还没有长出几根毛发,像一只红彤彤的小肉球,还没有卡米尔的巴掌大。只要卡米尔有力的巴掌轻轻一拍,就足以结束小狒狒的生命。
卡米尔理所当然地应该杀死这只小狒狒。
狒狒,既是卡米尔口中的猎物,也是卡米尔花豹家族的仇敌——狒狒群已经两次杀死了卡米尔的孩子。卡米尔现在第三次做母亲,至今却还没有一个孩子活到成年。可以说,卡米尔对狒狒这种动物恨之入骨,它恨不得把世上所有的狒狒咬烂嚼碎,恨不得让世上所有的狒狒都统统灭绝。
在昏暗的光线中,卡米尔的眼睛里折射出幽幽的冷光。
卡米尔干净利落地抬起前掌。
正在这时,小狒狒突然拱入了卡米尔的怀中。卡米尔剧烈地抖动着身体,想要把它狠狠地摔下树去,让它头破血流、脑浆进裂。可是,小狒狒死死地抓住了它腹部的皮毛,丝毫都不肯放松。
“轰!”狂暴的狮吼声响起。
狮群嗅到了猎物的气味,正在乌木树下集结。
在非洲热带草原上,狮群处在食物链的顶端。花豹的身材还不到一头成年狮子的一半大,况且,狮子是群居动物,总是结群行动。比起狮群,花豹既没有体形优势,又不占数量优势。无论多么骁勇的花豹,都不可能与狮群抗衡。
面对狮子,花豹唯一可以依赖的看家本领就是爬树。花豹的髋关节强壮有力,能够稳固地抓住树干,在树枝间穿梭。而狮子由于身体过于沉重,仅能爬上歪斜的树干。否则,非洲大陆上的花豹早就被狮群消灭了。因此,花豹总是在树上居住。对于花豹而言,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就是最安全的家园。
卡米尔顾不上小狒狒的纠缠,连忙将它的猎物拖向更高处的树杈,以防狮群的袭击。
树下,四头狩猎的雌狮露出长长的獠牙,厉声咆哮着。它们等得越来越不耐烦,于是凌空跃起,向着乌木树扑去。尽管狮子爬树的本领远远不及花豹,但它们毕竟也能够扑到三米多高的树干上。卡米尔不得不连忙拖曳着猎物,任凭小狒狒扯住它腹部的皮毛,向着更高处的树冠爬去。
卡米尔不想失去它的猎物。为了确保刚出生的女儿卡拉的安全,防止它遭受狒狒群的袭击,从女儿卡拉出生后,卡米尔就守护在女儿的身边,寸步不离。到现在,卡米尔已经把分娩前储存的食物全部吃光了。
卡米尔拼命将雌狒狒的尸体拖向树冠的更高处。在卡米尔怀中的小狒狒吱吱乱叫,抗议自己被弄疼了。小狒狒的尖叫声,更刺激了狮子的食欲。“呼——”,一头雌狮纵身跃上了乌木树的树干,用指爪牢牢地钩住树干,张开血盆大口,几乎能够噬咬到卡米尔的尾尖。
以往,卡米尔可以叼着沉重的猎物在树上灵活自如地行动。但卡米尔刚刚分娩,身体还很虚弱,很难叼着接近于它自己体重的雌狒狒尸体在树上行动。此外,小狒狒死死地扯住了它的腹部,使它的行动更为不便。小狒狒一出生就会抓住雌狒狒腹部的毛发,让雌狒狒带着自己在草原上活动,这是小狒狒基因中的本能。然而,花豹不是狒狒,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幼崽抓住腹部爬树的习惯。花豹的腹部是全身最缺乏力量的部位,也是最薄弱的部位。
这该死的小狒狒!卡米尔使劲晃动着身体,试图将小狒狒扔下树去。在卡米尔有力的摇晃中,小狒狒的指爪不由自主地慢慢松开了。
卡米尔眼角的余光向树下一瞥,发现有一个毛茸茸的影子在树下的乌木堆里隐隐约约地晃动着。卡米尔用它敏锐的眼睛凝神望去——它的女儿卡拉从乌木堆中的巢穴里探出了小脑袋!
刚出生的小花豹无法用爪子抓牢树干。在卡米尔狩猎时,它把小花豹卡拉放在树下的乌木堆中隐蔽起来。可年幼的卡拉还不知道该如何隐藏自己,居然从乌木堆中探出了小脑袋。所幸的是,乌木堆散发出一股浓烈的气味,并且乌木堆的颜色与小花豹毛皮的色泽极为相近,四头雌狮暂时还没有觉察到小花豹卡拉的存在。
卡米尔不再晃动身体,用一只前爪轻轻拢了一下小狒狒的皮毛,让它牢牢地抓住自己腹部的皮毛。如果卡米尔这时将小狒狒推下乌木树,很可能会引起四头雌狮的警觉,暴露树下的小花豹卡拉所在的位置。无论如何,卡米尔都不能拿自己女儿的生命安全冒险。
P3-8
非洲——我梦中的动物小说故乡
袁博
八岁时,我写了我的第一篇动物小说。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已经连续创作动物小说十六年了。出于对动物学的兴趣,我成为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后来转入中文系。现在,我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的博士。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我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云南、贵州、青藏高原等地方进行动物学、民间文学和人类学考察。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阳、月亮、星辰、疾风,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灵,都告诉了我许许多多书本上读不到的哲理。
与动物和自然相处的经历,是我进行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经验不仅为我提供了动物小说创作素材,更教会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响了我的文学创作观念。而非洲,那片属于大型野生动物的土地,唤起了我最初的创作热情。
非洲,是我梦中的动物小说故乡。
上小学时,我在一座被群山环抱的野生动物养殖基地生活了三年。养殖基地占地面积巨大,由数座连绵的山丘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养殖基地中的围栏依山而建,相当宽敞,给成群的梅花鹿、鸵鸟、孔雀等动物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动物在野生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入不同的野生动物养殖区域,就如同进入了不同的世界。
养殖基地的东北角位于地势平坦的山脚下,是黄沙连绵的鸵鸟养殖区,被围栏隔开的鸵鸟群踏起滚滚黄尘。负责饲养鸵鸟的,是一个饲养员爷爷。他是一名很有经验的野生动物饲养员,曾经在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野生动物农场和私人动物园工作过。他养过非洲野水牛、养过斑马、养过鸵鸟……甚至还养过一头非洲象!
那时,我最喜欢看科普书籍。从书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驯养为宠物。于是我想,鸵鸟应该也可以驯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饲养员爷爷开始和我一起驯服一只两三个月大的小鸵鸟。没多久,我便在饲养员爷爷的带领下,骑着鸵鸟到附近的山村小学上学了,所到之处,赢来一片赞叹声。那时的我,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我想:“我应该是中国第一个骑着鸵鸟上学的孩子吧。”
在野生动物养殖基地,饲养员爷爷是我最好的朋友,常常给我讲一些来自非洲热带草原和牧场的动物故事。饲养员爷爷说,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旷野中时常能看到狒狒群与花豹争夺领土的场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聪明的动物,在一只受伤的非洲野犬最困难的时候,饲养员爷爷曾经把肉块喂给它吃过;在非洲时,饲养员爷爷曾经参与过捕捉野生鸵鸟的行动,以便得到优良品种;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气非常暴躁,饲养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饲养员爷爷还曾经给我讲过一只白狮的故事,一只白色的雌狮时常在农场附近游荡,而关于这只狮子的来历,又有许许多多的不同说法。在饲养员爷爷口中,这只白色的雌狮是极为神秘的动物。学习了生物科学之后,我明白了这种情况是非洲狮一种基因突变,而白狮在野外环境下将比它的同类面临更多的危险与挑战,能活到成年的白狮必然经受了许许多多的磨砺。
在辽阔无边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饲养员爷爷身旁,听着雄鸵鸟雄浑的吼声,想象着那片遥远而神秘的大陆……后来,我以饲养员爷爷口中的故事为原型,写下了许多关于非洲动物的故事,这是我最早创作的一批动物小说。
现在,我把十几年来陆续写下的关于非洲的几部动物小说重新整理创作,作为“动物小说王子袁博非洲系列”整体推出,包括《豹的世仇》《狮子的心》《野犬王朝》《野牛的故事》四部。原本应当属于“非洲系列”的长篇小说《鸵鸟家族》已在“动物小说王子袁博旷野系列”中出版,就不再纳入该系列中。
在这个系列中,我在探索一种与“旷野系列”(《火烈马》《狼群的覆灭》《鸵鸟家族》《猿人部落》)不同的动物小说写作方式。我希望能用详实的动物学事实、曲折的情节、口语化的语言,向小读者们讲述那些来自非洲的动物传说……
袁博让我们领略了动物小说的美感,或者说具有美感的动物小说。
——知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
袁博的作品文字洗练,颇得中国古典文学气韵。他的动物小说阳刚有势,一气呵成;在作品细节上,又能体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
——知名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张之路
袁博是一位值得期待的青年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动物小说以对生命更近于本质的洞察,诠释了一个个平行于人类生活之外的动物社会,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书写个体在种群变迁中的际遇。
——知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李东华